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固收周报:周观:央行发布会释放了什么信号?-2023年第27期--230716

文本预览:
观点 2023年7月14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央行的发言释放了什么信号?对债市影响几何?(1)我国经济整体处于疫情转段后恢复的通道上,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央行指出我国疫情平稳转段刚半年左右,经济循环和居民收入、消费等已出现积极好转。就物价水平而言,受需求恢复滞后以及高基数效应的影响,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震荡回落,2023年6月CPI同比持平,环比下降0.2%,7月可能持续下行,但随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8月份后CPI有望开始逐步上行。总体来看,我国当前以及2023年下半年没有通缩风险,预计全年CPI总体呈U型走势。年内物价水平先降后升,年底有望向1%靠拢。(2)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必要时可创设新的政策工具。6月13日以来,央行开启了“OMO→SLF→MLF→LPR”的连续降息操作,对6月信贷增长超预期形成了一定的支撑。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消费、出口和投资持续偏弱,经济修复的内生动能明显不足。央行表示,后续将根据经济和物价形势的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必要时可创设新的政策工具。在内外需不足的背景下,经济修复仍需增量政策的助力,我们预计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降准、降息的政策空间充足。(3)支持和鼓励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居民消费需求有望提振。央行指出,2023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发放3.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发放超过5100亿元,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总体减少,反映居民提前还贷现象大幅增加。目前,99%的房地产按揭贷款利率是由五年期以上LPR和加点共同构成。近年来,LPR多次调降,但加点在合同期间无法调整,难以准确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此次,央行表态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若存量放贷利率调整政策落地,将有助于减轻居民还贷压力,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央行发布会为宏观经济发展注入强心针,根本上缓解了市场对于经济陷入通缩风险的隐忧。房地产政策方面,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企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同时支持和鼓励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政策落地短期内可能对债市产生一定扰动。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操作空间充足,宏观调控力度取决于经济修复的程度,在内外需疲弱的背景下,资金面预计仍将处于宽松区间。此外,考虑到10年国债收益率相较于去年8月的历史低点仍有较大下行空间,中长期来看,长端利率或将保持震荡下行格局。 美国6月CPI超预期降温,美债收益率和美联储加息路径未来预计如何变化?本周2Y和10Y美债收益率较上周持续冲高后有所回落,10Y美债收益率降至4%以下后,维持在在3.7-3.9%高位震荡;2Y美债收益率则在4.6-5.0%间震荡。当前美国经济形势复杂,短期来看,美联储频频“放鹰”,物价压力仍远高于美联储的目标,7月加息仍有可能;但考虑到联储过往1-1年半中体现出来的高灵活性,无论加息、降息都无法解读为趋势性。美联储加息路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我们认为其原因在于:(1)通胀虽仍下行趋势,但仍高于美联储目标水平。本周公布的CPI数据显示,美国6月CPI同比涨幅从5月的4%继续回落至3%,低于预期3.1%,连续第12个月下降,且为2021年3月以来最低;CPI环比上升0.2%,高于前值0.1%,但低于预期的0.3%。尽管通胀已大幅降温,但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通胀指标仍高于美联储定下的2%的目标。同比通胀还可能反弹,当前大幅下降部分受益于基数效应和核心CPI粘性的小幅回落。美国6月核心商品分项环比-0.1%相较前值大幅回落,2023年以来首次跌回负增长区间,二手车分项压力的回落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当前通胀仍然高于美联储目标水平,联储仍存在过度调控风险。(2)租金CPI的粘性导致通胀下降缓慢。6月核心CPI的组成项目中,住房租金是很大的驱动因素。租金环比上涨0.5%,5月为环比涨0.5%;业主等价租金环比上涨0.4%,5月为环比涨0.5%;由于租金及自有住房的等价租金同比变化滞后于CS房价同比变化18个月左右,当前租金仍在高位,粘性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租金CPI的粘性使核心CPI下降趋势变缓。(3)PPI也超预期放缓,抗通胀进一步取得进展,也可能是衰退的信号。继6月CPI超预期降温,增速为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延续了一年来的通胀放缓趋势。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PPI同比增速从5月的1.1%放缓至0.1%,几乎没有增长,低于预期的0.4%,并创2020年8月以来新低;环比上升0.1%,低于预期的0.2%。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6月核心PPI同比上涨2.4%,低于预期的2.6%。全球供应链正常化、大宗商品价格企稳以及消费者需求从商品转向服务的广泛转变,有助于缓解生产者层面的通胀压力。PPI数据表明,随着6月中间需求品价格同比下降9%以上,降幅甚至超过了疫情封锁期间的低谷,抗通胀进一步取得进展,但也可能是经济衰退的信号。综合上述分析,短期来看,通胀虽有下降但仍远高于目标水平。虽然6月美国通胀降至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增加了美联储在本月可能的加息后停止加息的可能性,但仅仅一个月的通胀大幅放缓是不够的。短期美债收益率反弹回升概率犹存;中期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将会特别谨慎与灵活,我们认为中期10年期美债国债收益率或将维持筑顶格局,顶部存在被突破风险的同时,中期看向3.5-4.0%区间震荡。 风险提示:变种病毒超预期传播、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全球“再通胀”超预期、地缘风险超预期。
展开>>
收起<<
