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家禽养殖专题一:白羽肉鸡:产能松动,拐点渐明-230726

文本预览:
产能:短期景气回落,产能向下调整。1)上半年景气承压推动产能调整。2023年白羽肉鸡的供应整体承接2021年的祖代更新124.6万套体量,因此行业整体供应宽松在预期之内。上半年,在产父母代存栏量在5月上升至4607.7万套,位于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幅达到17.8%,商品代鸡苗的产能充裕,从而商品代鸡苗累计销量39.01亿只,同比增长11.3%。二季度在产能走阔叠加季节性补栏淡季背景下,鸡苗价格迅速跌至成本线以下,推动了在产父母代存栏向下调整,6月在产父母代存栏量4554.2万套,环比减少1.2%。2)新开产种鸡映射四季度开始商品代产能有望下降。本轮父母代鸡苗销量高位集中在2022年Q4,父母代鸡苗销量达到148万套/周,2023年Q1回落至128万套/周,Q2水平较Q1继续回落,因此基于新开产种鸡判断Q3商品代产能仍然充裕,Q4开始产能水平有望下降。3)2022年低引种逐步传导,在产祖代下行。2022年全国祖代更新量大幅下降22.7%至96.3万套,低更新量开始逐步反映在祖代存栏上,6月全国在产祖代存栏量110万套,环比2.1%,同比-6.0%,而在产祖代存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父母代鸡苗销量的多寡,因此,在产祖代存栏量若继续下行,则将不断自上而下传递减产势能。 结构:换羽比例提升,国产推广上量。2023年祖代更新量恢复,但海外引种量仍然偏低。2023年1-6月累计更新量达到60万套,同比增加13.3%,月均更新量在10万套左右。但由于进口引种量较低,结构上国外品种占比降低,国产品种占比提升,上半年国产品种占比达到44.8%。虽然国产品种在试验数据上已经比肩国外品种,但市场仍可度处于爬坡初期,在当前父母代鸡苗销售价格上可以看出,国外品种和国产品种的价差可以达到30~40元/套。国外品种的供需不匹配和价差优势势必刺激上游通过换羽或延迟淘汰的方式以增加产能。从祖代环节来看,2022年祖代强制换羽量25.4万套,同比增加10.5万套;2023年上半年祖代强制换羽量12.3万套,同比减少26.4%。 推算:祖代向下传导,产业缺口渐明。2022年全国祖代更新量仅96.3万套,按照产业周期会充分反映在2024年的商品代供应上。按祖代50,父母代100的扩繁系数,可以估算出2024年商品代供应量在48.2亿只,与当前评估的行业需求量70亿只相比,缺口在31%,假设考虑同时段换羽量,则可增至55~61亿只,换羽后增量在13.5%~25.7%。 需求:消费仍待恢复,长期增长仍可期。2022年我国白羽肉鸡出栏量60.9亿只,同比减少7.7%。国内白羽肉鸡消费以餐饮、团膳2大渠道为主,占比合计达63%,家庭消费和食品加工占比仍较小,2022年在餐饮消费影响下白鸡消费有所承压,从19、20年来看,同比增速均在10%左右。2023年餐饮端消费虽有恢复,但是工厂开工率下滑,团膳端对白鸡消费形成拖累,导致上半年鸡肉价格相对疲软。长远来看,白羽肉鸡作为性价比较高、烹饪便捷的蛋白肉类产品,有望逐步回归消费正轨,并通过预制菜、深加工等渠道从户外消费走进户内,我们认为未来仍有增量空间。 投资建议:白鸡低引种通过祖代供应减少逐级向下反映,白鸡价格或将于今年年末开启反转。关注具备自研种源的全产业链龙头圣农发展、种鸡龙头益生股份;弹性标的关注禾丰股份、民和股份、仙坛股份。 风险提示: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疫病风险、政策风险、行业竞争与产品风险、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风险。