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国际证券-量化模型观点:港股近期趋稳,市场情绪逐步释放-230720

文本预览:
2023年以来港股回撤较大,在流动性紧缩、地缘冲突、弱需求等宏观不确定性持续的情况下,港股遭遇较大幅度的资金流出。基于我们的量化模型测算,我们认为,伴随着港股资金面情绪释放、股价波动降至低位,市场情绪或已逐步释放,板块布局可从低波动和资金面轮动的角度出发进行。 上半年回顾:港股各板块资金面分化。1)上游板块(能源和原材料)上半年资金流入,而新经济板块(IT和通信服务)在市场热点中同样吸引资金流入。2)地产资金面情况最差。在2022年11月,地产板块曾在强预期中资金面反弹,但2023年至今,其流入的资金已几乎全部流出。3)消费板块同样大幅流出,一方面源自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此外港股的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板块均属于高Beta板块,在市场整体波动期间,资金流出会高于各板块均值。 港股资金避险情绪释放,近期趋稳。通过对港股资金风格偏好的测算,我们注意到2023年至今港股资金对股价波动的规避程度已经远超历史点位,资金更青睐过往股价稳定的标的,避险情绪集中释放。此外,港股资金亦显著偏好盈利更稳定、估值更低以及市值规模大的标的,其特征完全符合投资者的避险情绪。考虑到当前资金对避险因子的拥挤程度很高,且市场波动已降至低位,市场情绪或已逐步释放。 板块资金轮动和操作策略。基于我们的板块资金轮动模型的测算,我们得到:1)消费: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有分化,尽管两者近期波动率都降至低点,但可选消费资金面明显好转,板块趋稳且资金流入趋势形成;而必选消费仍是大幅流出状态;2)金融和房地产:板块仍然承压,尽管市场整体明显波动下行,但该两个板块并未随着大盘一同趋稳,板块波动仍处在近期中位,一定程度堆积了未释放完的市场情绪;3)IT和通信服务:IT板块波动率仍然是所有板块最高,建议保持谨慎;通信服务板块在最近三周资金流出,但板块整体波动显著降低,考虑到其成分股的大市值属性带来的均值复归特征,近期低波动流出状态或为后续资金流入提供条件。 投资风险:宏观指标和政策不及预期;突发事件导致波动率跳涨。
展开>>
收起<<
《浦银国际证券-量化模型观点:港股近期趋稳,市场情绪逐步释放-230720(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银国际证券-量化模型观点:港股近期趋稳,市场情绪逐步释放-230720(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浦银国际证券《量化模型观点:港股近期趋稳,市场情绪逐步释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2023年以来港股回撤较大,在流动性紧缩、地缘冲突、弱需求等宏观不确定性持续的情况下,港股遭遇较大幅度的资金流出。基于我们的量化模型测算,我们认为,伴随着港股资金面情绪释放、股价波动降至低位,市场情绪或已逐步释放,板块布局可从低波动和资金面轮动的角度出发进行。 上半年回顾:港股各板块资金面分化。1)上游板块(能源和原材料)上半年资金流入,而新经济板块(IT和通信服务)在市场热点中同样吸引资金流入。2)地产资金面情况最差。在2022年11月,地产板块曾在强预期中资金面反弹,但2023年至今,其流入的资金已几乎全部流出。3)消费板块同样大幅流出,一方面源自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此外港股的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板块均属于高Beta板块,在市场整体波动期间,资金流出会高于各板块均值。 港股资金避险情绪释放,近期趋稳。通过对港股资金风格偏好的测算,我们注意到2023年至今港股资金对股价波动的规避程度已经远超历史点位,资金更青睐过往股价稳定的标的,避险情绪集中释放。此外,港股资金亦显著偏好盈利更稳定、估值更低以及市值规模大的标的,其特征完全符合投资者的避险情绪。考虑到当前资金对避险因子的拥挤程度很高,且市场波动已降至低位,市场情绪或已逐步释放。 板块资金轮动和操作策略。基于我们的板块资金轮动模型的测算,我们得到:1)消费: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有分化,尽管两者近期波动率都降至低点,但可选消费资金面明显好转,板块趋稳且资金流入趋势形成;而必选消费仍是大幅流出状态;2)金融和房地产:板块仍然承压,尽管市场整体明显波动下行,但该两个板块并未随着大盘一同趋稳,板块波动仍处在近期中位,一定程度堆积了未释放完的市场情绪;3)IT和通信服务:IT板块波动率仍然是所有板块最高,建议保持谨慎;通信服务板块在最近三周资金流出,但板块整体波动显著降低,考虑到其成分股的大市值属性带来的均值复归特征,近期低波动流出状态或为后续资金流入提供条件。 投资风险:宏观指标和政策不及预期;突发事件导致波动率跳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