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资信-2023年6月信用债市场运行报告: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回升,城投信用利差普遍走阔-230714

文本预览:
发行方面,6月份信用债共发行11,981.22亿元,发行规模环比增加。其中,发行量最大的为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分别发行4,332.30亿元、4,203.39亿元和2,435.92亿元。当月取消或推迟发行的信用债有77只,涉及金额520.81亿元,较上月增加377.11亿元。 净融资方面,6月份信用债净融资为1,708.97亿元,净融资规模由负转正。10个重点行业中建筑装饰行业贡献最多净融资,共实现净融资1,966.27亿元;AAA、AA+和AA级主体净融资分别为412.41亿元、1,167.94亿元和306.50亿元;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净融资分别为2,544.94亿元和-835.97亿元;城投债和非城投债净融资分别为1,868.44亿元和-159.47亿元。 到期压力方面,截至6月末,未来6个月将有46,268.05亿元信用债到期,到期压力迁移系数为0.71,较上月末下降0.07。分行业看,10个重点行业信用债到期压力均环比下降。分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信用债到期压力均环比下降。城投债与非城投债比较方面,城投债、非城投债到期压力均环比下降。 到期收益率方面,6月份,中短期票据和城投债二级市场到期收益率涨跌不一。其中,除3年期中高等级(AAA级和AA+级)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小幅下行外,其余期限评级的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均上行。 信用利差方面,6月份1年期和5年期产业债信用利差整体走阔,走阔幅度在0.89BP至13.54BP之间;1年期AA-级城投债信用利差继续收窄,其余期限评级城投债信用利差均走阔;中长期限低等级城投债信用利差仍处于自2015年以来的历史高位。 6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强化以偿债能力为重点的信息披露要求、强化投资者保护、对发行人实施分类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畅通违约债券出清渠道等内容。债券注册制改革有望优化债市融资环境,提振投资者信心和信用债二级市场活力。展望未来,各地有经济稳增长压力,政府或牵头扩大有效投资,预计短期内国有企业、城投企业的信用债发行规模会稳中有增。地产债方面,在“金融16条”延期和销售市场暂未企稳的背景下房地产业或将继续出清风险,需关注“红档”房企相关负面舆情。
展开>>
收起<<
《远东资信-2023年6月信用债市场运行报告: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回升,城投信用利差普遍走阔-230714(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东资信-2023年6月信用债市场运行报告: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回升,城投信用利差普遍走阔-230714(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远东资信《2023年6月信用债市场运行报告: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回升,城投信用利差普遍走阔》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发行方面,6月份信用债共发行11,981.22亿元,发行规模环比增加。其中,发行量最大的为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分别发行4,332.30亿元、4,203.39亿元和2,435.92亿元。当月取消或推迟发行的信用债有77只,涉及金额520.81亿元,较上月增加377.11亿元。 净融资方面,6月份信用债净融资为1,708.97亿元,净融资规模由负转正。10个重点行业中建筑装饰行业贡献最多净融资,共实现净融资1,966.27亿元;AAA、AA+和AA级主体净融资分别为412.41亿元、1,167.94亿元和306.50亿元;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净融资分别为2,544.94亿元和-835.97亿元;城投债和非城投债净融资分别为1,868.44亿元和-159.47亿元。 到期压力方面,截至6月末,未来6个月将有46,268.05亿元信用债到期,到期压力迁移系数为0.71,较上月末下降0.07。分行业看,10个重点行业信用债到期压力均环比下降。分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信用债到期压力均环比下降。城投债与非城投债比较方面,城投债、非城投债到期压力均环比下降。 到期收益率方面,6月份,中短期票据和城投债二级市场到期收益率涨跌不一。其中,除3年期中高等级(AAA级和AA+级)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小幅下行外,其余期限评级的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均上行。 信用利差方面,6月份1年期和5年期产业债信用利差整体走阔,走阔幅度在0.89BP至13.54BP之间;1年期AA-级城投债信用利差继续收窄,其余期限评级城投债信用利差均走阔;中长期限低等级城投债信用利差仍处于自2015年以来的历史高位。 6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强化以偿债能力为重点的信息披露要求、强化投资者保护、对发行人实施分类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畅通违约债券出清渠道等内容。债券注册制改革有望优化债市融资环境,提振投资者信心和信用债二级市场活力。展望未来,各地有经济稳增长压力,政府或牵头扩大有效投资,预计短期内国有企业、城投企业的信用债发行规模会稳中有增。地产债方面,在“金融16条”延期和销售市场暂未企稳的背景下房地产业或将继续出清风险,需关注“红档”房企相关负面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