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兴瑞转债,精密零组件领军企业——申购建议:积极参与-230723

文本预览:
兴瑞科技(002937) 申购分析: 1.兴瑞转债发行规模4.62亿元,债项与主体评级为AA-/AA-级;转股价26.3元,截至2023年7月20日转股价值99.51元;各年票息的算术平均值为1.23元,到期补偿利率14%,属于新发行转债较高水平。按2023年7月20日6年期AA-级中债企业到期收益率6.29%的贴现率计算,债底为84.64元,纯债价值一般。其他博弈条款均为市场化条款,若全部转股对总股本的摊薄压力为5.90%,对流通股本的摊薄压力为6.05%,对现有股本摊薄压力较轻。 2.截至2023年7月20日,公司前三大股东宁波哲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和之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和之瑞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有占总股本24.26%、13.71%、8.83%的股份,控股股东未承诺优先配售,根据现阶段市场打新收益与环境来预测,首日配售规模预计在76%左右。剩余网上申购新债规模为1.11亿元,因单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假设网上申购账户数量介于550-650万户,预计中签率在0.0017%-0.0020%左右。 3.公司所处行业为电子零部件制造(申万三级),从估值角度来看,截至2023年7月20日收盘,公司PE(TTM)为32.92倍,在收入相近的10家同业企业中处于同业较高水平,市值77.93亿元,处于同业高水平。截至2023年7月20日,公司今年以来正股上涨16.52%,同期行业指数上涨2.13%,万得全A上涨2.13%,上市以来年化波动率为46.92%,股票弹性较大。公司目前股权质押比例为14.96%,有一定股权质押风险。其他风险点:1.市场竞争风险;2.经营规模快速增长带来的管理风险;3.海外工厂管理风险。 兴瑞转债规模较小,债底保护一般,平价低于面值,市场或给予28%的溢价,预计上市价格为128元左右,建议积极参与新债申购。 风险提示:可转债到期未能转股的风险、本息兑付风险、可转债发行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可转债价格波动的风险、可转债存续期内转股价格向下修正导致公司原有股东股本摊薄程度扩大的风险、可转债存续期内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不实施及修正幅度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可转债提前赎回的风险、可转债转换价值降低的风险、可转债评级风险
展开>>
收起<<
《天风证券-兴瑞转债,精密零组件领军企业——申购建议:积极参与-23072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兴瑞转债,精密零组件领军企业——申购建议:积极参与-230723(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兴瑞转债,精密零组件领军企业——申购建议:积极参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兴瑞科技(002937) 申购分析: 1.兴瑞转债发行规模4.62亿元,债项与主体评级为AA-/AA-级;转股价26.3元,截至2023年7月20日转股价值99.51元;各年票息的算术平均值为1.23元,到期补偿利率14%,属于新发行转债较高水平。按2023年7月20日6年期AA-级中债企业到期收益率6.29%的贴现率计算,债底为84.64元,纯债价值一般。其他博弈条款均为市场化条款,若全部转股对总股本的摊薄压力为5.90%,对流通股本的摊薄压力为6.05%,对现有股本摊薄压力较轻。 2.截至2023年7月20日,公司前三大股东宁波哲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和之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和之瑞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有占总股本24.26%、13.71%、8.83%的股份,控股股东未承诺优先配售,根据现阶段市场打新收益与环境来预测,首日配售规模预计在76%左右。剩余网上申购新债规模为1.11亿元,因单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假设网上申购账户数量介于550-650万户,预计中签率在0.0017%-0.0020%左右。 3.公司所处行业为电子零部件制造(申万三级),从估值角度来看,截至2023年7月20日收盘,公司PE(TTM)为32.92倍,在收入相近的10家同业企业中处于同业较高水平,市值77.93亿元,处于同业高水平。截至2023年7月20日,公司今年以来正股上涨16.52%,同期行业指数上涨2.13%,万得全A上涨2.13%,上市以来年化波动率为46.92%,股票弹性较大。公司目前股权质押比例为14.96%,有一定股权质押风险。其他风险点:1.市场竞争风险;2.经营规模快速增长带来的管理风险;3.海外工厂管理风险。 兴瑞转债规模较小,债底保护一般,平价低于面值,市场或给予28%的溢价,预计上市价格为128元左右,建议积极参与新债申购。 风险提示:可转债到期未能转股的风险、本息兑付风险、可转债发行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可转债价格波动的风险、可转债存续期内转股价格向下修正导致公司原有股东股本摊薄程度扩大的风险、可转债存续期内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不实施及修正幅度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可转债提前赎回的风险、可转债转换价值降低的风险、可转债评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