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民生证券-化债系列研究-一-:地方化债,能力和空间-230728

上传日期:2023-07-28 20:05:36 / 研报作者:周君芝周恺悦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民生证券-化债系列研究-一-:地方化债,能力和空间-230728.pdf
大小:1.0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民生证券-化债系列研究-一-:地方化债,能力和空间-230728

民生证券-化债系列研究-一-:地方化债,能力和空间-230728
文本预览:

《民生证券-化债系列研究-一-:地方化债,能力和空间-230728(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化债系列研究-一-:地方化债,能力和空间-230728(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化债系列研究(一):地方化债,能力和空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央较长一段时间坚持“谁家的孩子谁抱”化债原则。这一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尝试调动自身优质资源,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化债,也探索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统筹化债”模式。根据调动地方资源类型不同,我们可将地方政府统筹化债模式分为三类。   模式一,利用政府预算内资金偿债。   微观操作原理是,用预算内资金偿付隐性债务,有如下几种来源:①当年预算资金;②当年超收收入、压降支出节约资金;③存量财政资金(往年结转结余财政资金)。   实操案例有:甘肃西和预算内资金建立偿债准备金化债、呼伦贝尔压降支出节约资金偿债、河南南召盘活结余资金化债。   模式二,地方政府盘活存量资产偿债。   微观操作原理是,政府盘活存量资产用以偿还债务,有以下几类方式:①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闲置房屋、车辆、土地资源);②处置行政事业单位金融资产(财政暂付款、股权等);③处置国有企业资产。   实操案例有:河南南召闲置房产化债、山东泰州区处置国企资产化债、贵州茅台化债。   模式三,借助优质资产完成债务重组。   微观操作原理是,以更优质资产增强债务主体信用,从而完成债务重组,从短久期、高付息债务转变为长久期、低利率债务。具体有两种模式:   一是通过优质第三方债务重组,将原资产与债务一起打包注入第三方(往往是优质国企),第三方凭借自身融资优势,获得低息融资并置换原债务。   二是优质资产注入后债务重组。政府帮助城投平台找到优质资产,凭借抵押优质资产从银行获得低息融资,置换原债务。   实操案例有:贵州铜仁市“新租贷”化债;吉林省“吉高集团”化债。   地方政府依靠自身资源化债,能力空间都有限   既有经验显示,地方政府靠统筹化债并更多以零星地方案例存在,未能在全国大范围推广,主因在于地方资源有限。   其一,地方债务资质较弱地区往往也是地方财力偏弱地区。2023年财政预算资金对到期债务的保障倍数,河南、湖北、福建、安徽、吉林、甘肃保障倍数尚在100%以上,而天津、江苏、四川、江西的保障倍数不到60%。   其二,减持上市地方国有企业股权进行化债不适于大部分地区。地方国企政府持股市值对城投有息债务的覆盖倍数看,因有两家上市白酒国企,贵州和山西减持化债能力高于其他城市(贵州、山西均高于60%;其他省份低于30%)。当前过半数地方政府(15个)对当地国企平均持股比例约在35%左右,减持空间非常有限。   第三,地方政府优质资产有限,且当下地方国企杠杆率较高,依靠地方优质资产或者优质国企进行债务重组,空间有限。   地方统筹化债需要凭借地方优势,或有丰厚的财政资金,或有丰富的地方优质资产,亦或拥有较强的地方政府协调资产重组能力。然而这对绝大部分债务压力较重省份并不适用,越是地方债务压力较大省份,财税资金、优质资产、政府资产和债务重组能力空间均有限。   故而我们认为,未来地方统筹化债或是一揽子化债框架中的组成部分,更多扮演辅助化债的角色,非未来地方债务化解的主流操作。   风险提示:地方统筹资源方式超预期,财政管理模式变动。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