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期货-2023年下半年原油期货行情展望:原油:或先上涨,再深跌-230707

文本预览:
我们的观点:油价在7-8月区间内仍有可能出现一次上行行情。最差的情况下,至少不宜出现深跌。在对于单边价格走势的预判上,三季度BRENT、WTI仍有机会回升至80-85美元/桶附近,SC有机会回升至600元/桶;在中长期的下行周期里,BRENT、WTI年内或者明年初有可能跌破65美元/桶,SC或再次考验500元/桶支撑。 我们的逻辑:展望2023年下半年,基于宏观面的下行压力,中长期看油价重心下移是大概率事件,分歧在于油价是否可能在中期大跌前仍有可能会出现年内的最后一次上涨。我们认为,在OPEC+多轮大幅减产后,三季度出现原油供应阶段性缺口的概率仍然较大。叠加油品裂解价差在核心通胀影响下长期处于高位,以及内需下半年潜在复苏空间,三季度仍有机会出现阶段性涨势。 投资建议:第一,对于单边策略,在8月份旺季结束之前,油品供应缺口预期较难证伪,优先考虑逢低多、卖看跌期权等多配思路。中长期看,海外信用风险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油价终有一跌。8月后建议单边交易思路从多配调整为空配;第二,在内外盘价差套利方面,对于“多SC,空BRENT”策略,因为内需的复苏和外需的转弱进程仍在演绎,SC的高仓单压也在持续缓解,我们认为下半年完全有机会再次择时入场。对于“空BRENT,多WTI”策略也仍有机会,只是在外盘两油价差已经实现大幅收敛后空间可能小于“多SC,空BRENT”策略;第三,在月间套利方面,去年底我们提出的“BRENT/WTI反套”策略建议观望,因为OPEC+减产下原油库存可能长期处于中低位;“SC正套”策略可择机逢低入场,建议配合仓单及内需复苏情况观察;第四,在波动率方面,继续关注“做多波动率”。这一思路在上半年得到了一定兑现,如3-4月油价在宏观面下行压力以及OPEC+减产下影响下剧烈动荡,波动率大幅放大。理论上,在经历了5-6月漫长的震荡后油价波动率仍具备不错的做多价值,因此至少年内可能仍有一次做多波动率的机会,建议关注“买入宽跨式期权”等各类波动率策略配置。 主要风险点:三季度海外经济提前进入衰退,或是信用风险再次暴露;地缘政治因素扰动(美伊关系、OPEC+内部分歧、亚太局势等方面);美元三季度强于预期。
展开>>
收起<<
《国泰期货-2023年下半年原油期货行情展望:原油:或先上涨,再深跌-230707(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泰期货-2023年下半年原油期货行情展望:原油:或先上涨,再深跌-230707(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泰期货《2023年下半年原油期货行情展望:原油:或先上涨,再深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我们的观点:油价在7-8月区间内仍有可能出现一次上行行情。最差的情况下,至少不宜出现深跌。在对于单边价格走势的预判上,三季度BRENT、WTI仍有机会回升至80-85美元/桶附近,SC有机会回升至600元/桶;在中长期的下行周期里,BRENT、WTI年内或者明年初有可能跌破65美元/桶,SC或再次考验500元/桶支撑。 我们的逻辑:展望2023年下半年,基于宏观面的下行压力,中长期看油价重心下移是大概率事件,分歧在于油价是否可能在中期大跌前仍有可能会出现年内的最后一次上涨。我们认为,在OPEC+多轮大幅减产后,三季度出现原油供应阶段性缺口的概率仍然较大。叠加油品裂解价差在核心通胀影响下长期处于高位,以及内需下半年潜在复苏空间,三季度仍有机会出现阶段性涨势。 投资建议:第一,对于单边策略,在8月份旺季结束之前,油品供应缺口预期较难证伪,优先考虑逢低多、卖看跌期权等多配思路。中长期看,海外信用风险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油价终有一跌。8月后建议单边交易思路从多配调整为空配;第二,在内外盘价差套利方面,对于“多SC,空BRENT”策略,因为内需的复苏和外需的转弱进程仍在演绎,SC的高仓单压也在持续缓解,我们认为下半年完全有机会再次择时入场。对于“空BRENT,多WTI”策略也仍有机会,只是在外盘两油价差已经实现大幅收敛后空间可能小于“多SC,空BRENT”策略;第三,在月间套利方面,去年底我们提出的“BRENT/WTI反套”策略建议观望,因为OPEC+减产下原油库存可能长期处于中低位;“SC正套”策略可择机逢低入场,建议配合仓单及内需复苏情况观察;第四,在波动率方面,继续关注“做多波动率”。这一思路在上半年得到了一定兑现,如3-4月油价在宏观面下行压力以及OPEC+减产下影响下剧烈动荡,波动率大幅放大。理论上,在经历了5-6月漫长的震荡后油价波动率仍具备不错的做多价值,因此至少年内可能仍有一次做多波动率的机会,建议关注“买入宽跨式期权”等各类波动率策略配置。 主要风险点:三季度海外经济提前进入衰退,或是信用风险再次暴露;地缘政治因素扰动(美伊关系、OPEC+内部分歧、亚太局势等方面);美元三季度强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