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政策半月观:政策还有哪些可期待?-230709.pdf
大小:83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政策半月观:政策还有哪些可期待?-230709

国盛证券-政策半月观:政策还有哪些可期待?-230709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政策半月观:政策还有哪些可期待?-230709(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政策半月观:政策还有哪些可期待?-230709(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政策半月观:政策还有哪些可期待?》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半月,7.6总理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再提“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多部门建立民企、外资、制造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等。我们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3.6.20-7.9)的政策跟踪。   核心结论:总体看,近半月政策继续聚焦稳增长、稳信心,有3大焦点:一是稳增长,7.6总理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强调“注重打好政策组合拳,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6.29国常会审议通过促家居消费的文件、多地继续发放消费券;二是稳信心,包括多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如发改委(民企)、工信部(制造业、专精特新)、商务部(外企),7.7央行等宣布对滴滴、蚂蚁金服等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基本完成,进入常态化监管,总体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取向未变;三是财政部发布2022年中央决算报告,明确将继续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加大财政对科技支持,也会督促地方“逐步降低风险水平”。其他可关注,政治局会议聚焦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央行Q2调查问卷、Q2例会,住建部强调“有序推进城市更新、防止大拆大建是底线”,国务院发文支持充电基建等。往后看:维持中期报告判断,“信心比黄金重要,形势比人强”,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可能需要“求之于势(主动营造有利的态势)”,“一批政策措施”正在路上,但难有强刺激,应是托底为主、结构性为主。短期紧盯3点:可能出台的政策,比如促家居消费细则、支持民企的法律制度、北上广深等核心一二线松地产、专项债发行节奏提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规模加码等;中美关系进展;7月底政治局会议。   一、重要会议与政策:总理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多部门建立民企、外资、制造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1、重要会议:再提“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政策措施;关注促家居消费、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措施。   >7.6总理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一般包括两类:一是企业和专家经济形势座谈会、多听取建议,二是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建议并督促地方好好干活,两类会议一般都在季度初开,如4月、7月、11月。此次再次强调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但也提出“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如我们此前多次提示,“一批政策”正在路上,但难有强刺激。   >6.29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继续激发家居消费潜力,抓手在于打好政策组合拳,包括与“老旧小区改造、住宅适老化改造、便民生活圈建设、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等政策衔接配合、协同发力”,指向后续鼓励方向可能与家居以旧换新有关,且更为强调个性化、定制化家居,如适老化产品。   >多部门召开座谈会、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聚焦民企、外资、制造业等,如7.6总理座谈会提出的“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近期,工信部、商务部、发改委等分别建立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等,以及时听取意见。   >其他可关注:6.30政治局会议聚焦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措施,后续重心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包括“持续推进标志性疏解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等;各部门调研持续进行中,仍多聚焦科技产业和地方优势产业,如调研江苏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陕西中药产业、鞍山铁矿项目。   2、部委政策: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关注专项债扩围、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地方化债进展。   >7.7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公布大型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进展和处罚情况,明确“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并由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继续鼓励平台企业提升金融普惠、推动科技金融创新、更好服务实体和民生。总体看,规范与发展并重,后续常态化监管下,支持平台经济发展风向未变。   >7.4财政部发布《国务院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对于下一步工作,重点关注3点:一是继续“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二是加大财政对科技支持,包括“运用相关专项资金、税收、首台(套)保险补偿等支持政策”等;三是督促地方“逐步降低风险水平”,总体原则是“督促省级政府加大对市县工作力度,立足自身努力,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和各类政策措施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6.29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债务融资工具融资服务质效有关事项的通知》,重点支持民企发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及进一步推进产业和服务创新,以“更好服务绿色发展、资产盘活、科技创新”。   >其他可关注:7.7发改委与7家银行共同签署了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框架协议;7.7住建部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仍是原则;6.30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6.29央行发布Q2问卷调查报告,相关指标均不同幅度走弱,进一步印证当前内生动能不足、需求不足。   二、地方政策:地方继续加码稳经济;多地部署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主线均围绕科技创新。   1、地方继续加码稳经济,延续促消费、稳就业、稳外贸。其中,发放消费券仍是地方促消费的主抓手,郑州、三亚发放汽车和文旅消费券,鉴于燃油车销量占比仍高,郑州汽车消费券涵盖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额度约40%)。此外,杭州打造夜间经济、深圳金融稳外贸24条、黑龙江稳就业(支持国企扩大招聘规模)等。   2、多地部署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主线均围绕科技创新。包括传统产业升级、如河南农业科技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如上海打造文旅元宇宙、广东金融支持科技企业融资、成都和常州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   三、行业与产业政策:地产继续放松;关注高质量建设充电基建,重点实现覆盖广泛、功能完善、技术完备。   1、地产继续放松,但仍以二三线城市放松公积金贷款、降低首付比、发放购房补贴等为主,且当期放松城市数量有所减少,继续提示:当前经济仍属弱现实,“一批政策”正在路上,核心一二线地产差异化放松仍可期。   2、构建高质量充电基建,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6.19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建,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且技术装备和科技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