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银行板块23Q2公募持仓点评:持仓底+估值底,顺周期正当时-230723

文本预览:
银行板块当前处于公募持仓和估值双重底部。 截至 23Q2,银行股在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 以下简称“公募“)重仓占比为 3.0% ( 较 23Q1 小幅回升 0.2pct),已连续两个季度处于底部位置。 回溯来看,银行股重仓占比低位徘徊较少超过连续三个季度, 典型的如 2014 年( Q1-Q3 低位, Q4 大幅回升)、 2015-2016 年( 15Q4-16Q2 低位, Q3 快速回升)以及 2020 年( Q2 低位, Q3 即回升)。 较低的持仓占比带动银行板块 PB 估值在 0.55 倍附近低位徘徊,但 7 月第二周以来, 银行指数已有修复态势。 核心重仓股持仓市值占比有所下降。 受核心重仓股股价走势较弱的影响,23Q2 公募重仓银行股市值集中度(板块内部,下同) 继续回落,招商、宁波银行持仓市值占比仍稳居前两位,但合计占比较 23Q1 回落 4.4pct, 前五大重仓股占比下降 6.5pct, 其中工商、江苏银行占比上升,后者首次跻身前五大重仓股。 从持仓数变化看,大行受到明显青睐。 23Q2 公募重仓银行股较 23Q1 增加14.2 亿股,其中六家国有行增加 14.6 亿股, 主要是“中特估”行情的演绎, 在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背景下, 大行的高股息优势更充分地被市场认识,同时险资的持续流入在估值层面又提供了重要支撑。 除大行外,部分优质城农商行持股数亦有回升, 如江苏、成都和常熟银行,或主要受益于较好的基本面( 如业绩确定性更强),此外浙商银行受益于配股落地、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持仓数也明显回升。 而核心重仓标的平安、兴业、宁波银行持仓数较 23Q1 回落,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复苏信心不足,另一方面这些标的 23Q1 业绩表现也较为平淡。 稳增长政策加码, 银行基本面筑底,叠加低仓位, 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2023 年 6 月以来,货币、消费(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基建(城中村改造)、房地产政策等相继出台,中央稳增长态度明确,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有积极意义。6 月宏观经济增长已有筑底特征, 如信贷数据量和结构均超预期,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的环比回升等,银行经营环境有望趋于改善。 上市银行 23H1 业绩增速有望企稳, 6 月的降息对于全年净息差影响或较为有限,经济环境的自然好转叠加房地产、部分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延期,对银行资产质量形成重要支撑。当前公募重仓银行股市值占比接近历史底部水平,这也意味着持仓弹性或较可观,在稳增长政策加码、银行基本面筑底加持下,有望迎来较好估值修复。 投资建议: 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银行板块有望迎来修复23Q2 银行持仓仍在低位徘徊,大行受到明显青睐,核心标的持仓有所回落。 板块整体面临着稳增长政策加码、基本面筑底、资金面弹性可观的投资环境,估值或迎较好修复。 推荐与经济增长相关度高、持仓处于低位的核心标的如招商、平安、宁波银行,以及业绩确定性强的优质城农商行如江苏、成都、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 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下滑。
展开>>
收起<<
《民生证券-银行板块23Q2公募持仓点评:持仓底+估值底,顺周期正当时-23072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银行板块23Q2公募持仓点评:持仓底+估值底,顺周期正当时-230723(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银行板块23Q2公募持仓点评:持仓底+估值底,顺周期正当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银行板块当前处于公募持仓和估值双重底部。 截至 23Q2,银行股在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 以下简称“公募“)重仓占比为 3.0% ( 较 23Q1 小幅回升 0.2pct),已连续两个季度处于底部位置。 回溯来看,银行股重仓占比低位徘徊较少超过连续三个季度, 典型的如 2014 年( Q1-Q3 低位, Q4 大幅回升)、 2015-2016 年( 15Q4-16Q2 低位, Q3 快速回升)以及 2020 年( Q2 低位, Q3 即回升)。 较低的持仓占比带动银行板块 PB 估值在 0.55 倍附近低位徘徊,但 7 月第二周以来, 银行指数已有修复态势。 核心重仓股持仓市值占比有所下降。 受核心重仓股股价走势较弱的影响,23Q2 公募重仓银行股市值集中度(板块内部,下同) 继续回落,招商、宁波银行持仓市值占比仍稳居前两位,但合计占比较 23Q1 回落 4.4pct, 前五大重仓股占比下降 6.5pct, 其中工商、江苏银行占比上升,后者首次跻身前五大重仓股。 从持仓数变化看,大行受到明显青睐。 23Q2 公募重仓银行股较 23Q1 增加14.2 亿股,其中六家国有行增加 14.6 亿股, 主要是“中特估”行情的演绎, 在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背景下, 大行的高股息优势更充分地被市场认识,同时险资的持续流入在估值层面又提供了重要支撑。 除大行外,部分优质城农商行持股数亦有回升, 如江苏、成都和常熟银行,或主要受益于较好的基本面( 如业绩确定性更强),此外浙商银行受益于配股落地、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持仓数也明显回升。 而核心重仓标的平安、兴业、宁波银行持仓数较 23Q1 回落,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复苏信心不足,另一方面这些标的 23Q1 业绩表现也较为平淡。 稳增长政策加码, 银行基本面筑底,叠加低仓位, 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2023 年 6 月以来,货币、消费(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基建(城中村改造)、房地产政策等相继出台,中央稳增长态度明确,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有积极意义。6 月宏观经济增长已有筑底特征, 如信贷数据量和结构均超预期,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的环比回升等,银行经营环境有望趋于改善。 上市银行 23H1 业绩增速有望企稳, 6 月的降息对于全年净息差影响或较为有限,经济环境的自然好转叠加房地产、部分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延期,对银行资产质量形成重要支撑。当前公募重仓银行股市值占比接近历史底部水平,这也意味着持仓弹性或较可观,在稳增长政策加码、银行基本面筑底加持下,有望迎来较好估值修复。 投资建议: 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银行板块有望迎来修复23Q2 银行持仓仍在低位徘徊,大行受到明显青睐,核心标的持仓有所回落。 板块整体面临着稳增长政策加码、基本面筑底、资金面弹性可观的投资环境,估值或迎较好修复。 推荐与经济增长相关度高、持仓处于低位的核心标的如招商、平安、宁波银行,以及业绩确定性强的优质城农商行如江苏、成都、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 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