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海金研究所-玉米市场简报-230727

文本预览:
上周美玉米周线级别三连涨,涨幅4.47%,最终收于537美分/蒲式耳.内盘方面,玉米主力继续下跌,跌幅1.39%,收于2632元/吨。本周内外盘玉米期价双双走高。总体上,俄乌冲突加剧令市场担忧战事或威协到乌克兰谷物外运,引发玉米价格走高。后市来看,黑海谷物协议中断使得市场对于供应担忧的加剧,叠加近期气候干旱,严重影响玉米授粉,对单产下滑预期科刺激后市玉米维持高位运行。 海外方面,俄乌战事正在向白热化方向发展,继上周黑海谷物协议中断之后,莫斯科在冲突期间首次袭击了多瑙河码头。这种迹象表明乌克兰通过欧盟的出口路线也变得越来越炭炭可危,冲突双方可能会对港口和航运发动更多袭击。由于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流,乌克兰利用黑海西岸的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以及多瑙河上的数个码头向外运送粮食。此次袭击使得市场开始担忧乌克兰谷物出口的不确定性。除此以外,美国近期干旱的天气也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消息,接下来几天热浪将向东扩展,逐渐笼罩美国中西部,并影响美玉米大部分的主产区。综上,我们认为地缘政治冲突为玉米提供新的动能,叠加天气炒作将推动玉米继续上涨。 国内方面,根据Mysteel玉米团队对全国深加工厂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主要126家深加工企业共消费玉米102.43万吨,较前一周增加0.87万吨。目前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253万吨,较上周减少2.92%。总体上,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整体小幅下降,工厂门到货量仍然较少,主要是用粮企业采购部分合同粮补充库存,部分拍卖粮等待出库,部分企业已开始进一步限产,降低原料需求。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港口库存处于低位,港口玉米供应圆乏所致。港口新粮二等收购价格2760-2770元/吨,相较上周下跌30元/吨预计本周或将进一步下降。综上,目前来看受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倒挂影响部分收购主体下调收购价格降低成本,导致贸易商建库意愿不强。叠加本周南方港口芽麦逐渐到货,部分饲料企业小麦使用比重继续加大,压榨玉米的市场空间。故我们预判如果玉麦价差继续保持正值,饲料小麦使用比重仍有增加空间,进而令玉米价格面临进一步下行,市场整体偏空情绪弥漫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美玉米受到地缘政治以及气候的支撑会继续上涨,国内玉米如要上涨则倚仗于阶段性需求能否持续复苏。此前简报对国内玉米期价难以逾越2800大关的预测,最终被行情走势完美验证兑现。
展开>>
收起<<
《千海金研究所-玉米市场简报-2307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海金研究所-玉米市场简报-2307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千海金研究所《玉米市场简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上周美玉米周线级别三连涨,涨幅4.47%,最终收于537美分/蒲式耳.内盘方面,玉米主力继续下跌,跌幅1.39%,收于2632元/吨。本周内外盘玉米期价双双走高。总体上,俄乌冲突加剧令市场担忧战事或威协到乌克兰谷物外运,引发玉米价格走高。后市来看,黑海谷物协议中断使得市场对于供应担忧的加剧,叠加近期气候干旱,严重影响玉米授粉,对单产下滑预期科刺激后市玉米维持高位运行。 海外方面,俄乌战事正在向白热化方向发展,继上周黑海谷物协议中断之后,莫斯科在冲突期间首次袭击了多瑙河码头。这种迹象表明乌克兰通过欧盟的出口路线也变得越来越炭炭可危,冲突双方可能会对港口和航运发动更多袭击。由于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流,乌克兰利用黑海西岸的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以及多瑙河上的数个码头向外运送粮食。此次袭击使得市场开始担忧乌克兰谷物出口的不确定性。除此以外,美国近期干旱的天气也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消息,接下来几天热浪将向东扩展,逐渐笼罩美国中西部,并影响美玉米大部分的主产区。综上,我们认为地缘政治冲突为玉米提供新的动能,叠加天气炒作将推动玉米继续上涨。 国内方面,根据Mysteel玉米团队对全国深加工厂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主要126家深加工企业共消费玉米102.43万吨,较前一周增加0.87万吨。目前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253万吨,较上周减少2.92%。总体上,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整体小幅下降,工厂门到货量仍然较少,主要是用粮企业采购部分合同粮补充库存,部分拍卖粮等待出库,部分企业已开始进一步限产,降低原料需求。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港口库存处于低位,港口玉米供应圆乏所致。港口新粮二等收购价格2760-2770元/吨,相较上周下跌30元/吨预计本周或将进一步下降。综上,目前来看受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倒挂影响部分收购主体下调收购价格降低成本,导致贸易商建库意愿不强。叠加本周南方港口芽麦逐渐到货,部分饲料企业小麦使用比重继续加大,压榨玉米的市场空间。故我们预判如果玉麦价差继续保持正值,饲料小麦使用比重仍有增加空间,进而令玉米价格面临进一步下行,市场整体偏空情绪弥漫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美玉米受到地缘政治以及气候的支撑会继续上涨,国内玉米如要上涨则倚仗于阶段性需求能否持续复苏。此前简报对国内玉米期价难以逾越2800大关的预测,最终被行情走势完美验证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