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东方战略观察周报:从美国众议院2024财年国防预算法案中辨析政策信息-230718

文本预览:
研究结论 本周我们关注到(1)美国和北约国家在为俄乌和谈作前序准备;(2)北约的阶段性共识是乌克兰问题以各国独立政策决定为主。4月美俄非官方讨论领土等俄乌和谈关键问题;在战后安全保障问题上,美、英、法、德6月已开始与乌克兰讨论,G7本周确认将分别谈判提供。本次北约峰会给出的信号是在俄乌战事期间,乌克兰将不会加入北约。虽然北约名义上免除了乌克兰加入的前提条件(“成员行动计划”),但实质上与2008年北约峰会提出的“乌克兰将成为北约成员”的愿景差别不大,没有具体加入的时间线。 本次北约峰会除乌克兰问题以外的共识还有:(1)北约扩员,瑞典和芬兰正式加入北约;(2)北约在日本开设民事联系处的提议遭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反对未能推进;(3)在对华政策取向上,将中国归类为挑战,与中东、非洲等对北约的直接安全威胁作区分。对中国来说,北约扩员提高了北约成员国集体行动的难度,降低北约在亚太地区东扩的可能性。 一个理解美国对乌政策的窗口是拜登政府向乌克兰提供德、法、英等诸多北约国家反对的集束炸弹。美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1)将受到北约国家的压力、损害北约内部团结,例如德国政府已与美国拉开距离,总理朔尔茨表示这是“美国的主权决定”;(2)消解美国对俄战争行为进行道德指控的基础。既然拜登政府付出的代价较大,为什么美国要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 从效果上看,拜登政府(1)付出的代价在逻辑上类似于“负荆”,表明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立场不只是口头功夫,为拜登政府的表态提供了可信度;(2)在扛着欧洲国家反对意见提供集束炸弹后,乌克兰很难再以军援规格、体量不足为由,为乌克兰反攻效果不佳开脱,延长战事时间。拜登政府下一步可能的动作是,说服乌克兰政府调整战略预期,不再以收复全部领土为目标,开启俄乌谈判。 除拜登政府近期动态有促进俄乌和谈的意味,美国国会内对延续俄乌战事、坚持对乌军援的支持力度也在降低。7月1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草案,其中乌克兰军援的增量采购预算(USAI计划)自2023年的8亿美元下降62.5%至3亿美元。虽然USAI计划自2022年至今不是美国对乌军援的主要部分,但预算案中拨款下降提示了共和党及其领导的众议院在延续对乌援助问题上的立场。 我们还关注到2024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NDAA法案)中对华竞争部分。美国产业政策常以国防政策的形式出现,当下提案包括对AI、自主系统、网络、移动微核反应堆、高能激光等技术进行投资。我们想额外提醒的风险是,美国国会对国防预算的博弈过程可能会成为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顺风车,例如2023年年初提出、现已登上众议院的立法议程的,旨在限制中国科技企业在美经营的“威慑美国科技对手法案”(DATA法案)。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参加东盟相关外长会,先后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俄外长拉夫罗夫,和7月4日取消原定本周访华行程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会面。在形式上,中国与美、欧高层在第三方地点的沟通机制再次得到强化。在与布林肯的会面中,王毅同志表示中美关系下一步“坚决阻止‘灰犀牛’,妥善处理‘黑天鹅’,彻底搬掉‘拦路虎’”。 风险提示 俄乌战事出现超预期因素扰动的风险。
展开>>
收起<<
《东方证券-东方战略观察周报:从美国众议院2024财年国防预算法案中辨析政策信息-230718(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东方战略观察周报:从美国众议院2024财年国防预算法案中辨析政策信息-230718(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东方战略观察周报:从美国众议院2024财年国防预算法案中辨析政策信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研究结论 本周我们关注到(1)美国和北约国家在为俄乌和谈作前序准备;(2)北约的阶段性共识是乌克兰问题以各国独立政策决定为主。4月美俄非官方讨论领土等俄乌和谈关键问题;在战后安全保障问题上,美、英、法、德6月已开始与乌克兰讨论,G7本周确认将分别谈判提供。本次北约峰会给出的信号是在俄乌战事期间,乌克兰将不会加入北约。虽然北约名义上免除了乌克兰加入的前提条件(“成员行动计划”),但实质上与2008年北约峰会提出的“乌克兰将成为北约成员”的愿景差别不大,没有具体加入的时间线。 本次北约峰会除乌克兰问题以外的共识还有:(1)北约扩员,瑞典和芬兰正式加入北约;(2)北约在日本开设民事联系处的提议遭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反对未能推进;(3)在对华政策取向上,将中国归类为挑战,与中东、非洲等对北约的直接安全威胁作区分。对中国来说,北约扩员提高了北约成员国集体行动的难度,降低北约在亚太地区东扩的可能性。 一个理解美国对乌政策的窗口是拜登政府向乌克兰提供德、法、英等诸多北约国家反对的集束炸弹。美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1)将受到北约国家的压力、损害北约内部团结,例如德国政府已与美国拉开距离,总理朔尔茨表示这是“美国的主权决定”;(2)消解美国对俄战争行为进行道德指控的基础。既然拜登政府付出的代价较大,为什么美国要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 从效果上看,拜登政府(1)付出的代价在逻辑上类似于“负荆”,表明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立场不只是口头功夫,为拜登政府的表态提供了可信度;(2)在扛着欧洲国家反对意见提供集束炸弹后,乌克兰很难再以军援规格、体量不足为由,为乌克兰反攻效果不佳开脱,延长战事时间。拜登政府下一步可能的动作是,说服乌克兰政府调整战略预期,不再以收复全部领土为目标,开启俄乌谈判。 除拜登政府近期动态有促进俄乌和谈的意味,美国国会内对延续俄乌战事、坚持对乌军援的支持力度也在降低。7月1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草案,其中乌克兰军援的增量采购预算(USAI计划)自2023年的8亿美元下降62.5%至3亿美元。虽然USAI计划自2022年至今不是美国对乌军援的主要部分,但预算案中拨款下降提示了共和党及其领导的众议院在延续对乌援助问题上的立场。 我们还关注到2024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NDAA法案)中对华竞争部分。美国产业政策常以国防政策的形式出现,当下提案包括对AI、自主系统、网络、移动微核反应堆、高能激光等技术进行投资。我们想额外提醒的风险是,美国国会对国防预算的博弈过程可能会成为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顺风车,例如2023年年初提出、现已登上众议院的立法议程的,旨在限制中国科技企业在美经营的“威慑美国科技对手法案”(DATA法案)。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参加东盟相关外长会,先后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俄外长拉夫罗夫,和7月4日取消原定本周访华行程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会面。在形式上,中国与美、欧高层在第三方地点的沟通机制再次得到强化。在与布林肯的会面中,王毅同志表示中美关系下一步“坚决阻止‘灰犀牛’,妥善处理‘黑天鹅’,彻底搬掉‘拦路虎’”。 风险提示 俄乌战事出现超预期因素扰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