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海通国际-人形机器人行业:从Tesla Bot看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230718

上传日期:2023-07-20 12:29:30 / 研报作者:Barney Yao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海通国际-人形机器人行业:从Tesla Bot看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230718.pdf
大小:4.1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海通国际-人形机器人行业:从Tesla Bot看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230718

海通国际-人形机器人行业:从Tesla Bot看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230718
文本预览:

《海通国际-人形机器人行业:从Tesla Bot看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230718(6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国际-人形机器人行业:从Tesla Bot看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230718(61页).pdf(6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海通国际《人形机器人行业:从Tesla Bot看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具身智能”通用人型机器人,特斯拉的长期价值来源。特斯拉正在开发可以实现“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目前已能直立行走、抓取物体和工具。机器人将复用FSD视觉感知算法和Dojo超算,AI训练速度极大提升,同时有望引导电车供应链直接迁移。特斯拉认为Optimus将颠覆机器人行业,影响到教育、医疗、酒店、公共设施、住宅、零售等领域,未来预计需求达百亿台以上。   市场空间巨大,产业链上游链条长应用广泛。通用人形机器人的灵活性和环境适应能力高,不需要特别改造环境,且使用寿命和残值比其他机器人更高。随着成本的降低,通用性带来的规模化降本效应,可应用于多个领域,从长期来看市场空间广阔。艾瑞咨询则称2021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250亿,2025年接近千亿,CAGR等于40%。人型机器人零部件可分为驱动装置(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装置和传感器。与电动车类似,人型机器人拥有非常庞大的上游链条,适当引导和迁移,中国产商受益。   AI爆发引领软件技术拐点,竞争尚处初期。人形机器人的竞争格局还处于初期阶段,参与者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如运动能力、直腿行走和人机交互,但它们也存在如高成本、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提高等问题。自第一台人型机器人1973年诞生,2021年特斯拉入局之后,人型机器人进展加速,特斯拉凭借强大的软件技术实力和供应链能力,有望复制电动汽车“软件定义汽车”发展路径,创造“软件定义机器人”模式,带动整个产业链高速发展。   潜在受益标的:软件方面,特斯拉机器人以自供为主;硬件方面,参考特斯拉汽车国内供应链占比,在伺服器和控制器方面,推荐汇川技术,电机方面推荐步科股份、鸣志电器、江苏雷利、恒帅股份,在减速器方面,推荐绿的谐波和双环传动以及中大力德。在丝杠方面,推荐秦川机床,在传感器方面,柯力传感有望受益,代工厂方面建议关注工业富联。   风险提示:人型机器人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相关政策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