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黄金定价:老框架和新变量-230718

文本预览:
从定价机制上看,不同于传统大宗商品,黄金价格主要由投资需求主导。为了更加精准捕捉黄金价格的核心变量,动态跟踪主要定价逻辑变迁。本文一方面基于黄金的底层属性构建黄金价格的分析框架,另一方面从需求结构变化的层面,补充对价格变化的观察视角。 黄金定价最终回归底层的双重属性。 黄金是零信用风险的实物类货币资产,因此黄金主要有抗通胀和避险两重属性。 1)黄金的抗通胀属性,主要基于黄金的零信用风险特质。 2)黄金的避险属性,则部分是黄金抗通胀属性的衍生表达。 在简易的黄金分析框架中,我们习惯用美债实际收益率解释黄金的价格走势。 黄金的双重属性,不同于传统大宗商品。这导致了黄金供需分析框架不同于不同大宗商品分析框架,黄金需求主要是投资需求。 首先我们承认,实际利率能够捕捉金价的逻辑,但是运用实际利率框架分析黄金走势有三点额外注意: 1)实际利率是黄金价格的代理指标,而非严格线性相关。 2)实际利率框架本质是黄金对美元信用的替代,底层变量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基本面。 3)规避一个黄金“抗通胀”的误区:和当期通胀水平同样重要的,还有通胀预期。 央行购金的底层思路:黄金的长期定价尺度。 市场永远在定价边际变化最敏感的变量,黄金也不例外。 2022年央行购金贡献了主要的需求边际增量,那这是否意味着实际利率的分析框架已经失灵,我们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需要关注的是央行购金的思路。可分为两阶段看, 第一阶段:2008年次贷危机到2021年,实际利率和央行购金对黄金的影响是同向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理解为该阶段央行购金的动机更多是基于实际利率的底层逻辑,即看重黄金在主权货币信用价值降低,通胀上行阶段的表现。 第二阶段:2022年,黄金和美元货币信用(实际利率框架)产生背离。 该阶段或许额外考虑黄金的长期定价尺度,即全球信用体系的稳定性。央行每年黄金储备的增量能够代理这部分长期担忧。 依据历史经验,国际货币信用体系的变化从量变到质变,过程漫长并且非线性。 因此,中短期来看,在没有更大规模外生风险性事件冲击的背景下,黄金仍主要和美元信用体系相关,实际利率框架对金价走势仍有较强的解释力度。 本轮黄金的配置窗口大概率较过往周期有所提前,黄金的超额收益将伴随美联储的降息拐点的临近逐步凸显,主要基于两大判断: 1)美国经济最终走向硬着陆,届时打破核心通胀的粘性,通胀数据将大幅回落。 2)按照均衡利率的理论,若想刺激经济,中央银行需要将政策利率快速降至均衡利率以下,届时非线性的降息节奏或将带动实际利率快速下行。 价格空间测算上,预期今年下半年实际利率对金价的解释力或将回归到2008-2021年的水平,届时金价的年内高点或有望触及2400美金/盎司。 风险提示:海外地缘政治发展超预期,“去美元化”进程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黄金定价:老框架和新变量-230718(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黄金定价:老框架和新变量-230718(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黄金定价:老框架和新变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从定价机制上看,不同于传统大宗商品,黄金价格主要由投资需求主导。为了更加精准捕捉黄金价格的核心变量,动态跟踪主要定价逻辑变迁。本文一方面基于黄金的底层属性构建黄金价格的分析框架,另一方面从需求结构变化的层面,补充对价格变化的观察视角。 黄金定价最终回归底层的双重属性。 黄金是零信用风险的实物类货币资产,因此黄金主要有抗通胀和避险两重属性。 1)黄金的抗通胀属性,主要基于黄金的零信用风险特质。 2)黄金的避险属性,则部分是黄金抗通胀属性的衍生表达。 在简易的黄金分析框架中,我们习惯用美债实际收益率解释黄金的价格走势。 黄金的双重属性,不同于传统大宗商品。这导致了黄金供需分析框架不同于不同大宗商品分析框架,黄金需求主要是投资需求。 首先我们承认,实际利率能够捕捉金价的逻辑,但是运用实际利率框架分析黄金走势有三点额外注意: 1)实际利率是黄金价格的代理指标,而非严格线性相关。 2)实际利率框架本质是黄金对美元信用的替代,底层变量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基本面。 3)规避一个黄金“抗通胀”的误区:和当期通胀水平同样重要的,还有通胀预期。 央行购金的底层思路:黄金的长期定价尺度。 市场永远在定价边际变化最敏感的变量,黄金也不例外。 2022年央行购金贡献了主要的需求边际增量,那这是否意味着实际利率的分析框架已经失灵,我们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需要关注的是央行购金的思路。可分为两阶段看, 第一阶段:2008年次贷危机到2021年,实际利率和央行购金对黄金的影响是同向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理解为该阶段央行购金的动机更多是基于实际利率的底层逻辑,即看重黄金在主权货币信用价值降低,通胀上行阶段的表现。 第二阶段:2022年,黄金和美元货币信用(实际利率框架)产生背离。 该阶段或许额外考虑黄金的长期定价尺度,即全球信用体系的稳定性。央行每年黄金储备的增量能够代理这部分长期担忧。 依据历史经验,国际货币信用体系的变化从量变到质变,过程漫长并且非线性。 因此,中短期来看,在没有更大规模外生风险性事件冲击的背景下,黄金仍主要和美元信用体系相关,实际利率框架对金价走势仍有较强的解释力度。 本轮黄金的配置窗口大概率较过往周期有所提前,黄金的超额收益将伴随美联储的降息拐点的临近逐步凸显,主要基于两大判断: 1)美国经济最终走向硬着陆,届时打破核心通胀的粘性,通胀数据将大幅回落。 2)按照均衡利率的理论,若想刺激经济,中央银行需要将政策利率快速降至均衡利率以下,届时非线性的降息节奏或将带动实际利率快速下行。 价格空间测算上,预期今年下半年实际利率对金价的解释力或将回归到2008-2021年的水平,届时金价的年内高点或有望触及2400美金/盎司。 风险提示:海外地缘政治发展超预期,“去美元化”进程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