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固收专题:金丹转债投资价值分析:国内乳酸生产龙头-230714

文本预览:
金丹科技(300829) 正股分析:国内乳酸生产龙头 金丹科技致力于L-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各种级别的乳酸和乳酸钙、乳酸钠及乳酸酯类等。目前公司已逐步形成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布局。 限塑禁塑政策持续推进,聚乳酸材料市场空间广阔。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限塑、禁塑法规推动下,全球可降解材料实际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在一众可降解材料中,聚乳酸(PLA)由于其优秀的性能以及来源于纯玉米的环保特性,在下游应用领域已被广泛接受和看好,目前广泛应用于于纺织业、塑料工业、农用地膜、包装材料、现代医药材料、3D打印等领域。 布局“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成本优势显现。公司积极向乳酸产业上下游延伸,探索出一条自上游玉米种植、蒸汽供应到乳酸生产,再至下游丙交酯、聚乳酸生产的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布局玉米生产基地,发挥原料区位优势,保障质优、稳定、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主营业务方面,公司实现18.3万吨乳酸及乳酸盐的生产能力,产能位居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公司已攻克乳酸下游丙交酯技术难关,积极筹备进军聚乳酸新材料行业。本次转债募资将为公司新增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的生产能力,补全公司聚乳酸生产环节上的产品链条,进一步发挥公司一体化产业链的综合竞争优势。 积极驱动技术创新,赋能企业新材料战略。公司旗下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CNAS认可的检验测试中心,同时还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乳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淀粉生物质化工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平台。公司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金丹生物,与国内多家知名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已建成年产1万吨丙交酯生产线,成为国内少数能够生产高光学纯度L-丙交酯的企业之一,实现了“两步法”生产丙交酯的工业化生产。公司目前掌握有乳酸及聚乳酸相关40多项发明专利,并拥有多项非专利技术,为公司业务向聚乳酸生物新材料领域延伸提供了技术保障。 转债分析:发行规模中等,正股估值较低 金丹转债发行规模7亿元,规模中等,预计发行后流动性一般但上涨弹性较强。转股对股本的摊薄压力一般,对流通股稀释率是22.24%。正股的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截至7月13日,公司的PE(TTM)37.12X,处于上市以来36.70%分位数。正股最近100周年化波动率是37.96%,弹性较强。转债债底保护较好,面值对应的YTM为3.12%,纯债价值是83.61元;平价为102.63元,上市交易后大概率是偏股型转债。转债条款常规设置,可破净下修,到期赎回价115元。参考可比转债寿22转债以及最近上市转债表现,以当前平价计算,我们预计金丹转债转股溢价率在30%-40%,上市价格在133.41-143.68元;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的金丹转债总计为1,378,470张,即137,847,000元,占发行总量的19.69%,网上中签率为0.0015047031%。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风险;新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
展开>>
收起<<
《开源证券-固收专题:金丹转债投资价值分析:国内乳酸生产龙头-23071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固收专题:金丹转债投资价值分析:国内乳酸生产龙头-23071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固收专题:金丹转债投资价值分析:国内乳酸生产龙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金丹科技(300829) 正股分析:国内乳酸生产龙头 金丹科技致力于L-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各种级别的乳酸和乳酸钙、乳酸钠及乳酸酯类等。目前公司已逐步形成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布局。 限塑禁塑政策持续推进,聚乳酸材料市场空间广阔。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限塑、禁塑法规推动下,全球可降解材料实际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在一众可降解材料中,聚乳酸(PLA)由于其优秀的性能以及来源于纯玉米的环保特性,在下游应用领域已被广泛接受和看好,目前广泛应用于于纺织业、塑料工业、农用地膜、包装材料、现代医药材料、3D打印等领域。 布局“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成本优势显现。公司积极向乳酸产业上下游延伸,探索出一条自上游玉米种植、蒸汽供应到乳酸生产,再至下游丙交酯、聚乳酸生产的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布局玉米生产基地,发挥原料区位优势,保障质优、稳定、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主营业务方面,公司实现18.3万吨乳酸及乳酸盐的生产能力,产能位居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公司已攻克乳酸下游丙交酯技术难关,积极筹备进军聚乳酸新材料行业。本次转债募资将为公司新增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的生产能力,补全公司聚乳酸生产环节上的产品链条,进一步发挥公司一体化产业链的综合竞争优势。 积极驱动技术创新,赋能企业新材料战略。公司旗下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CNAS认可的检验测试中心,同时还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乳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淀粉生物质化工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平台。公司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金丹生物,与国内多家知名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已建成年产1万吨丙交酯生产线,成为国内少数能够生产高光学纯度L-丙交酯的企业之一,实现了“两步法”生产丙交酯的工业化生产。公司目前掌握有乳酸及聚乳酸相关40多项发明专利,并拥有多项非专利技术,为公司业务向聚乳酸生物新材料领域延伸提供了技术保障。 转债分析:发行规模中等,正股估值较低 金丹转债发行规模7亿元,规模中等,预计发行后流动性一般但上涨弹性较强。转股对股本的摊薄压力一般,对流通股稀释率是22.24%。正股的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截至7月13日,公司的PE(TTM)37.12X,处于上市以来36.70%分位数。正股最近100周年化波动率是37.96%,弹性较强。转债债底保护较好,面值对应的YTM为3.12%,纯债价值是83.61元;平价为102.63元,上市交易后大概率是偏股型转债。转债条款常规设置,可破净下修,到期赎回价115元。参考可比转债寿22转债以及最近上市转债表现,以当前平价计算,我们预计金丹转债转股溢价率在30%-40%,上市价格在133.41-143.68元;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的金丹转债总计为1,378,470张,即137,847,000元,占发行总量的19.69%,网上中签率为0.0015047031%。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风险;新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