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特斯拉23Q2交付量同比高增,西班牙上调光伏装机目标-230709

上传日期:2023-07-10 09:55:16 / 研报作者:杨睿李唯嘉耿梓瑜曾杰煌罗静茹哈成宸王煊林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特斯拉23Q2交付量同比高增,西班牙上调光伏装机目标-230709.pdf
大小:2.2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特斯拉23Q2交付量同比高增,西班牙上调光伏装机目标-230709

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特斯拉23Q2交付量同比高增,西班牙上调光伏装机目标-230709
文本预览:

《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特斯拉23Q2交付量同比高增,西班牙上调光伏装机目标-230709(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特斯拉23Q2交付量同比高增,西班牙上调光伏装机目标-230709(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特斯拉23Q2交付量同比高增,西班牙上调光伏装机目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   1.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 23Q2 交付量同比高增   我们认为, 特斯拉二季度产量&交付量分别达 47.9 7 万 辆、46.6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85.5%、 83.0%,环比持续攀升;2023H1 产量&交付量分别为 92.05 万辆、 88.90 万辆。据特斯拉官网年初提到, 2023年特斯拉计划生产约 180 万辆汽车。此外,据马斯克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若无供应链中断或其他严重问题的影响, 2023 年特斯拉汽车产量有望达到 20 0 万辆。在全年高目标的指引下,特斯拉下半年产销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 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若干举措》出台   从市场端来看,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公安部数据,截至 20 22年底,国内公共+私人桩保有量为 521.0 万台,以 2022 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1310 万辆计算,车桩比为 2.5:1,与 20 21年底的 3.0:1 相比,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我们认为,整车和充电设施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以及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持续优化。持续看好: 1)设备端,在充电桩需求提升的趋势下,模块、整桩等设备端有望受到直接的带动,实现销量的提升。 2)运营端,充电运营属于新能源汽车服务后市场,在充电需求迎来提速的情况下,运营商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核心观点:   国内新能源汽车完成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升的初级阶段,在驱动力由政策端向市场端逐步转变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海外电动化决心明确,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共振。技术革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望带来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位的提高。重点关注供给端的变化,持续看好积极拥抱新技术和竞争优势显著/格局优化的两条投资主线,具体包括:   1)前期产业链去库存基本结束,即将开始新一轮补库,各环节有望进入排产量增阶段,同时需求向好将带来产品价格稳中有升,看好盈利水平触底或有望出现拐点环节。   2)关注海外市场积极边际变化,具备国际化供应实力的厂商更加受益于全球电动化发展   3)所处行业格局清晰且持续优化、产能加速布局推动份额持续提升、具备较强护城河的标的。   4)各环节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在需求及价格向上阶段较强的盈利弹性。   5)技术路线明确,拥有迭代逻辑较强产品的厂商;自身技术持续升级且具备领先优势、业务实力不断增强、多元化布局带来更多亮点的优质企业。   6)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充电模块、整桩、运营等。   7)复合集流体:具备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设备端、电池端、材料端共同发力,持续推动产业化应用,关键设备、工艺和材料端需求有望提升。   8)钠离子电池: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在储能、低速车等领域实现率先应用,具备相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壳体以及电池端技术、产品、产能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得增量市场。   9) M3P 电池、磷酸锰铁锂等新技术、新材料环节有望迎来规模应用   10)在政策以及需求推动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两轮车等环节。   受益标的: 宁德时代、天赐材料、科达利、璞泰来、东威科技、宝明科技、曼恩斯特、天奈科技、欧克科技、骄成超声、双星新材、鼎胜新材、万顺新材、胜利精密、亿纬锂能、尚太科技、当升科技、中科电气、容百科技、振华新材、中伟股份、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德方纳米、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特锐德、斯莱克、炬华科技、盛弘股份、科士达、道通科技、绿能慧充、英杰电气、通合科技、万马股份、欧陆通等。   2.