国盛证券-通合科技-300491-聚焦充电模块,出海有望打开增长新空间-230801

文本预览:
通合科技(300491) 公司为充电模块制造龙头企业。 公司深耕电源行业二十余年, 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高频开关电源及相关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当前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及军工装备三大业务领域。 2022 年全球新能源车需求维持高景气助推充电桩建设加速,公司充电模块业务迎高增长期。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6.39 亿元,同比增长 51.8%;实现归母净利 0.44 亿元,同比增长 36.4%。 2023Q1,公司实现营收 1.19 亿元,同比增长 78.4%;实现归母净利 0.16 亿元,同比增长 290.8%。 国内政策持续加码刺激行业向好,中国企业出海空间广阔。 2022 年中国公共桩车桩比为 7.3:1,预计随着新能源车存量市场的扩大,充电基础设施配建将迎爆发式增长。我们预计, 2025 年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超 570 亿元, 2021-2025 年 CAGR 为 64%。海外方面,欧美充电桩配套存在明显缺口,车桩比居高不下。当前在政策驱动下,各国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步伐加快,海外需求有望显著放量。我们预计, 2025 年欧洲/美国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达 287/193 亿元, 2021-2025 年 CAGR 分别为 56%/93%。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前景广阔。 上游核心设备充电模块壁垒较高, 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超 235 亿元。充电模块为充电桩的“心脏”,行业集中度较高。预计充电桩行业高速发展将带动充电模块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我们预计 2025 年中国/欧洲/美国充电模块市场规模有望达157.3/43.3/35.1 亿元, 2022-2025 年 CAGR 分别为 58%/90%/205%; 我们预计 2025年全球充电模块市场规模约 235.7 亿元, 2022-2025 年 CAGR 为 71%。 公司充电模块产品持续更新迭代,预计产品加速出海有望打开盈利空间。 公司充电模块产品自 2007 年已更迭八代,随着高压快充车型相继面世,公司还将针对国网之外的客户推出满足更高性价比、更高功率密度等级的充电模块。公司公告高功率充电模块募投项目以提升 20KW/30KW/40kW 充电模块产能,规模效应有望助力公司业绩进入高成长期。此外,海外市场盈利空间更大,公司认证进展领先。产品出海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助力公司业绩再上一个台阶。 军工电源模块国产替代红利期到来,公深耕电力操作电源领域。 军工行业具有涉密性,因此认证门槛较高。当前国产化替代加速演进,国内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公司全资子公司霍威电源专业从事军工电源研发和生产,产品涵盖多军事装备领域。此外,公司在 2021 年底公告定增募投项目以提升相关 DC/DC 电源模块等产能。在电网业务方面,近年电网投资创新高,且智能化电网景气度上行。公司电力操作电源产品竞争力市场领先,在配网自动化迎来发展新契机的背景下,公司推出了配网自动化电源,充分把握传统业务的发展新机遇。 盈利预测: 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0.4/17.0/26.8 亿元,同比增长61.9%/64.5%/57.6%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1.03/1.75/3.00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131.4%/70.5%/71.6%。以 2023 年 7 月 31 日收盘价作为基准, 2023-2025 年通合科技 PE 分别为 47.1x/27.6x/16.1x。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充电桩出海进度不及预期, 电网投资进度不及预期, 军工业务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模型测算风险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通合科技-300491-聚焦充电模块,出海有望打开增长新空间-230801(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通合科技-300491-聚焦充电模块,出海有望打开增长新空间-230801(34页).pdf(3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聚焦充电模块,出海有望打开增长新空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通合科技(300491) 公司为充电模块制造龙头企业。 公司深耕电源行业二十余年, 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高频开关电源及相关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当前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及军工装备三大业务领域。 2022 年全球新能源车需求维持高景气助推充电桩建设加速,公司充电模块业务迎高增长期。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6.39 亿元,同比增长 51.8%;实现归母净利 0.44 亿元,同比增长 36.4%。 2023Q1,公司实现营收 1.19 亿元,同比增长 78.4%;实现归母净利 0.16 亿元,同比增长 290.8%。 国内政策持续加码刺激行业向好,中国企业出海空间广阔。 2022 年中国公共桩车桩比为 7.3:1,预计随着新能源车存量市场的扩大,充电基础设施配建将迎爆发式增长。我们预计, 2025 年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超 570 亿元, 2021-2025 年 CAGR 为 64%。海外方面,欧美充电桩配套存在明显缺口,车桩比居高不下。当前在政策驱动下,各国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步伐加快,海外需求有望显著放量。我们预计, 2025 年欧洲/美国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达 287/193 亿元, 2021-2025 年 CAGR 分别为 56%/93%。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前景广阔。 上游核心设备充电模块壁垒较高, 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超 235 亿元。充电模块为充电桩的“心脏”,行业集中度较高。预计充电桩行业高速发展将带动充电模块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我们预计 2025 年中国/欧洲/美国充电模块市场规模有望达157.3/43.3/35.1 亿元, 2022-2025 年 CAGR 分别为 58%/90%/205%; 我们预计 2025年全球充电模块市场规模约 235.7 亿元, 2022-2025 年 CAGR 为 71%。 公司充电模块产品持续更新迭代,预计产品加速出海有望打开盈利空间。 公司充电模块产品自 2007 年已更迭八代,随着高压快充车型相继面世,公司还将针对国网之外的客户推出满足更高性价比、更高功率密度等级的充电模块。公司公告高功率充电模块募投项目以提升 20KW/30KW/40kW 充电模块产能,规模效应有望助力公司业绩进入高成长期。此外,海外市场盈利空间更大,公司认证进展领先。产品出海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助力公司业绩再上一个台阶。 军工电源模块国产替代红利期到来,公深耕电力操作电源领域。 军工行业具有涉密性,因此认证门槛较高。当前国产化替代加速演进,国内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公司全资子公司霍威电源专业从事军工电源研发和生产,产品涵盖多军事装备领域。此外,公司在 2021 年底公告定增募投项目以提升相关 DC/DC 电源模块等产能。在电网业务方面,近年电网投资创新高,且智能化电网景气度上行。公司电力操作电源产品竞争力市场领先,在配网自动化迎来发展新契机的背景下,公司推出了配网自动化电源,充分把握传统业务的发展新机遇。 盈利预测: 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0.4/17.0/26.8 亿元,同比增长61.9%/64.5%/57.6%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1.03/1.75/3.00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131.4%/70.5%/71.6%。以 2023 年 7 月 31 日收盘价作为基准, 2023-2025 年通合科技 PE 分别为 47.1x/27.6x/16.1x。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充电桩出海进度不及预期, 电网投资进度不及预期, 军工业务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模型测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