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策略周报:底部拉锯是熊牛第二段的常态-230723

文本预览:
本周基本面延续此前的弱势, A 股宽基指数再度下探,沪指再次回到前期低点;与此同时,市场结构也悄然生变,呈现出明显的“高切低”,低位周期、消费韧性凸显。 Q2 后段以来,指数一直维持焦灼震荡,这种格局如何才能打破?近期的高切低状态能否持续? 底部僵持、拉锯,是熊牛第二段的常态 首先,资产定价和微观交易都指向,当前就是 A 股底部区域。 当前上证指数的风险溢价突破均值+1std 水平、 历史分位超过 90%,无疑已进入深度价值区间; 而即便在对经济增速相对悲观的假定下, 当前全 A指数距离长期支撑线也仅有 5.5%的线上空间( 2023 年名义 GDP 增速 5.5%) 。微观交易视角, 近期 A股出现普跌、缩量两个重要信号,底部区域的量能特征同样较为明显。 并且,底部僵持、拉锯也是熊牛第二段的常态——我们在中期展望提出, A 股的熊牛周期正向第二阶段迈进,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大开大合式的攻防战,第二阶段就是焦灼僵持的拉锯战。 实际上,这就是年中以来市场的真实写照,且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会持续。 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看“预期”,看“现实”,这就意味着,要想打破当前的状态,需要有基本面变量的共振。 可能的向上驱动来自: 1)稳增长政策二次发力扭转悲观预期; 2)经济实现内生性修复; 3)美元流动性趋势性宽松。 但以当下情形推演,上述条件短期内难以快速达成, 意味着低估值+弱驱动的环境下,指数反转的条件&时间尚需等待,结构非稳态的情况大概率也会再维持一段时间。 小贝塔窗口继续——低位顺周期为矛,兼顾中报业绩 近期的市场环境可以总结为: 宏观波动放大、可预测性降低,这可能就是周期临近拐点处的正常现象。 而结合上文的分析中不难推断, 在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底部僵持拉锯的状态很可能还会持续。 面对这样的环境, 我们更建议采用两种应对策略; 其一, 依托总量指标寻找预期低点,伺机波段取胜(赔率思维) ;其二, 基于中期的基本面变量,拿稳可作为“压舱石”的底仓,等待内外形势明朗化(趋势思维) 。 而本周,市场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是“高切低”,最新披露的二季度基金持仓数据则显示,科技与制造获集中增持、消费与周期遭减持居多,且“核心资产”配置水平已临近历史中枢,意味着低位顺周期板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资金出清的底部条件。 H2 展望中我们提到, “交易小贝塔”的核心就是寻找预期的低点,截至当前, 几个必要条件可以说是悉数达到,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定价已较为充分。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 当前依旧是 A 股小贝塔交易的窗口期,除了以赔率思维推荐低位顺周期,我们还建议兼顾中报业绩指引。 行业配置建议: 宏观波动放大+价格底&情绪底+赔率思维主导,维持年中 A股“小贝塔” 交易窗口的判断:(一)赔率思维下的低位顺周期: 家电、医美/零售、交运;(二)兼顾中报业绩&供需格局改善的方向: 商用车、 工业金属;(三)中期“压舱石”红利重估: 油气开采/电力。 风险提示: 1、 地缘政治恶化; 2、经济大幅衰退; 3、政策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底部拉锯是熊牛第二段的常态-230723(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策略周报:底部拉锯是熊牛第二段的常态-230723(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策略周报:底部拉锯是熊牛第二段的常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本周基本面延续此前的弱势, A 股宽基指数再度下探,沪指再次回到前期低点;与此同时,市场结构也悄然生变,呈现出明显的“高切低”,低位周期、消费韧性凸显。 Q2 后段以来,指数一直维持焦灼震荡,这种格局如何才能打破?近期的高切低状态能否持续? 底部僵持、拉锯,是熊牛第二段的常态 首先,资产定价和微观交易都指向,当前就是 A 股底部区域。 当前上证指数的风险溢价突破均值+1std 水平、 历史分位超过 90%,无疑已进入深度价值区间; 而即便在对经济增速相对悲观的假定下, 当前全 A指数距离长期支撑线也仅有 5.5%的线上空间( 2023 年名义 GDP 增速 5.5%) 。微观交易视角, 近期 A股出现普跌、缩量两个重要信号,底部区域的量能特征同样较为明显。 并且,底部僵持、拉锯也是熊牛第二段的常态——我们在中期展望提出, A 股的熊牛周期正向第二阶段迈进,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大开大合式的攻防战,第二阶段就是焦灼僵持的拉锯战。 实际上,这就是年中以来市场的真实写照,且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会持续。 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看“预期”,看“现实”,这就意味着,要想打破当前的状态,需要有基本面变量的共振。 可能的向上驱动来自: 1)稳增长政策二次发力扭转悲观预期; 2)经济实现内生性修复; 3)美元流动性趋势性宽松。 但以当下情形推演,上述条件短期内难以快速达成, 意味着低估值+弱驱动的环境下,指数反转的条件&时间尚需等待,结构非稳态的情况大概率也会再维持一段时间。 小贝塔窗口继续——低位顺周期为矛,兼顾中报业绩 近期的市场环境可以总结为: 宏观波动放大、可预测性降低,这可能就是周期临近拐点处的正常现象。 而结合上文的分析中不难推断, 在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底部僵持拉锯的状态很可能还会持续。 面对这样的环境, 我们更建议采用两种应对策略; 其一, 依托总量指标寻找预期低点,伺机波段取胜(赔率思维) ;其二, 基于中期的基本面变量,拿稳可作为“压舱石”的底仓,等待内外形势明朗化(趋势思维) 。 而本周,市场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是“高切低”,最新披露的二季度基金持仓数据则显示,科技与制造获集中增持、消费与周期遭减持居多,且“核心资产”配置水平已临近历史中枢,意味着低位顺周期板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资金出清的底部条件。 H2 展望中我们提到, “交易小贝塔”的核心就是寻找预期的低点,截至当前, 几个必要条件可以说是悉数达到,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定价已较为充分。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 当前依旧是 A 股小贝塔交易的窗口期,除了以赔率思维推荐低位顺周期,我们还建议兼顾中报业绩指引。 行业配置建议: 宏观波动放大+价格底&情绪底+赔率思维主导,维持年中 A股“小贝塔” 交易窗口的判断:(一)赔率思维下的低位顺周期: 家电、医美/零售、交运;(二)兼顾中报业绩&供需格局改善的方向: 商用车、 工业金属;(三)中期“压舱石”红利重估: 油气开采/电力。 风险提示: 1、 地缘政治恶化; 2、经济大幅衰退; 3、政策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