新能源   西班牙将 2030 年光伏目标由 39GW 提升至 76GW   根据 SolarPower Europe 统计,截至 2022 年底,西班牙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 27.41GW,这意味着 2023 至 2030 年间西班牙需新增约 50GW 光伏装机。目前全球正加速推动能源转型,西班牙上调装机预期将进一步扩大海外光伏装机需求,持续看好具备海外渠道优势的一体化组件厂商。    2 0 23 年上半年风电核准项目超 20GW   据风芒能源对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 2023 年上半年, 19 个省市共核准 154 个风电项目,合计约 22.5GW;其中湖南省共批复了 5.2GW 风电项目位居第一,黑龙江核准项目第二,超4.4GW;内蒙古次之,达 2.9GW;浙江、吉林核准项目容量均超 1.5GW;海南为 1.5GW。   世界最大液态空气储能,青海省 60MW/600MWh 示范项目开工   我们认为, 液态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持续突破,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新方向。液态空气储能技术具有大容量、长时间、长寿命、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国内该类技术正处示范建设期,未来有望成为储能产业新的增长动力。   核心观点:   ( 1) 光伏   行业发展趋势上我们认为, 1)需求结构上,重点看好价格刺激下的集中式电站的需求反弹; 2)看好胶膜在需求刺激下的规模放量 +盈利修复、关注支架等辅材环节需求提升机遇;3)硅料价格快速下跌,产业链向下传导。①短期看电池片+组件环节受益上游利润释放,具备较高价格交付订单的组件厂商盈利水平有望提升,除头部厂商外,二三线也有望迎来修复机遇;②中长期看,新技术溢价及具备渠道优势的相关一体化组件厂商竞争力显现; 4)颗粒硅产能持续释放,在产业链价格下滑的趋势下,颗粒硅将体现其成本及能耗优势;5)逆变器方面,组件价格回落后国内大型地面电站被抑制的需求有望释放,集中式逆变器需求有望快速反弹。受益标的: 仕净科技、阳光电源、晶澳科技、通威股份、上能电气、德业股份、 TCL 中环、晶科能源、钧达股份、爱旭股份、阿特斯、隆基绿能、福斯特、福莱特、天合光能、双良节能、欧晶科技、锦浪科技、昱能科技、禾迈股份、正泰电器、中来股份、联泓新科、中信博、石英股份、宇邦新材、通灵股份、通润装备、天通股份、赛伍技术等。   ( 2)风电   我们重点看好两条主线, 1)受益于结构性改善、单位盈利具备提升空间的导管架和海外单桩供应商, 如天顺风能、大金重工等; 2)海外海风装机需求提升,单桩、海缆招标需求前置,具备出海能力的优质供应商将有望受益于海外需求释放带来盈利弹性, 如中天科技、东方电缆等。同时关注以下环节的投资机遇:   海上风电持续降本,加之广东、山东出台地方补贴政策,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海风细分赛道增速更快,壁垒更高。未来深远海发展趋势明确,看好海工产品(管桩、导管架等) 、 海缆等相关环节,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区域相关产能有望显著受益于区位优势,同时关注海缆订单旺盛带来的外溢二线厂商机会;另外,塔筒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利于原材料成本顺价,且行业需求向上下利于加工费改善,陆海产能布局完善有望受益行业需求共振;   看好国产部件在大型化趋势下及格局变化下的机会,如主轴、铸件、叶片等环节;   看好主轴轴承等精密部件的国产替代机会;   看好新技术变革下的机会,如机器人减速器轴承,滑动轴承环节;   看好整机环节格局变化及技术变化下的机会;   看好高压电缆料的国产替代机会;   受益标的: 中天科技、天顺风能、大金重工、泰胜风能、海力风电、东方电缆、五洲新春、天能重工、亨通光电、亚星锚链、振江股份、恒润股份、广大特材、中际联合、宝胜股份、汉缆股份、金雷股份、日月股份、起帆电缆、新强联、长盛轴承、双飞股份、万马股份、三一重能、明阳智能、运达股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等。   ( 3)储能   技术的迭代更新、成本的持续下探、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储能产业的内生增长和外生动力将共同促进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 国内电网侧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共同繁荣, 我们看好:   1) 储能变流器相关: PCS 与光伏逆变器和 UPS 技术同源性强,国内电力电子技术相关企业广泛涉足 UPS、 IDC、光伏逆变器业务,此前已具备多年的产品经验,储能 PCS 产品开发具备优势。同时,大功率逆变器受上游原材料约束,竞争格局相对较好,头部企业具备良好的供应链及库存管理能力, IGBT 模块相对紧缺背景下保供能力凸显,我们认为具备规模和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   2)储能系统集成: 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   3)高压级联: 国内风光配储政策力度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有望加速建设,高压级联技术具备成本和效率的双重优势,在电网侧大储和工商业侧储能中有望迎来机遇。   4)电池: 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求提升,以及钠电池、钒电池等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   受益标的: 阳光电源、 科华数据、盛弘股份、上能电气、德业股份、科士达、智光电气、金盘科技、锦浪科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同力日升等。   ( 4) 特高压   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指引下,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以及电网投资的提升,特高压建设进程有望提速。市占率不断优化且持续获得订单的设备供应商将显著受益于特高压规模释放。受益标的: 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等。   3.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新能源装机、限电改善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 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