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生益科技-600183-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产能扩张、结构优化支撑长期成长,涨价助推短期盈利回升-210609

《中信证券-生益科技-600183-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产能扩张、结构优化支撑长期成长,涨价助推短期盈利回升-210609(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生益科技-600183-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产能扩张、结构优化支撑长期成长,涨价助推短期盈利回升-210609(47页).pdf(4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是全球覆铜板龙头,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长期来看,公司产能稳健扩张,2020年覆铜板产量1.04亿平米,2025年产能有望扩至1.5亿平米。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在5G、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高频高速产品持续突破,亦拓展封装基板、HDI基板、柔性覆铜板等。 短期来看,本轮涨价周期下,2021Q1公司进入盈利上行期,2021盈利大年可期。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概况:全球覆铜板龙头,长周期稳健成长。 公司成立于1985年,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2013年收购生益电子股权拓展下游PCB行业,目前覆铜板全球份额第二。 公司覆铜板产品系列齐全,作为“行业百货店”,发展战略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 长周期来看,公司营收规模从1998年的5.6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46.87亿元,CAGR为15.95%;归母净利润从1998年的0.7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6.80亿元,CAGR为15.33%,对比全球覆铜板行业历史9年收入复合增速仅6.87%,优势突出。 收入占比来看,2020年公司覆铜板和粘结片业务占比73.74%,印刷电路板占比24.18%,其他业务占比1.90%;公司主打境内销售,境内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高,2020年逾87%。 覆铜板长期逻辑:产能扩张、结构优化,支撑长期成长。 全球覆铜板行业集中度较高,根据Prismark数据,2019年CR3为38%,生益科技市场份额12%,排名全球第二,且与第一名差距逐步缩小。 2020年公司覆铜板产量1.04亿平米,根据公司规划,2025年产能扩张至约1.5亿平米,其中包括普通FR4、高频高速、封装基板等。 公司持续拓展高端产品,2020年高频高速板销量占比约10%。 公司在针对5G基站、服务器的高频高速产品已经获得较好的客户认证和产销放量,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组件、手机高频天线与高速传输线等领域均有新品布局;未来亦有望在封装基板、HDI基板、柔性覆铜板等领域逐步放量;高端产品的单价、毛利率均较普通覆铜板更高,产品结构优化料将持续支撑公司业务成长。 覆铜板短期逻辑:涨价带动盈利上行,2021大年可期。 在原材料成本推动的涨价周期中,公司一般会经历盈利承压→成本转嫁→盈利上行三个阶段,其中2020H2主要表现为盈利承压,2020年11月公司开始推动第一轮涨价,截至2021年5月价格累计上涨超80%,2021迄今表现为盈利上行。 2021Q1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05/5.44亿元,同比+46.66%/+60.45%,毛利率上升至27.95%,较2020Q4提升3.72pcts。 目前上游涨价仍在持续,下游汽车、消费、家电等需求较为旺盛,下半年通信亦有望恢复,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我们预计2021Q2盈利上行趋势有望延续,2021盈利大年可期。 印刷电路板:短期承压,静待恢复。 全球印刷电路板行业格局相对分散,根据Prismark数据,2019年CR3、CR5、CR10分别为15%、23%、36%。 整体来看,我们预计全球产能向中国大陆转移趋势仍将持续。 公司印刷电路板下游行业及客户相对集中,2020H1通信设备、网络设备、计算机/服务器、消费电子、工控医疗收入占比分别为42.85%、37.66%、10.39%、1.47%、2.88%。 公司技术能力国内领先,高端产品占比较高,2020H1高频、高速PCB收入占比83.48%。 2020H2以来,受到下游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趋缓的影响,该业务业绩增速及毛利率有所回落。 我们认为5G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持续,服务器升级换代、新能源车需求提升等亦有望带动业务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