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盘活国资支持财政系列-二-:国有金融资产全梳理?-230726

上传日期:2023-07-27 16:55:03 / 研报作者:杨业伟王春呓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盘活国资支持财政系列-二-:国有金融资产全梳理?-230726.pdf
大小:1.2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盘活国资支持财政系列-二-:国有金融资产全梳理?-230726

国盛证券-盘活国资支持财政系列-二-:国有金融资产全梳理?-230726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盘活国资支持财政系列-二-:国有金融资产全梳理?-230726(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盘活国资支持财政系列-二-:国有金融资产全梳理?-230726(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盘活国资支持财政系列(二):国有金融资产全梳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概括:2021年,国有金融企业总资产为352万亿元,占可估值国有资产的49.3%,国有净资产为25.3万亿元,仅占可估值国有资产的16.3%。2017年-2021年,我国可估值国有资产的总资产规模从455万亿元增长至715万亿元,其中国有金融企业资产占比一直约50%。2021年可估值国有资产的国有净资产155.1万亿元,其中国有非金融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净资产分别占比56.0%、16.3%和27.7%。国有金融企业总资产与国有净资产的不均衡,与金融国有企业的股权构成复杂、杠杆率较高有关。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分布:金融国有企业资产主要集中在中央,地方层面集中于上海、北京、江苏等强省份。金融国有企业集中于中央,地方非金融国有企业集中于地方,2021年,金融国有企业的总资产中央占比67.1%,国有净资产中央占比从71.9%,而非金融国有企业的总资产地方占66.9%,国有净资产地方占76.2%。地方层面,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的国有金融资源最丰富,2020年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分别为14.6万亿元、8.2万亿元、7.7万亿元、7.5万亿元、6.6万亿元和4.9万亿元。行业层面,银行、证券和保险是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主要构成,本文梳理了地方主要的三类金融机构,以及地方金融资源对城投债务的覆盖情况。   国有金融企业收益如何上缴财政?央行和金融国企利润上缴主要纳入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项,少数财政部直接持股的部分金融企业列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一本账和三本账中均有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前者在非税收入中,主要来自金融机构上缴利润,包括央行,后者来自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等各类行业,和财政部直接持股的部分金融企业。2021年,三本账中金融企业相关收入合计556亿元,占比11%,纳入国资预算的金融国有企业范围有限。科目构成方面,主要包括利润收入,股利、股息收入,产权转让收入和清算收入等,前两项是主要部分,利润收入来源于国有独资企业的利润上缴,而股利、股息收入是国有参、控股企业的利润上缴。   国有金融企业收益上缴财政的情况如何?金融国有企业收益上缴主要来自中央,且上缴规模并不稳定,2015-2019年中央上缴收益在3000-7000亿元之间,而每年地方上缴利润基本不超过1000亿元。2020年以来,我国预留政策空间应对疫情可能带来的风险,对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暂停上缴利润,2020年之前,非税-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5%来自中央,2015-2016中央上缴收入分别为5389亿元和5083亿元,2017-2018分别为3624和3618亿元,2019年中央上缴发力,达到6659亿元,而每年地方上缴利润基本不超过1000亿元。   金融国有企业上缴收益的潜在空间有多大?国有金融企业并未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没有收益提取的相关规定,也缺少具体构成细项,但预计上缴机构主要是央行、上市国有金融公司、中投和政策行等,我们分别测算了各部分的潜在空间。1)央行:推测央行上缴的结存利润体现在“其他负债”科目中,疫情发生以来央行暂停上缴利润,我们以2020年-2021年以来“其他负债”余额的年均变动估算年度上缴利润,年均上缴约3500亿元。2)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大部分是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和证券,三类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分红理论上即上缴财政的利润,2019-2021年分别为3222亿元、3391亿元和3768亿元。3)中投公司、政策行:2020年,剔除参控股上市金融公司和国开行后,中投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584亿元,即2021年理论可上缴利润;2020年,政策行净利润合计1434亿元,如果上缴30%、40%、50%,将分别对应430亿元、574亿元和717亿元。   综合以上三类可上缴收益,假设央行每年上缴3500亿元的结存利润,国有企业按照金融上市公司国有股分红上缴收益,中投公司剔除上市公司和国开行持股收益外利润全部上缴,加上政策行上缴30%归母净利润。2017-2021年,上述金融机构的理论上缴规模分别为7037亿元、8512亿元、6506亿元、9667亿元和9283亿元,与当年的非税-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差距较大,2017-2021年年均在3600亿元左右。   参照国际经验,如果有上市银行分红率再提高10%、20%和30%,则2021年理论上缴利润分别为10368亿元、11454亿元和12539亿元,相较于当前,上缴利润可以提升1000-3000亿元。我国国有上市金融公司分红率约为30%,从国际比较来看,新西兰、瑞典、芬兰、新加坡、法国、印度等国有企业的分红率都在50%以上,仍有提升空间。假设所有上市银行2021年提高分红率,在分红率提高10%、20%和30%的三种情景下,上市银行的国有股分红分别新增1085亿元、2171亿元和3256亿元,在以上理论上缴利润9283亿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增至10368亿元、11454亿元和12539亿元,经测算,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影响可控。   风险提示:经济走势超预期,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