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鑫证券-安车检测-300572-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主业逐步触底,新能源车检测或创新机-230726

上传日期:2023-07-26 10:54:57 / 研报作者:黎江涛潘子扬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华鑫证券-安车检测-300572-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主业逐步触底,新能源车检测或创新机-230726.pdf
大小:33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鑫证券-安车检测-300572-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主业逐步触底,新能源车检测或创新机-230726

华鑫证券-安车检测-300572-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主业逐步触底,新能源车检测或创新机-230726
文本预览:

《华鑫证券-安车检测-300572-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主业逐步触底,新能源车检测或创新机-23072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鑫证券-安车检测-300572-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主业逐步触底,新能源车检测或创新机-23072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鑫证券《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主业逐步触底,新能源车检测或创新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安车检测(300572)   投资要点   车检新政致公司业绩受损, 新能源车检测或创新机   公司 2022 年实现营收 4.48 亿元/yoy-5.39%,实现归母净利润-0.31 亿元,同比转亏。复盘公司过往业绩表现,公司收入与业绩于 2019-2020 年到达峰值, 主要由于: 1) 2018 年9 月,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GB 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 《GB 3847-2018 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 并于 2019 年 5 月实施,标准需要检测站对环检设备进行升级,带动存量升级需求; 2)2018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 , 2019 年 5 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布, 该两项政策推行“简政放权”、“三检合一” ,促使检测机构建设加速,助推检测设备需求; 3) 2017 年 7月,环保部发布《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检测法)》 ,助推公司遥感设备需求。 公司收入受以上政策带动,于 2019 年取得高速增长,并在 2020 年维持高位。此后,公安部于 2020 年 10 月、 2022 年 9 月先后两次推出车检新政, 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 导致机动车行业准入者持观望态度, 公司 2021、 2022 年收入及业绩显著下滑。由此可见,公司业绩受政策影响较大。我们认为后续机动车检测行业机遇或出于新能源车检测, 2023 年 6 月,公安部起草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发布,要求对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安全性能检验,需及时发现新能源车电池、电气、电控系统等存在的安全问题。此前我国并未针对新能源车出台检测标准,若此规程正式发布并开启实施,或催生新能源车三电检测设备市场需求。公司对新能源车三电系统检测已有充分技术储备,有望充分把握行业机遇。   收购检测站扩张业务边界, AI+创造全新商业模式   2022 年 公 司 机 动 车 检 测 服 务 业 务 实 现 营 收 1.32 亿 元/yoy+132%,公司自 2018 年开展该项业务以来,收入维持高速增长,主要由公司并购/新建检测站驱动。公司作为机动车检测设备龙头,运营检测站具有显著协同效应。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已参控股超 50 家检测站,未来规模有望持续扩张。公司推出检验智能审核系统, 运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OCR 识别等图像识别技术,与检验监管平台无缝对接,对机动车外观照片、检测照片、资料照片进行准确识别,可大幅减轻审核人员工作量,提高审核效率,有效杜绝人为因素造成误判的情况,提升车管服务效能。公司深耕机动车检测行业近 20年,积累大量检测数据,开展 AI+检测模式具有先天优势,公司与各大厂商就 AI 大模型保持紧密接触,未来或开辟全新商业模式。   一体化压铸及换电注入增长新动能   公司在机动车检测主业外,积极拓展新业务,包括一体化压铸、换电等,打造增长新动能。一体化压铸方面,公司与深圳君港合资设立子公司广东永扬,研发、制造一体化压铸设备。永扬运用金属新材料超微前沿技术、流体智能数值仿真技术、金属合金表面集束熔覆技术解决了压铸机行业多年对热震性、热障性、热梯度性和铝合金后热处理的问题,对金属的控液、控温和粘性做到在线监测,优化铝合金材料加热方式的同时降低能耗,优化金属溶液排氧的同时减少气孔、夹杂等质量缺陷,保证铸件内部组织精细的完整性、提升铸件的合格率,具一定技术优势。   换电业务方面, 公司已开发出轻卡中置换电、乘用车底盘换电、顶吊式换电三种技术路线,为整车厂、动力电池厂和运营商等客户提供多场景、多配置、可兼容、可共享、可迭代的整体换电设备解决方案及服务。 未来公司将聚焦重卡、轻卡、微面汽车换电技术储备,重点开发城市物流、同城货运、冷链配送等商用物流车换电市场。   盈利预测   预 计 2023/2024/2025 年 公 司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0.72/1.98/3.01 亿元, eps 为 0.32/0.86/1.31 元,对应 PE分别为 64/23/15 倍。 基于公司主业逐步触底,新能源车检测带来新机遇,一体化压铸及换电布局贡献全新成长极,看好公司中长期向上发展机会,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检测国标出台进度不及预期; 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检测站布局进度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