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策略专题研究报告:拜登如何在“公平”与“效率”间抉择?-210609

《国海证券-策略专题研究报告:拜登如何在“公平”与“效率”间抉择?-210609(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策略专题研究报告:拜登如何在“公平”与“效率”间抉择?-210609(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3月和4月底,美国总统拜登分别公布了2.3万亿美元的“美国就业计划”和1.8万亿美元的“美国家庭计划”:“美国就业计划”的投入分为四个方面:教育及劳动力培养,研发投入,医疗保健和基础建设。 由于美国债务繁重,该计划的投入将通过增加企业税收的方式融资。 “美国家庭计划”通过减税和补贴的方式帮助美国弱势群体,提高教育水平。 而该计划的资金来源是增加美国最富有人群的税收。 美国基建投资欠缺,年久失修,“美国就业计划”增加的基建投入仍无法将美国基建提升至可接受水平。 美国作为经济全球领先的国家,基础设施质量落后,仅排名第13位。 美国基建投入较低,近年的基建投入仅为1000亿美元,占比GDP的0.1%。 根据美国土木工程协会分析,美国基建若想达到可接受的“B”等级,需要2.6万亿美元的投入,而本次“美国就业计划”仅能贡献1.3万亿美元,仍无法满足资金需求。 拜登推进新能源车产业链回归美国,但当下仍依赖中国出口电力设备,中美在新能源车领域是合作与竞争同在的局面。 目前美国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落后中国和欧洲,拜登政府预计投入1740亿美元,从鼓励新能源车产业链回流美国、购车补贴、建设充电桩网络和推动公共交通电动化这四个方面促进美国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 但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完整,美国多数电力设备依赖从中国进口,美国更有可能与中国达成合作关系。 “美国就业计划”意欲加大中美科技博弈下美国的筹码,但科技突破并非本轮刺激计划的核心目标。 “美国就业计划”仅有120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计算机、科学研究和鼓励创新,分8年投入,平均每年150亿美元,投入资金小于科技巨头的研发投入。 根据彭博研究院的乐观估算,科技投入的乘数为2.2,则每年核心科技的投入效应也仅为330亿美元。 “美国家庭计划”的目标是缩小贫富差距,通过补贴和抵免,刺激低收入人群的需求,从而促进消费增长。 美国自1993年以来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愈发明显,近年来持续恶化,无论是从41.4%的基尼系数,还是从美国高收入和低收入人口持续增加,中等收入人口占比被挤压至50%来看,美国贫富分化愈演愈烈,社会结构性问题凸显。 拜登政府公布的“美国家庭计划”的核心就是改善美国的社会结构,缩小贫富差距,刺激低收入人口的需求,拉动消费的增长。 “富人税”为“美国家庭计划”提供资金来源,但短期或将冲击股票市场,滞缓科技发展。 拜登呼吁将收入最高的1%人群的最高个人所得税从37%提高至39.6%。 并将年收入在100万美元以上的纳税人的资本利得税从当前的20%提高到39.6%。 美国最富有的1%人群持有的股票资产最多,且增幅最大,而美国富人多为科技大佬,增收“富人税”或将抑制科技投资,冲击股票市场,滞缓科技发展。 综上所述,在提高经济效率和促进公平发展之间,拜登政府更偏向促进公平,旨在改善美国社会的结构性问题。 “美国就业计划”的重点是改善美国落后的基建,虽然计划有对于研发的投入,但针对半导体、计算机和科学研究等美国核心竞争力的投入力度较弱,叠加提高美国企业税收或将减少企业利润,导致企业资本开支降低。 “美国家庭计划”通过增加对富人的税收,补贴弱势人群的方式来减少社会矛盾,但“富人税”的实施可能会挤压科技投资。 短期来看:针对中低收入人群发放补贴和减税,结构性刺激需求,提振消费;“富人税”或将导致美股资产配置需求减弱,股票市场受到冲击。 中长期来看:长期基建投资将提高美国全要素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基建计划将增加美国对于建筑原材料的需求,中国建材产量世界领先,美国基建或将提高中国建材的进口,中国制造业景气度有望抬升;提高企业税收和富人税收,将造成科技投资放缓,科技巨头资本开支降低,滞缓美国科技突破;美国科技公司的发展被滞缓,给予中国科技公司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中美科技竞争的格局下,中国科技有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风险提示: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经济发展不及预期,中美摩擦加剧,疫情超预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