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民生证券-2023Q2基金持仓深度分析:切换艰难,等待主线-230722

上传日期:2023-07-23 09:47:06 / 研报作者:牟一凌梅锴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民生证券-2023Q2基金持仓深度分析:切换艰难,等待主线-230722.pdf
大小:2.3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民生证券-2023Q2基金持仓深度分析:切换艰难,等待主线-230722

民生证券-2023Q2基金持仓深度分析:切换艰难,等待主线-230722
文本预览:

《民生证券-2023Q2基金持仓深度分析:切换艰难,等待主线-230722(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2023Q2基金持仓深度分析:切换艰难,等待主线-230722(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2023Q2基金持仓深度分析:切换艰难,等待主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3Q2 主动偏股基金的股票仓位回落至 2022Q4 以来的低点; 主动/被动权益基金的增量资金规模分化明显。 2023Q2 主动偏股基金的股票仓位回落1.23%至 85.07%, 边际上,“老” 基金减配了更多的 A 股。 相较而言, 新成立基金建仓速度明显放缓,且对于港股的建仓速度仍处于相对高位。 业绩最好组平均基金规模继续回落,持有标的平均市值仍处于低位, 这意味着中小市值风格仍继续占优。 2023Q2 主动偏股基金的业绩继续呈现了“自我强化” 的特征: 即2023Q1 绩优/绩差的主动偏股基金在 2023Q2 仍有较大的概率保持绩优/绩差。2023Q2 权益类基金(主动+被动)的增量资金规模(新发+净申购) 有所回升, 但主动与被动之间分化明显: 1)主动偏股基金遭遇了资金的净流出,其增量资金规模从 2023Q1 的+601.02 亿元回落转负至 2023Q2 的-590.58 亿元; 2)被动偏股基金则从 2023Q1 的+190.85 亿元提升至 2023Q2 的+2213.04 亿元。   2023Q2 主动偏股基金:切换继续,但分化也在发生。 2023Q2 主动偏股基金的持仓集中度继续下降。从认知周期视角看: 盈利能力(ROE)依然是主动偏股基金最看重的因素之一,估值(PE)在决策体系中的重要性也继续上升。风格上,主动偏股基金主要加仓大盘/中盘成长板块。行业上, 主动偏股基金主要加仓通信、汽车、家电、电子、电力及公用事业、机械、军工等板块,减仓食品饮料、交运、计算机、电新、消费者服务、石油石化等板块, 其中, 加仓较多的通信、汽车、家电等板块均从低配变为超配。 2023Q2 主动偏股基金净值表现与增配方向仍继续背离, 且与历史不一致的是, 如果市场认为 TMT 是当前市场的主线,但重仓 TMT 板块的基金在当下却难以大量实现净值新高。 或源于 2019 年以来赛道投资的方式在 TMT 投资上显得有点水土不服,因而投资者忽视了当下行情参与的位置与时机的重要性。 从重仓不同板块的基金视角来看: 2023Q2 主动偏股基金仍在继续从核心赛道撤离, 但切换的方向相较于 2023Q1 的 TMT 与资源+重资产国企更加分化,负债端的变化也在逐步出现。 从公募基金净值收益和持仓变化视角看,尽管上半年 TMT 板块一骑绝尘,但并未如当年的白酒、新能源一般形成为赚钱效应有宽度的市场主线。   “固收+”基金:负债端“赎回”考验明显改善,配置上与主动偏股基金在机械、家电、医药、电力及公用事业、军工等板块形成共振。 2023Q2“固收+”基金规模有所回升,股票/A 股仓位明显回落至 2022Q4 以来的低点。负债端方面,“固收+”基金的新发规模有所回落, 但负债端开始转为净申购。配置方面,“固收+”基金主要加仓机械、建筑、有色、家电、电新、商贸零售、医药等板块,主要减仓食品饮料、 TMT、消费者服务、传统能源等板块。 这与主动偏股基金在2023Q2 配置方向存在明显差异: 两者共识在于同时增配机械、家电、医药、电力及公用事业、军工板块,同时减配食品饮料、计算机、消费者服务、传统能源等板块,而在新能源产业链、有色以及部分 TMT 板块存在明显分歧。   2023 年 7 月以来:公募与外资在 TMT 与新能源上的分歧加大,而在通信、机械等板块有所共振: 7 月以来,主动偏股基金依然延续了从“茅宁”向其他板块切换的趋势。 相应地,北上配置型资金则主要净买入新能源产业链、通信、家电、机械等板块,并卖出食品饮料、金融地产以及除通信外的 TMT 板块。这意味着公募与北上资金在通信、机械上的配置有所共振,而在 TMT 以及电新等板块上的分歧依然明显。 需要关注的是, 市场结构继续松动,然而寻找今年真正主线的任务却任重道远。 对于未来而言,机构投资者可能需要面临:一、资产端对于细分领域的挖掘能力和交易能力的考验;二、负债端基金赚钱效应偏弱难以吸引更多增量资金、以及主动/被动基金负债端可能的资金“竞争”。   风险提示: 测算误差。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