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新洋丰-000902-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一体化优势加强-230730

文本预览:
新洋丰(000902) 核心观点 旺季业绩表现平稳。公司22年实现营收159.58亿元,同比增长35.22%;实现归母净利润13.09亿元,同比增长8.36%。公司23年Q1实现营收44.18亿元,同比-2.78%,环比+20.16%;实现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0.45%,环比+277.10%。一季度正值春耕旺季,营收环比大幅增长,但由于磷肥和复合肥价格下跌,Q1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但利润端表现相对平稳。 成本端松动导致复合肥跌价,看好利润率进一步改善。自22年年中开始,磷肥原料除磷矿石外,硫磺及合成氨价格明显下跌,尽管22Q3至23Q1期间合成氨有所反弹,但从3月中旬开始合成氨价格再次下跌,成本端松动导致一铵价格下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目前市场均价已达2455元/吨,较年初下跌30%。复合肥方面,由于外购尿素、氯化钾等单质肥价格下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其中氯化钾价格已自年初下滑37%,而复合肥价格下跌幅度相对较小,有望带来复合肥成本端压力逐步缓解。再加上公司3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于2022年9月建成投产,可满足湖北三个基地磷酸一铵及复合肥生产需求,公司一体化原料配套优势进一步加强,还有资源型原料磷矿石在建180万吨/年采矿项目的稳步推进,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利润率的逐步改善。2023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15.7%,已较去年四季度上涨11.4pct。 磷酸铁、氟硅等项目扩展多元化新材料布局,逐步升级为“两主一辅”产业格局。2022年公司首期5万吨/年磷酸铁建成投产,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达标生产并出货,成为国内同行业该量级达标生产的首条产线,今年另有一条5万吨/年生产线即将建成。2022年4月,洋丰楚元新能源拟投资60亿元在江西瑞昌建设磷化工及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包含磷化工、氟硅化工和新能源材料三大类产品,进一步扩展新材料布局。此外,公司持续推进磷石膏转化利用,目前磷石膏处理能力已达550万吨/年以上,另有在建12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公司磷复肥、新材料双主业和磷石膏建材一辅业的“两主一辅”产业格局将逐步升级完成。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由于公司主营产品价格明显下跌,尽管整体毛利率表现较为平稳,但单吨产品利润有所下滑,预测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11、15.78、17.30亿元(原23-24年预测22.55、26.36亿元),按照可比公司23年12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12.96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东方证券-新洋丰-000902-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一体化优势加强-230730(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新洋丰-000902-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一体化优势加强-230730(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一体化优势加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新洋丰(000902) 核心观点 旺季业绩表现平稳。公司22年实现营收159.58亿元,同比增长35.22%;实现归母净利润13.09亿元,同比增长8.36%。公司23年Q1实现营收44.18亿元,同比-2.78%,环比+20.16%;实现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0.45%,环比+277.10%。一季度正值春耕旺季,营收环比大幅增长,但由于磷肥和复合肥价格下跌,Q1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但利润端表现相对平稳。 成本端松动导致复合肥跌价,看好利润率进一步改善。自22年年中开始,磷肥原料除磷矿石外,硫磺及合成氨价格明显下跌,尽管22Q3至23Q1期间合成氨有所反弹,但从3月中旬开始合成氨价格再次下跌,成本端松动导致一铵价格下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目前市场均价已达2455元/吨,较年初下跌30%。复合肥方面,由于外购尿素、氯化钾等单质肥价格下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其中氯化钾价格已自年初下滑37%,而复合肥价格下跌幅度相对较小,有望带来复合肥成本端压力逐步缓解。再加上公司3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于2022年9月建成投产,可满足湖北三个基地磷酸一铵及复合肥生产需求,公司一体化原料配套优势进一步加强,还有资源型原料磷矿石在建180万吨/年采矿项目的稳步推进,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利润率的逐步改善。2023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15.7%,已较去年四季度上涨11.4pct。 磷酸铁、氟硅等项目扩展多元化新材料布局,逐步升级为“两主一辅”产业格局。2022年公司首期5万吨/年磷酸铁建成投产,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达标生产并出货,成为国内同行业该量级达标生产的首条产线,今年另有一条5万吨/年生产线即将建成。2022年4月,洋丰楚元新能源拟投资60亿元在江西瑞昌建设磷化工及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包含磷化工、氟硅化工和新能源材料三大类产品,进一步扩展新材料布局。此外,公司持续推进磷石膏转化利用,目前磷石膏处理能力已达550万吨/年以上,另有在建12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公司磷复肥、新材料双主业和磷石膏建材一辅业的“两主一辅”产业格局将逐步升级完成。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由于公司主营产品价格明显下跌,尽管整体毛利率表现较为平稳,但单吨产品利润有所下滑,预测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11、15.78、17.30亿元(原23-24年预测22.55、26.36亿元),按照可比公司23年12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12.96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