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宏和科技-603256-景气度触底,关注高端需求-230720

文本预览:
宏和科技(603256) 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期业绩预告,预计 23H1 实现归母净利约-1,865 到-2,280万元,同减 155%-167%; 扣非归母净利-2,636 到-3,222 元,同减 192-212%;按中值测算, 23Q2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696 万元,同减 193%,扣非归母净利-2,040 万元,同减 231%。 公司深耕中高端电子布市场, 技术、市场优势明显,且今年 5,040 万米高端电子布项目投产,待下游需求回暖后量价均将具备弹性。 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行业价格触底, 23Q2 业绩承压: 据卓创资讯数据, 23Q2 电子布厚布价格由 3.7 元/米回落至 3.5 元/米, 已低于 22Q1 的低点。 电子布下游智能制造、 消费电子等领域需求持续疲软。公司 23Q2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696万元,同减 193%,扣非归母净利-2,040 万元,同减 231%。 关注 AI 相关领域需求: 2023 年上半年, AI、通讯及相关产业关注度较高,我们判断下游产业的需求增加将会逐步传导至上游基材,且 1)电子布的复苏量在价先, 2) AI 相关应用对于传输稳定性要求苛刻, 对散热、信号传输等的高要求会带动高端基材的需求增长。 募投项目产能按计划投放, 产品结构进一步高端化: 据公司投资者互动平台信息, 今年 1 月 1 日 5,040 万米电子布募投项目启动试生产, 于 5 月30 日达产, 公司电子布产能提升约 40%;且新产线定位极薄和超薄布,公司高端产品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深耕中高端市场,技术、市场高壁垒铸就护城河: 高端电子布生产难度大、 技术含量高,曾被国外企业垄断。目前, 公司仍为国内极少数具备极薄布量产能力的厂商之一。 此外,高端电子布下游客户对材料的选用极为审慎,产品验证周期长、 项目多且费用昂贵, 而公司与全球主要覆铜板厂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已构筑起坚实客户壁垒。 估值 电子布需求修复仍需等待, 我们下调 23-25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6.2、 7.6、 8.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29、 0.63、0.75 亿元; EPS 为 0.03、 0.07、 0.08 元,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生产成本上升,终端电子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宏和科技-603256-景气度触底,关注高端需求-23072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宏和科技-603256-景气度触底,关注高端需求-23072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景气度触底,关注高端需求》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宏和科技(603256) 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期业绩预告,预计 23H1 实现归母净利约-1,865 到-2,280万元,同减 155%-167%; 扣非归母净利-2,636 到-3,222 元,同减 192-212%;按中值测算, 23Q2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696 万元,同减 193%,扣非归母净利-2,040 万元,同减 231%。 公司深耕中高端电子布市场, 技术、市场优势明显,且今年 5,040 万米高端电子布项目投产,待下游需求回暖后量价均将具备弹性。 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行业价格触底, 23Q2 业绩承压: 据卓创资讯数据, 23Q2 电子布厚布价格由 3.7 元/米回落至 3.5 元/米, 已低于 22Q1 的低点。 电子布下游智能制造、 消费电子等领域需求持续疲软。公司 23Q2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696万元,同减 193%,扣非归母净利-2,040 万元,同减 231%。 关注 AI 相关领域需求: 2023 年上半年, AI、通讯及相关产业关注度较高,我们判断下游产业的需求增加将会逐步传导至上游基材,且 1)电子布的复苏量在价先, 2) AI 相关应用对于传输稳定性要求苛刻, 对散热、信号传输等的高要求会带动高端基材的需求增长。 募投项目产能按计划投放, 产品结构进一步高端化: 据公司投资者互动平台信息, 今年 1 月 1 日 5,040 万米电子布募投项目启动试生产, 于 5 月30 日达产, 公司电子布产能提升约 40%;且新产线定位极薄和超薄布,公司高端产品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深耕中高端市场,技术、市场高壁垒铸就护城河: 高端电子布生产难度大、 技术含量高,曾被国外企业垄断。目前, 公司仍为国内极少数具备极薄布量产能力的厂商之一。 此外,高端电子布下游客户对材料的选用极为审慎,产品验证周期长、 项目多且费用昂贵, 而公司与全球主要覆铜板厂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已构筑起坚实客户壁垒。 估值 电子布需求修复仍需等待, 我们下调 23-25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6.2、 7.6、 8.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29、 0.63、0.75 亿元; EPS 为 0.03、 0.07、 0.08 元,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生产成本上升,终端电子市场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