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期货-2023年下半年黑色金属分析报告:政策驱动理性面对,现实估值仍需正视-230705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宏观因素正越来越多的影响黑色系走势,海外和中国经济同属底部,但运行轨迹并不相同。海外市场主要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虽然加息已进入尾声,但受流动性紧缩影响,海外经济底部修复周期会更长。国内经济仍会领跑全球复苏,全年GDP增速预计在5.5-6%之间。其中,降息降准仍有空间,在地产延续偏弱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全球经济呈现渐进式的平缓修复,国内轨迹快于海外市场。 具体到钢材品种上,我们认为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共振状态将会延续。基本面上,供应呈“显性”特征,在没有新的官方文件出台情况下,市场已认可2023年粗钢产能平控逻辑。按此逻辑推算,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粗钢产量为48137万吨,螺纹钢产量为11105.8万吨,热卷产量为9529.4万吨。粗钢产量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行政干预概率不大,产量波动话语权交由市场决定;如果有行政干预,或出现在年底11-12月环保季。需求呈“隐性”特征,板材和建材略有不同。板材方面,在促消费政策带动下,家电板块有望保持高增长,汽车除新能源车外或出现降温,而板材出口受海外经济困扰下半年较上半年有回落。建材方面,“房住不炒”大背景不变,“托而不举”下地产延续弱势,且中国人口结构已悄然生变,地产正从大周期上回归其“住”的本质。到年底时,我们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或跌落到-8%至-10%之间,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在0值附近,竣工面积累计同比提升至25%以上。随着专项债额度发放完毕,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或下降至6%。由此来看,板材需求强于建材。除了行业基本面,宏观预期对钢价的影响将贯穿下半年。从上半年的地产政策,到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超额准备金利率等政策降息“组合拳”,到GDP年增长5%左右的目标,都凸显了中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市场基于此有较强的政策预期,对钢材价格有托底和推动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强宏观预期和弱基本面现实将继续影响钢价。具体到操作上,我们认为三季度在需求兑现季面临更多压力,因为三季度初的期价中已包含了预期部分,无论是平预期或低于预期都会引发价格的下跌,更宜偏空对待。而四季度尤其临近12月份时,冬季环保限产政策、可能存在的压减粗钢行政指令,以及市场对第二年经济的预期都有助于价格的上涨,宜偏多对待。因此,我们认为8月下旬至10月份下跌概率更大,12月份上涨概率更大。螺纹钢期货主力连续运行区间3200-4200,热卷期货主力连续运行区间3250-4250。 根据对钢材和地产等行业的分析,尤其是地产市场的大周期性变化,我们建议钢铁生产型企业向高附加值商品转型。 后期关注/市场风险:海外宏观经济变化、监管层出台压减粗钢政策、实际需求变化、稳经济和房地产等宏观政策等。
展开>>
收起<<
《中钢期货-2023年下半年黑色金属分析报告:政策驱动理性面对,现实估值仍需正视-230705(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钢期货-2023年下半年黑色金属分析报告:政策驱动理性面对,现实估值仍需正视-230705(33页).pdf(3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钢期货《2023年下半年黑色金属分析报告:政策驱动理性面对 现实估值仍需正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宏观因素正越来越多的影响黑色系走势,海外和中国经济同属底部,但运行轨迹并不相同。海外市场主要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虽然加息已进入尾声,但受流动性紧缩影响,海外经济底部修复周期会更长。国内经济仍会领跑全球复苏,全年GDP增速预计在5.5-6%之间。其中,降息降准仍有空间,在地产延续偏弱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全球经济呈现渐进式的平缓修复,国内轨迹快于海外市场。 具体到钢材品种上,我们认为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共振状态将会延续。基本面上,供应呈“显性”特征,在没有新的官方文件出台情况下,市场已认可2023年粗钢产能平控逻辑。按此逻辑推算,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粗钢产量为48137万吨,螺纹钢产量为11105.8万吨,热卷产量为9529.4万吨。粗钢产量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行政干预概率不大,产量波动话语权交由市场决定;如果有行政干预,或出现在年底11-12月环保季。需求呈“隐性”特征,板材和建材略有不同。板材方面,在促消费政策带动下,家电板块有望保持高增长,汽车除新能源车外或出现降温,而板材出口受海外经济困扰下半年较上半年有回落。建材方面,“房住不炒”大背景不变,“托而不举”下地产延续弱势,且中国人口结构已悄然生变,地产正从大周期上回归其“住”的本质。到年底时,我们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或跌落到-8%至-10%之间,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在0值附近,竣工面积累计同比提升至25%以上。随着专项债额度发放完毕,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或下降至6%。由此来看,板材需求强于建材。除了行业基本面,宏观预期对钢价的影响将贯穿下半年。从上半年的地产政策,到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超额准备金利率等政策降息“组合拳”,到GDP年增长5%左右的目标,都凸显了中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市场基于此有较强的政策预期,对钢材价格有托底和推动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强宏观预期和弱基本面现实将继续影响钢价。具体到操作上,我们认为三季度在需求兑现季面临更多压力,因为三季度初的期价中已包含了预期部分,无论是平预期或低于预期都会引发价格的下跌,更宜偏空对待。而四季度尤其临近12月份时,冬季环保限产政策、可能存在的压减粗钢行政指令,以及市场对第二年经济的预期都有助于价格的上涨,宜偏多对待。因此,我们认为8月下旬至10月份下跌概率更大,12月份上涨概率更大。螺纹钢期货主力连续运行区间3200-4200,热卷期货主力连续运行区间3250-4250。 根据对钢材和地产等行业的分析,尤其是地产市场的大周期性变化,我们建议钢铁生产型企业向高附加值商品转型。 后期关注/市场风险:海外宏观经济变化、监管层出台压减粗钢政策、实际需求变化、稳经济和房地产等宏观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