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国际经纪-电子行业深度报告:AI系列深度:AI+降本增效拓宽应用,硬件端落地场景丰富-230728

《东吴证券国际经纪-电子行业深度报告:AI系列深度:AI+降本增效拓宽应用,硬件端落地场景丰富-23072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国际经纪-电子行业深度报告:AI系列深度:AI+降本增效拓宽应用,硬件端落地场景丰富-23072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国际经纪《电子行业深度报告:AI系列深度:AI+降本增效拓宽应用,硬件端落地场景丰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ChatGPT 爆火,其能力已接近人类水平。 GPT 升级至四代,模型能力高速提升。 2023 年 3 月 15 日, OpenAI 正式官宣了多模态大模型 GPT-4,ChatGPT4 将输入内容扩展到 2.5 万字内的文字和图像,较 ChatGPT 能够处理更复杂、更细微的问题。最新版的 GPT-4 在 ChatGPT 的 GPT-3.5基础上主要提升了语言模型方面的能力,并添加了多模态功能,在不同语言情景和内部对抗性真实性评估的表现都显著优于 GPT-3.5,在各种专业和学术基准上已经表现出人类水平。智能终端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趋势是明确的,预计很快在下游应用层面将出现 AI 百花齐放的景象。国产半导体产业已经加速了“创新车轮”,在端侧围绕计算、感知、存储等关键环节作充足准备,以迎接人工智能新机遇。 AI 拓宽 C 端应用场景,推动创新需求。 C 端更注重用户体验和使用场景的匹配,随着轻量型大模型的发布, AI 应用有望从 PC 延伸到手机、IOT 等,赋能各类智能终端。举例来看, 1、 AI 的赋能有望提升 XR 交互体验和内容生态繁荣, XR 产业有望迎来新发展阶段。 2、手机需求放缓, AIGC 赋能智能手机或将成为刺激换机的重要动力。 3、 AIoT 融合在未来数年内不断突破数据处理和智能学习的界限,通过边缘 AI 赋能,智能机顶盒、智能音响、智能耳机等智能终端产品有望形成软硬件一体的智能语音交互助理载体。 AI+提升生产效率, B 端应用场景发展潜力逐渐释放。 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AI 的赋能将深刻改变很多 B 端的生产力及生产效率,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和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举例来看,1、安防行业作为 AI 技术落地应用较为领先的领域,率先受益于 AI技术的成熟发展:随着 AI 逐步渗透到视频前后端设备中, AI 技术能够对视频数据进行实时的结构化处理与分析,呈现在人工面前的并不是实时的大量视频数据,而是经过 AI 分析后的结果。传统安防产业在产品、技术与应用等多维度实现了更深层次的进化与变革。 2、人工智能亦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到智能制造行业中, 机器视觉检测是 AI 技术在智能制造中最好的落脚点之一, AI 图像增强技术、 AI 缺陷检测算法等技术的发展有望提升机器检测效率,从而逐步代替人工目检。 投资建议: AI 产业链条长,各环节机遇频现, AI 应用的发展将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繁荣的动力,相关标的梳理如下: 1、终端品牌:传音控股、漫步者、创维数字、国光电器。 2、端应用: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天准科技、凌云光。 3、芯片端:大陆唯一先进制程晶圆厂中芯国际;边缘 SOC 端包括瑞芯微、全志科技、中科蓝汛、乐鑫科技、恒玄科技、晶晨股份;存储产业链包括兆易创新、澜起科技、聚辰股份、北京君正。 4、零部件及组装:领益智造、威机电、三利谱、歌尔股份、长盈精密。 5、服务器端: PCB 龙头沪电股份、全球代工龙头工业富联。6、传输端:源杰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科技。 风险提示: AI 应用推广不及预期; AI 技术发展低于预期导致应用面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