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东方战略观察周报:美国财长耶伦中国行的意味-230710

文本预览:
研究结论 本周一个焦点是美国财长耶伦访华。美国财政部由于与资本市场关系紧密,一般在对华政策上倾向稳定;耶伦在布林肯之后率先访华已经传递了拜登政府短期稳定中美关系的取向。近期美国业界通过行动在对华问题上表态:在此前美光公司宣布在西安投资后,7月5日美国莫德纳公司宣布在上海投资近10亿美元用于研发和生产mRNA疫苗。总体来看,本次耶伦访华,中美经贸团队举行了长时间坦诚会谈。 本次耶伦访华行程,我们关注到成果(1):建立拜登政府与中国政府财政金融条线的沟通。7月7日,央行新任党委书记潘功胜、李强总理分别与耶伦会面,8日副总理何立峰与耶伦在北京钓鱼台会面。此外,如市场此前预期,耶伦7日与此前有美国沟通经验的前副总理刘鹤、央行行长易纲举行非正式会谈,建立了中美政府经济团队沟通的连续性。 成果(2):耶伦重申拜登政府对华经济政策不寻求脱钩,防止技术暴露影响美国国家安全。耶伦表示其4月的演讲代表其对华经济政策思路:由于拜登政府假设美国经济基本面本身存在优势,美国无需大规模对华经济打压亦可在经济上保持对中国的优势。用耶伦的话说,在美国保持长期经济优势的假设情形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可以并存(China‘seconomicgrowthneednotbeincompatiblewithU.S.economicleadership)。在8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耶伦的会面中,耶伦再次给出类似的表述:中美不该寻求“赢者通吃”的经济竞争;中美贸易与投资,在两国政府的争论范围之外,依然存在“充足的空间”。 另一个焦点问题是全球贸易摩擦(尤其是中欧方向)是否会升级。中国商务部7月3日公布对镓、锗相关物项8月1日起实施出口管制,采取出口审批制;在公布前已向美国、欧盟预先通报。此前,上周五荷兰公布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细化方案,美国商务部传出考虑对华AI相关芯片实施新管制措施。此外,7月4日据欧盟发言人表示,中方取消了原定于下周的欧盟外交高级代表博雷利的访华行程。 如何理解上述动向?一个背景是在中法、中德高层沟通、推进合作的趋势下,欧盟在半导体领域却有靠近美国、日本立场的取向,对中欧加强合作的趋势背离。 中欧关系未来可能怎么走?本次中方对镓、锗的增量出口管制与临时取消博雷利访华行程或提醒了欧盟各国聚焦中欧核心经济议题(例如能源转型)和外交大局的重要性;大方向上,中方表态还是以促进中欧合作为主: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博雷利行程临时取消评论道,“我们欢迎博雷利高级代表在双方方便的时候尽早访华,愿同欧方继续保持沟通。”,后续中欧高层沟通持续推动中欧关系修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7月4日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的主要成果有:(1)上合组织扩员,伊朗正式加入,白俄罗斯开启加入进程;(2)支持成员国扩大本币结算份额;(3)宣布中亚是上合组织“核心区”;(4)反恐问题上明确防止美国等域外国家借机介入、影响地区安全;(5)阿富汗问题上提示了当前逐渐在教育、服务业等领域推行对妇女、儿童缺少包容性政策的塔利班政府进行政策纠偏的重要性。 风险提示 俄乌战事出现超预期因素扰动的风险。
展开>>
收起<<
《东方证券-东方战略观察周报:美国财长耶伦中国行的意味-230710(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东方战略观察周报:美国财长耶伦中国行的意味-230710(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东方战略观察周报:美国财长耶伦中国行的意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研究结论 本周一个焦点是美国财长耶伦访华。美国财政部由于与资本市场关系紧密,一般在对华政策上倾向稳定;耶伦在布林肯之后率先访华已经传递了拜登政府短期稳定中美关系的取向。近期美国业界通过行动在对华问题上表态:在此前美光公司宣布在西安投资后,7月5日美国莫德纳公司宣布在上海投资近10亿美元用于研发和生产mRNA疫苗。总体来看,本次耶伦访华,中美经贸团队举行了长时间坦诚会谈。 本次耶伦访华行程,我们关注到成果(1):建立拜登政府与中国政府财政金融条线的沟通。7月7日,央行新任党委书记潘功胜、李强总理分别与耶伦会面,8日副总理何立峰与耶伦在北京钓鱼台会面。此外,如市场此前预期,耶伦7日与此前有美国沟通经验的前副总理刘鹤、央行行长易纲举行非正式会谈,建立了中美政府经济团队沟通的连续性。 成果(2):耶伦重申拜登政府对华经济政策不寻求脱钩,防止技术暴露影响美国国家安全。耶伦表示其4月的演讲代表其对华经济政策思路:由于拜登政府假设美国经济基本面本身存在优势,美国无需大规模对华经济打压亦可在经济上保持对中国的优势。用耶伦的话说,在美国保持长期经济优势的假设情形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可以并存(China‘seconomicgrowthneednotbeincompatiblewithU.S.economicleadership)。在8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耶伦的会面中,耶伦再次给出类似的表述:中美不该寻求“赢者通吃”的经济竞争;中美贸易与投资,在两国政府的争论范围之外,依然存在“充足的空间”。 另一个焦点问题是全球贸易摩擦(尤其是中欧方向)是否会升级。中国商务部7月3日公布对镓、锗相关物项8月1日起实施出口管制,采取出口审批制;在公布前已向美国、欧盟预先通报。此前,上周五荷兰公布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细化方案,美国商务部传出考虑对华AI相关芯片实施新管制措施。此外,7月4日据欧盟发言人表示,中方取消了原定于下周的欧盟外交高级代表博雷利的访华行程。 如何理解上述动向?一个背景是在中法、中德高层沟通、推进合作的趋势下,欧盟在半导体领域却有靠近美国、日本立场的取向,对中欧加强合作的趋势背离。 中欧关系未来可能怎么走?本次中方对镓、锗的增量出口管制与临时取消博雷利访华行程或提醒了欧盟各国聚焦中欧核心经济议题(例如能源转型)和外交大局的重要性;大方向上,中方表态还是以促进中欧合作为主: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博雷利行程临时取消评论道,“我们欢迎博雷利高级代表在双方方便的时候尽早访华,愿同欧方继续保持沟通。”,后续中欧高层沟通持续推动中欧关系修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7月4日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的主要成果有:(1)上合组织扩员,伊朗正式加入,白俄罗斯开启加入进程;(2)支持成员国扩大本币结算份额;(3)宣布中亚是上合组织“核心区”;(4)反恐问题上明确防止美国等域外国家借机介入、影响地区安全;(5)阿富汗问题上提示了当前逐渐在教育、服务业等领域推行对妇女、儿童缺少包容性政策的塔利班政府进行政策纠偏的重要性。 风险提示 俄乌战事出现超预期因素扰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