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7月第1周周报: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回暖,光伏硅料价格止跌-230709

文本预览:
光伏需求潜力充沛,产业链价格快速下降有望刺激需求超预期释放,中下游环节或存在超额利润空间,建议优先布局业绩增速较高的一体化组件、电站、EPC等环节,进入产业化前中期的前沿技术与辅材环节亦值得关注。风电项目已招标存量充足,2023年国内需求高增长在望,建议关注出货量与盈利能力有望受益于需求超预期的零部件标的;此外海上风电需求进入兑现期,后续增长潜力较大,建议优先配置业绩增速有望匹配或超越行业需求增速的海风、国产化替代环节的龙头企业。新能源汽车全球景气度持续向上,全年销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随着以碳酸锂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企稳,产业链利润将迎来重新分配。电芯环节竞争格局较优,盈利有望回升,4680和钠离子电池有望规模化量产,凝聚态电池、磷酸锰铁锂、复合箔材等新技术有望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储能环节已开始绘制陡峭成长曲线,在系统集成、终端渠道、电池与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将充分受益。电力设备领域建议优先布局涉足储能、虚拟电厂、智能化、充电设施等领域的相关标的。氢能产业周期开启,绿氢成本预计逐步具备竞争力,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扩大,建议关注具备成本优势的电解槽生产企业与氢储运、加注装置企业。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本周板块行情:本周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下跌3.01%,其中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15%,工控自动化上涨0.31%,发电设备上涨0.23%,核电板块下跌0.2%,风电板块下跌2.22%,锂电池指数下跌2.64%,光伏板块下跌5.5%。 本周行业重点信息:新能源车:丰田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充电10分钟续航1,200公里,电池重量、体积和成本减半,预计2030年前量产。宁德时代吴凯:公司研发的钠离子、M3P电池今年开始量产,凝聚态电池已有量产能力。工信部调整新能源车型积分计算方法,分值平均下调40%左右。乘联会初步统计6月新能源车零售63.8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19%/10%。比亚迪6月销量25.30万辆,同比增长88.8%。光伏风电:硅业分会价格更新:硅料市场止跌企稳,N型硅料出现反弹。晶科、隆基、阿特斯等9家头部组件厂商联合发布倡议,推进矩形硅片组件尺寸标准化。储能:立方新能源等企业联合打造的首个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项目投入使用。氢能:生态环境部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 本周公司重点信息:2023H1业绩预告:大金重工:预计盈利2.55-2.81亿元,同比增长45%-60%。中超控股:预计盈利2.02-3.02亿元,同比扭亏。华明装备:预计盈利2.79-3.00亿元,同比增长50%-62%。天顺风能:预计盈利5.2-6.0亿元,同比增长105%-136%。捷佳伟创:预计盈利7.36亿元–8.12亿元,同比增长45%-60%。平高电气:预计盈利3.3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85%。长高电新:预计盈利8,400万元–9,600万元,同比增长63%-87%。方正电机:预计盈利2,500–3,000万元,同比扭亏。横店东磁:预计盈利11.80-12.60亿元,同比增长48%-58%。科士达:预计盈利4.5-5.5亿元,同比增长106%-152%。天际股份:预计盈利2000-2500万元,同比下降96.02%-95.02%。奥特维:中标3.4亿元通威股份划焊一体机等设备招标项目。格林美:与盘古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预计自合同生效起至2025年12月31日钠电池正极材料供需量约1-1.5万吨/年。天合光能:拟推5,473万股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65/100/130亿元,归属触发值为目标值的80%。华友钴业:发行GDR并在瑞士上市,募资约5.83亿美元。 风险提示:价格竞争超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投资增速下滑;政策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迭代风险:疫情影响超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7月第1周周报: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回暖,光伏硅料价格止跌-230709(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7月第1周周报: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回暖,光伏硅料价格止跌-230709(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7月第1周周报: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回暖,光伏硅料价格止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光伏需求潜力充沛,产业链价格快速下降有望刺激需求超预期释放,中下游环节或存在超额利润空间,建议优先布局业绩增速较高的一体化组件、电站、EPC等环节,进入产业化前中期的前沿技术与辅材环节亦值得关注。风电项目已招标存量充足,2023年国内需求高增长在望,建议关注出货量与盈利能力有望受益于需求超预期的零部件标的;此外海上风电需求进入兑现期,后续增长潜力较大,建议优先配置业绩增速有望匹配或超越行业需求增速的海风、国产化替代环节的龙头企业。新能源汽车全球景气度持续向上,全年销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随着以碳酸锂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企稳,产业链利润将迎来重新分配。电芯环节竞争格局较优,盈利有望回升,4680和钠离子电池有望规模化量产,凝聚态电池、磷酸锰铁锂、复合箔材等新技术有望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储能环节已开始绘制陡峭成长曲线,在系统集成、终端渠道、电池与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将充分受益。电力设备领域建议优先布局涉足储能、虚拟电厂、智能化、充电设施等领域的相关标的。氢能产业周期开启,绿氢成本预计逐步具备竞争力,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扩大,建议关注具备成本优势的电解槽生产企业与氢储运、加注装置企业。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本周板块行情:本周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下跌3.01%,其中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15%,工控自动化上涨0.31%,发电设备上涨0.23%,核电板块下跌0.2%,风电板块下跌2.22%,锂电池指数下跌2.64%,光伏板块下跌5.5%。 本周行业重点信息:新能源车:丰田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充电10分钟续航1,200公里,电池重量、体积和成本减半,预计2030年前量产。宁德时代吴凯:公司研发的钠离子、M3P电池今年开始量产,凝聚态电池已有量产能力。工信部调整新能源车型积分计算方法,分值平均下调40%左右。乘联会初步统计6月新能源车零售63.8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19%/10%。比亚迪6月销量25.30万辆,同比增长88.8%。光伏风电:硅业分会价格更新:硅料市场止跌企稳,N型硅料出现反弹。晶科、隆基、阿特斯等9家头部组件厂商联合发布倡议,推进矩形硅片组件尺寸标准化。储能:立方新能源等企业联合打造的首个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项目投入使用。氢能:生态环境部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 本周公司重点信息:2023H1业绩预告:大金重工:预计盈利2.55-2.81亿元,同比增长45%-60%。中超控股:预计盈利2.02-3.02亿元,同比扭亏。华明装备:预计盈利2.79-3.00亿元,同比增长50%-62%。天顺风能:预计盈利5.2-6.0亿元,同比增长105%-136%。捷佳伟创:预计盈利7.36亿元–8.12亿元,同比增长45%-60%。平高电气:预计盈利3.3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85%。长高电新:预计盈利8,400万元–9,600万元,同比增长63%-87%。方正电机:预计盈利2,500–3,000万元,同比扭亏。横店东磁:预计盈利11.80-12.60亿元,同比增长48%-58%。科士达:预计盈利4.5-5.5亿元,同比增长106%-152%。天际股份:预计盈利2000-2500万元,同比下降96.02%-95.02%。奥特维:中标3.4亿元通威股份划焊一体机等设备招标项目。格林美:与盘古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预计自合同生效起至2025年12月31日钠电池正极材料供需量约1-1.5万吨/年。天合光能:拟推5,473万股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65/100/130亿元,归属触发值为目标值的80%。华友钴业:发行GDR并在瑞士上市,募资约5.83亿美元。 风险提示:价格竞争超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投资增速下滑;政策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迭代风险:疫情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