《东吴证券-固收周报:周观:央行发布会释放了什么信号?-2023年第27期--230716(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固收周报:周观:央行发布会释放了什么信号?-2023年第27期--230716(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固收周报:周观:央行发布会释放了什么信号?(2023年第27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观点 2023年7月14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央行的发言释放了什么信号?对债市影响几何?(1)我国经济整体处于疫情转段后恢复的通道上,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央行指出我国疫情平稳转段刚半年左右,经济循环和居民收入、消费等已出现积极好转。就物价水平而言,受需求恢复滞后以及高基数效应的影响,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震荡回落,2023年6月CPI同比持平,环比下降0.2%,7月可能持续下行,但随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8月份后CPI有望开始逐步上行。总体来看,我国当前以及2023年下半年没有通缩风险,预计全年CPI总体呈U型走势。年内物价水平先降后升,年底有望向1%靠拢。(2)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必要时可创设新的政策工具。6月13日以来,央行开启了“OMO→SLF→MLF→LPR”的连续降息操作,对6月信贷增长超预期形成了一定的支撑。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消费、出口和投资持续偏弱,经济修复的内生动能明显不足。央行表示,后续将根据经济和物价形势的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必要时可创设新的政策工具。在内外需不足的背景下,经济修复仍需增量政策的助力,我们预计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降准、降息的政策空间充足。(3)支持和鼓励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居民消费需求有望提振。央行指出,2023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发放3.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发放超过5100亿元,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总体减少,反映居民提前还贷现象大幅增加。目前,99%的房地产按揭贷款利率是由五年期以上LPR和加点共同构成。近年来,LPR多次调降,但加点在合同期间无法调整,难以准确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此次,央行表态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若存量放贷利率调整政策落地,将有助于减轻居民还贷压力,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央行发布会为宏观经济发展注入强心针,根本上缓解了市场对于经济陷入通缩风险的隐忧。房地产政策方面,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企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同时支持和鼓励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政策落地短期内可能对债市产生一定扰动。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操作空间充足,宏观调控力度取决于经济修复的程度,在内外需疲弱的背景下,资金面预计仍将处于宽松区间。此外,考虑到10年国债收益率相较于去年8月的历史低点仍有较大下行空间,中长期来看,长端利率或将保持震荡下行格局。 美国6月CPI超预期降温,美债收益率和美联储加息路径未来预计如何变化?本周2Y和10Y美债收益率较上周持续冲高后有所回落,10Y美债收益率降至4%以下后,维持在在3.7-3.9%高位震荡;2Y美债收益率则在4.6-5.0%间震荡。当前美国经济形势复杂,短期来看,美联储频频“放鹰”,物价压力仍远高于美联储的目标,7月加息仍有可能;但考虑到联储过往1-1年半中体现出来的高灵活性,无论加息、降息都无法解读为趋势性。美联储加息路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我们认为其原因在于:(1)通胀虽仍下行趋势,但仍高于美联储目标水平。本周公布的CPI数据显示,美国6月CPI同比涨幅从5月的4%继续回落至3%,低于预期3.1%,连续第12个月下降,且为2021年3月以来最低;CPI环比上升0.2%,高于前值0.1%,但低于预期的0.3%。尽管通胀已大幅降温,但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通胀指标仍高于美联储定下的2%的目标。同比通胀还可能反弹,当前大幅下降部分受益于基数效应和核心CPI粘性的小幅回落。美国6月核心商品分项环比-0.1%相较前值大幅回落,2023年以来首次跌回负增长区间,二手车分项压力的回落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当前通胀仍然高于美联储目标水平,联储仍存在过度调控风险。(2)租金CPI的粘性导致通胀下降缓慢。6月核心CPI的组成项目中,住房租金是很大的驱动因素。租金环比上涨0.5%,5月为环比涨0.5%;业主等价租金环比上涨0.4%,5月为环比涨0.5%;由于租金及自有住房的等价租金同比变化滞后于CS房价同比变化18个月左右,当前租金仍在高位,粘性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租金CPI的粘性使核心CPI下降趋势变缓。(3)PPI也超预期放缓,抗通胀进一步取得进展,也可能是衰退的信号。继6月CPI超预期降温,增速为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延续了一年来的通胀放缓趋势。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PPI同比增速从5月的1.1%放缓至0.1%,几乎没有增长,低于预期的0.4%,并创2020年8月以来新低;环比上升0.1%,低于预期的0.2%。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6月核心PPI同比上涨2.4%,低于预期的2.6%。全球供应链正常化、大宗商品价格企稳以及消费者需求从商品转向服务的广泛转变,有助于缓解生产者层面的通胀压力。PPI数据表明,随着6月中间需求品价格同比下降9%以上,降幅甚至超过了疫情封锁期间的低谷,抗通胀进一步取得进展,但也可能是经济衰退的信号。综合上述分析,短期来看,通胀虽有下降但仍远高于目标水平。虽然6月美国通胀降至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增加了美联储在本月可能的加息后停止加息的可能性,但仅仅一个月的通胀大幅放缓是不够的。短期美债收益率反弹回升概率犹存;中期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将会特别谨慎与灵活,我们认为中期10年期美债国债收益率或将维持筑顶格局,顶部存在被突破风险的同时,中期看向3.5-4.0%区间震荡。 风险提示:变种病毒超预期传播、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全球“再通胀”超预期、地缘风险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