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山西证券-专题报告:人口面面观,结构和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山西人口净流出,教育及城镇化率拥有相对比较优势-210608

上传日期:2021-06-09 15:51:06 / 研报作者:郭瑞李淑芳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山西证券-专题报告:人口面面观,结构和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山西人口净流出,教育及城镇化率拥有相对比较优势-210608.pdf
大小:140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山西证券-专题报告:人口面面观,结构和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山西人口净流出,教育及城镇化率拥有相对比较优势-210608

山西证券-专题报告:人口面面观,结构和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山西人口净流出,教育及城镇化率拥有相对比较优势-210608
文本预览:

《山西证券-专题报告:人口面面观,结构和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山西人口净流出,教育及城镇化率拥有相对比较优势-210608(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证券-专题报告:人口面面观,结构和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山西人口净流出,教育及城镇化率拥有相对比较优势-210608(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国人口结构分析全国人口突破14亿人次,年平均增速仅为5.3%,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到13.5%,全国整体即将步入老龄社会。

本个十年内,我国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但是也要注意到本次人口统计显示出来的积极的因素,即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逐步提升,大学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口比重大幅增加,以及城镇化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区域人口结构分析分省份来看,全国人口仍然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特点。

人口从内陆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本个十年内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大幅增加。

山西省面临着人口逐步流出,本个十年内人口净流出的境况。

全国人口不均衡分布,人口大部分向东部地区流动。

分区域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pct,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0.79pct,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0.22pct,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20pct。

人口流动区域化明显,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占比增加,内陆稍微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占比下降。

更多的人口从内陆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短期内这种趋势仍会持续。

广东及山东人口已超1亿人次。

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分别是广东和山东;在5000万人至1亿人之间的省份有9个;在1000万人至5000万人之间的省份有17个;少于1000万人的省份有3个。

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计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35.09%。

六个省份人口净流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

有6个省份人口减少,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山西省、甘肃省、内蒙古省,东北三省人口大幅流出。

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

31个省份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65%以上的省份有13个,在60%―65%之间的省份有15个,在60%以下的省份有3个。

除西藏外,其他30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7%,这也证明了我国整体处于老龄化社会。

山西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2.9%,低于全国比例0.6pct。

除了东北三省外,重庆、四川、上海、江苏四个省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均在16%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重庆占比高达17%。

31个省份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呈现绝对领先的情况,尤其是北京市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42,拥有绝对优势。

山西省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位于第8位,有较大优势。

山西人口结构分析过去十年间,山西省人口减少80余万人,成为少数的人口流出的省份之一。

但是,也要注意到一些积极因素,即山西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12.9%,这一比例低于全国比例,而且山西省人口受教育年限10.5年,位于全国第四位,拥有大学程度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为17.4%,位于全国第八。

具体分析山西省内十一个市,太原仍然是全省最有活力与潜力的城市,而在各项统计中忻州、朔州、吕梁等地区都远远落后。

未来山西省的发展,一是要发挥太原市的领头羊作用,集中力量以太原市的发展牵引山西省的发展,形成省会城市的辐射作用;二是要,保持均衡发展,关注忻州、朔州等晋北地区发展。

截至2020年11月1日,全省常住人口为34,915,61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712,111人相比,十年间减少796495人,减少2.23%,年平均增长率为-0.23%。

在本次人口普查中,除去东北三省外,山西省为人口减少最多的省份,在十年间减少了80余万人。

太原及晋中市人口稳步增加。

与2010年人口普查比较,人口比重上升的一共有2个,分别是太原市、晋中市。

本个十年内,山西省整体老龄人口比重大幅上升,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显著上升,而15-64岁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这一现象与全国的现象保持了一致。

全省11个市中,太原市仍具有年龄优势,而忻州市已面临深度老龄境况。

忻州市、阳泉市、大同市、晋城市、运城市5个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13%。

其中,忻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5%。

本个十年内山西省高学历人口大幅增长。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721人增加为17,358人;全省11个市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1年以上仅有太原市,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至11年之间的共有8个市,分别是晋城市、晋中市、阳泉市、运城市、长治市、临汾市、大同市、朔州市。

与全国城镇化率相比,山西省城镇化率还有增长空间。

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1,831,494人,占62.5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3,084,122人,占37.47%。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670,950人,乡村人口减少5,467,445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4.48个百分点。

较全国城镇化率63.89还有1.36个百分点的空间。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