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家禽养殖专题一:白羽肉鸡:产能松动,拐点渐明-230726(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家禽养殖专题一:白羽肉鸡:产能松动,拐点渐明-230726(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家禽养殖专题一:白羽肉鸡:产能松动,拐点渐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产能:短期景气回落,产能向下调整。1)上半年景气承压推动产能调整。2023年白羽肉鸡的供应整体承接2021年的祖代更新124.6万套体量,因此行业整体供应宽松在预期之内。上半年,在产父母代存栏量在5月上升至4607.7万套,位于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幅达到17.8%,商品代鸡苗的产能充裕,从而商品代鸡苗累计销量39.01亿只,同比增长11.3%。二季度在产能走阔叠加季节性补栏淡季背景下,鸡苗价格迅速跌至成本线以下,推动了在产父母代存栏向下调整,6月在产父母代存栏量4554.2万套,环比减少1.2%。2)新开产种鸡映射四季度开始商品代产能有望下降。本轮父母代鸡苗销量高位集中在2022年Q4,父母代鸡苗销量达到148万套/周,2023年Q1回落至128万套/周,Q2水平较Q1继续回落,因此基于新开产种鸡判断Q3商品代产能仍然充裕,Q4开始产能水平有望下降。3)2022年低引种逐步传导,在产祖代下行。2022年全国祖代更新量大幅下降22.7%至96.3万套,低更新量开始逐步反映在祖代存栏上,6月全国在产祖代存栏量110万套,环比2.1%,同比-6.0%,而在产祖代存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父母代鸡苗销量的多寡,因此,在产祖代存栏量若继续下行,则将不断自上而下传递减产势能。 结构:换羽比例提升,国产推广上量。2023年祖代更新量恢复,但海外引种量仍然偏低。2023年1-6月累计更新量达到60万套,同比增加13.3%,月均更新量在10万套左右。但由于进口引种量较低,结构上国外品种占比降低,国产品种占比提升,上半年国产品种占比达到44.8%。虽然国产品种在试验数据上已经比肩国外品种,但市场仍可度处于爬坡初期,在当前父母代鸡苗销售价格上可以看出,国外品种和国产品种的价差可以达到30~40元/套。国外品种的供需不匹配和价差优势势必刺激上游通过换羽或延迟淘汰的方式以增加产能。从祖代环节来看,2022年祖代强制换羽量25.4万套,同比增加10.5万套;2023年上半年祖代强制换羽量12.3万套,同比减少26.4%。 推算:祖代向下传导,产业缺口渐明。2022年全国祖代更新量仅96.3万套,按照产业周期会充分反映在2024年的商品代供应上。按祖代50,父母代100的扩繁系数,可以估算出2024年商品代供应量在48.2亿只,与当前评估的行业需求量70亿只相比,缺口在31%,假设考虑同时段换羽量,则可增至55~61亿只,换羽后增量在13.5%~25.7%。 需求:消费仍待恢复,长期增长仍可期。2022年我国白羽肉鸡出栏量60.9亿只,同比减少7.7%。国内白羽肉鸡消费以餐饮、团膳2大渠道为主,占比合计达63%,家庭消费和食品加工占比仍较小,2022年在餐饮消费影响下白鸡消费有所承压,从19、20年来看,同比增速均在10%左右。2023年餐饮端消费虽有恢复,但是工厂开工率下滑,团膳端对白鸡消费形成拖累,导致上半年鸡肉价格相对疲软。长远来看,白羽肉鸡作为性价比较高、烹饪便捷的蛋白肉类产品,有望逐步回归消费正轨,并通过预制菜、深加工等渠道从户外消费走进户内,我们认为未来仍有增量空间。 投资建议:白鸡低引种通过祖代供应减少逐级向下反映,白鸡价格或将于今年年末开启反转。关注具备自研种源的全产业链龙头圣农发展、种鸡龙头益生股份;弹性标的关注禾丰股份、民和股份、仙坛股份。 风险提示: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疫病风险、政策风险、行业竞争与产品风险、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