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铂力特-688333-国内金属3D打印核心企业,颠覆传统制造打开巨大市场空间-230715

文本预览:
铂力特(688333) 3D 打印是对传统减材制造方式的颠覆性创新,产业正从起步期迈入成长期,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 与传统减材制造相比, 3D 打印具备诸多传统精密加工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如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成形复杂结构、实现一体化和轻量化设计、材料利用率高、优良的力学性能等,目前 3D 打印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多个领域渗透率呈现快速提升状态。 根据 Wohlers 统计数据, 2021 年全球/国内 3D 打印市场规模分别为 152.4 亿美元/260 亿元, 预计 2021~2025 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8.3%/24.8%,远期看 2030 年全球 3D 打印市场空间将达到 853 亿美元。 1)航空航天: 3D 打印非常符合航空航天零部件对轻量化、高强度、高性能及复杂零件集成化的要求,根据铂力特招股书和 WohlersReport2022, 2021 年全球 3D 打印航空航天零部件市场规模仅 25.6 亿美元,渗透率不足 2%, 目前 3D 打印已渗透进军/民机、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导弹、火箭卫星等多个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2)汽车等工业品: 3D 打印可帮助企业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实现车身轻量化,目前逐步应用于功能部件制造,并向打造整车方向拓展。 目前全球知名车企如奥迪、宝马、奔驰、通用、大众、丰田、保时捷均在大量推广使用 3D 打印技术,国内车企如奇瑞、长安福特、东风等也在汽车零部件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使用 3D 打印技术。 铂力特是国内布局全产业链的金属 3D 打印龙头, 短期高增长且长期成长空间巨大。 全球 3D 打印产业由欧美主导,中国经过加速追赶目前设备装机量已排名全球第二。铂力特是目前国内最具产业化规模的金属 3D 打印企业, 覆盖 3D 打印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等, 产品的关键技术性能与国外先进水平不相上下, 2022 年航空航天领域营收占比 69.46%。 1) 依托国际一流团队, 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强: 公司拥有源自于西北工业大学的技术团队,目前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均是国内 3D 打印领域领军人物。 依托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 公司在国内航空航天 3D 打印金属零部件具备高市占率, 与空客签署 A350 大型精密零件金属 3D 打印共同研制协议也证明了公司研发水平和产业化能力。 2)多个跟研型号批量列装,短期迎来高增长: 公司覆盖军/民机、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导弹、火箭、卫星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公司跟研的重点型号装备陆续定型、列装,航空航天领域营收由 2018 年的 1.80 亿元增至 2022 年的 6.38 亿元,期间复合增速高达 37.11%,其中 2022 年同比增速高达 101.71%。 预计后续随着公司众多跟研型号陆续转批产,航空航天领域收入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3)长期成长空间巨大: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产品在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叠加公司已经和空客、赛峰等全球航空产业巨头深度合作,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4) 持续扩产提高供应能力: 目前公司产能紧张, 2022( 1-9) 月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高达 80.24%、 90.76%。 公司近年持续扩产提高产能, 2019 年 IPO募投项目对 3D 打印零部件、设备、原材料均进行了扩产, 2021 年公司通过“金属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扩大 3D 打印设备产能, 2022 年公司定增项目主要提升零部件、原材料产能, 未来随着新产能释放公司营收规模将迎来持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金属 3D 打印龙头企业且布局 3D 打印全产业链,稀缺性非常显著,短期业绩具备高弹性的同时长期成长空间巨大。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8 亿元、 4.76 亿元、 7.25 亿元,对应的 PE 为 68X、 40X、26X。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3D 打印产业化不及预期,公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铂力特-688333-国内金属3D打印核心企业,颠覆传统制造打开巨大市场空间-230715(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铂力特-688333-国内金属3D打印核心企业,颠覆传统制造打开巨大市场空间-230715(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国内金属3D打印核心企业,颠覆传统制造打开巨大市场空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铂力特(688333) 3D 打印是对传统减材制造方式的颠覆性创新,产业正从起步期迈入成长期,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 与传统减材制造相比, 3D 打印具备诸多传统精密加工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如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成形复杂结构、实现一体化和轻量化设计、材料利用率高、优良的力学性能等,目前 3D 打印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多个领域渗透率呈现快速提升状态。 根据 Wohlers 统计数据, 2021 年全球/国内 3D 打印市场规模分别为 152.4 亿美元/260 亿元, 预计 2021~2025 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8.3%/24.8%,远期看 2030 年全球 3D 打印市场空间将达到 853 亿美元。 1)航空航天: 3D 打印非常符合航空航天零部件对轻量化、高强度、高性能及复杂零件集成化的要求,根据铂力特招股书和 WohlersReport2022, 2021 年全球 3D 打印航空航天零部件市场规模仅 25.6 亿美元,渗透率不足 2%, 目前 3D 打印已渗透进军/民机、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导弹、火箭卫星等多个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2)汽车等工业品: 3D 打印可帮助企业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实现车身轻量化,目前逐步应用于功能部件制造,并向打造整车方向拓展。 目前全球知名车企如奥迪、宝马、奔驰、通用、大众、丰田、保时捷均在大量推广使用 3D 打印技术,国内车企如奇瑞、长安福特、东风等也在汽车零部件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使用 3D 打印技术。 铂力特是国内布局全产业链的金属 3D 打印龙头, 短期高增长且长期成长空间巨大。 全球 3D 打印产业由欧美主导,中国经过加速追赶目前设备装机量已排名全球第二。铂力特是目前国内最具产业化规模的金属 3D 打印企业, 覆盖 3D 打印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等, 产品的关键技术性能与国外先进水平不相上下, 2022 年航空航天领域营收占比 69.46%。 1) 依托国际一流团队, 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强: 公司拥有源自于西北工业大学的技术团队,目前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均是国内 3D 打印领域领军人物。 依托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 公司在国内航空航天 3D 打印金属零部件具备高市占率, 与空客签署 A350 大型精密零件金属 3D 打印共同研制协议也证明了公司研发水平和产业化能力。 2)多个跟研型号批量列装,短期迎来高增长: 公司覆盖军/民机、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导弹、火箭、卫星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公司跟研的重点型号装备陆续定型、列装,航空航天领域营收由 2018 年的 1.80 亿元增至 2022 年的 6.38 亿元,期间复合增速高达 37.11%,其中 2022 年同比增速高达 101.71%。 预计后续随着公司众多跟研型号陆续转批产,航空航天领域收入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3)长期成长空间巨大: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产品在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叠加公司已经和空客、赛峰等全球航空产业巨头深度合作,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4) 持续扩产提高供应能力: 目前公司产能紧张, 2022( 1-9) 月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高达 80.24%、 90.76%。 公司近年持续扩产提高产能, 2019 年 IPO募投项目对 3D 打印零部件、设备、原材料均进行了扩产, 2021 年公司通过“金属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扩大 3D 打印设备产能, 2022 年公司定增项目主要提升零部件、原材料产能, 未来随着新产能释放公司营收规模将迎来持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金属 3D 打印龙头企业且布局 3D 打印全产业链,稀缺性非常显著,短期业绩具备高弹性的同时长期成长空间巨大。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8 亿元、 4.76 亿元、 7.25 亿元,对应的 PE 为 68X、 40X、26X。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3D 打印产业化不及预期,公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