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传媒行业深度报告:暑期档复苏加快优于上半年,有望超预期,关注业绩优、储备丰富的公司及院线-230718

《东方证券-传媒行业深度报告:暑期档复苏加快优于上半年,有望超预期,关注业绩优、储备丰富的公司及院线-230718(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传媒行业深度报告:暑期档复苏加快优于上半年,有望超预期,关注业绩优、储备丰富的公司及院线-230718(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传媒行业深度报告:暑期档复苏加快优于上半年,有望超预期,关注业绩优、储备丰富的公司及院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需求端:复苏加快,2023年暑期档上半程票房超疫情前水平,整体暑期档有望超预期表现。目前,2023年暑期档上半程(6/1-7/12)票房水平、观影人次、平均票价均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实现累计票房(含服务费)75.31亿元,同比17/18/19/21/22年分别提升34.65%/19.77%/24.05%/127.52%/138.78%。其中在影响票房的两因子(人次*票价)中,票价提升速度更快,观影人次1.88亿,同比17/18/19/21/22年分别提升16.05%/3.87%/8.67%/100.79%/121.19%,平均票价39.9元,同比17/18/19/21/22年分别提升15.65%/15.65%/14.33%/13.03%/7.55%。档期内《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等题材和创作俱佳,获得较好市场反馈。相比五一档表现低于疫情前,暑期档表现优异。暑期档相比上半年复苏更优,且档期内7月复苏提速,根据拓普数据,预测全年票房有望重回500亿。 供给端1:2023年暑期档影片供给充足,进口片供给良好,头部影片票房占比高,供给有望促进需求复苏。1)供给数量:23年暑期档预计上映114部(截至7.13统计,实际或有变动),17/18/19/21/22年暑期档分别上映121/124/123/127/91部,考虑到时间进度23年暑期档数据尚不完整,结合上半年情况,预计暑期档影片完整数据将呈现不错表现,供给充足。2)供给质量:其一,题材丰富,科幻、剧情、动作、动画、爱情等题材均有涉猎,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其二,进口影片供给较充足,其中不乏口碑好、大IP、名导演和演员的影片,如《天空之城》(6.1上映)、《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7.14上映)等。其三,头部影片票房、口碑表现优异。其四,后续优质新影片储备丰富。我们认为,供给丰富度及质量可能带动需求进一步提升,助力院线消费复苏,暑期档表现值得期待。 供给端2:多头部公司参与出品及发行,中国电影、阿里影业及猫眼娱乐“暑期档”参与度高。截至7月12日,我们统计暑期已上映影片Top10(票房)和预计上映影片TOP20(猫眼想看人数)的出品方和发行方可以发现,涉及上市公司有中国电影(参投、发行多影片,引进进口片)、阿里影业、猫眼娱乐(参投、发行多影片)、光线传媒(主投主控《茶啊二中》)、万达电影(参投《热烈》)、北京文化(主投主控《封神第一部》)、上海电影、横线影视、博纳影业、微博、寰宇文化娱乐、爱奇艺等,此外光线传媒是猫眼的重要持股方,有望受益。 分院线渠道:市场集中度提升,头部公司市占稳定,地位稳固。1)从影投公司看,截至23上半年,前三大影投为万达影投、横店影投和CGV影投,合计占比23.10%,较22/21/19同期分别提升1.02/2.23/3.79pp;2)分院线公司看,前三大院线为珠海横琴万达电影院线、中影数字院线(北京)及上海联合电影院线,合计占比34.33%,较22/21/19同期提升2.76/4.16/5.29pp。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暑期档复苏加快,表现优异,相关公司有望受益,建议关注:①业绩预告表现好;②出品、发行优质影片;③院线市占稳定;④拥有引进优质国外影片资质的公司。具体公司建议关注三条线,内容方(出品、发行)、院线、票务平台如下: 1)院线方向(院线、影投):A股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横店影视、金逸影视、幸福蓝海、博纳影业。 2)内容方向(投资影片):A股中国电影、光线传媒、北京文化、万达电影、博纳影业、华策影视、奥飞娱乐、上海电影、百纳千成;港股阿里影业、中国儒意。 3)票务平台:港股猫眼娱乐(参与发行多部影片,龙头票务平台)。 风险提示 消费需求不及预期、电影内容供给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及政策风险、数据统计时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