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系列:MES系统助力智能工厂建设-摘要版--230705

文本预览:
MES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界上世纪90年代提出,MES国际联合会表示,MES可通过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如当工厂发生实时事件时,MES可对此及时作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其进行指导和处理,从而减少工厂不必要的活动,并提高及时交货能力,改善物流的流通性能。MES系统一般包括订单管理、物料管理、过程管理、生产排产、品质控管、设备控管及对外部系统的PDM整合接口与ERP整合接口等模块,可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本文聚焦于MES产业发展,将解答以下几个问题:(1)MES产业的需求和效益状况如何?(2)MES的技术路线和体系框架如何发展?(3)中国MES竞争格局? MES产业的需求和效益状况如何? 从需求端来看,制造企业车间普遍存在订单频繁变更、物流无法跟上生产、产品质量无法追溯、机台信息不清楚等问题,而MES可有效控制产线、追溯产品生产过程且提升制造质量等,发展前景大。 从效益端来看,MES软件可以与ERP无缝整合,随需搭建智能工厂,承上启下,打造高效、精益、可视化车间,实现集成化车间管理,可获得降低不良率、防错、纠错、降低成本、监控生产、改善车间管理、提高企业整体响应速度等效益。根据云栖智造对比MES智能工厂与传统制造工厂的效率可知,MES智能工厂可缩短53%的交货周期,提高75%的生产效率,减少73%的物料滞留,提高16%的设备利用率,提高10%的良品率,并减少75%的生产管理人员,实现降本增效。 MES的技术路线和体系框架如何发展? MES的技术路线经历了传统面向模式,面向对象/组件的开发方式,未来将面向服务SOA的架构以及面向微服务,在体系架构上,MES系统演化成可集成模式的I–MES制造执行系统套件。 中国MES竞争格局? 中国本土MES企业规模较小,上市企业不多,且各自钻研在其细分领域,难以对比,海外巨头多由自动化厂商演变而来,因此看好宝信软件、中控技术、柏楚电子、能科科技等企业发展。
展开>>
收起<<
《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系列:MES系统助力智能工厂建设-摘要版--230705(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系列:MES系统助力智能工厂建设-摘要版--230705(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系列:MES系统助力智能工厂建设(摘要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MES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界上世纪90年代提出,MES国际联合会表示,MES可通过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如当工厂发生实时事件时,MES可对此及时作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其进行指导和处理,从而减少工厂不必要的活动,并提高及时交货能力,改善物流的流通性能。MES系统一般包括订单管理、物料管理、过程管理、生产排产、品质控管、设备控管及对外部系统的PDM整合接口与ERP整合接口等模块,可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本文聚焦于MES产业发展,将解答以下几个问题:(1)MES产业的需求和效益状况如何?(2)MES的技术路线和体系框架如何发展?(3)中国MES竞争格局? MES产业的需求和效益状况如何? 从需求端来看,制造企业车间普遍存在订单频繁变更、物流无法跟上生产、产品质量无法追溯、机台信息不清楚等问题,而MES可有效控制产线、追溯产品生产过程且提升制造质量等,发展前景大。 从效益端来看,MES软件可以与ERP无缝整合,随需搭建智能工厂,承上启下,打造高效、精益、可视化车间,实现集成化车间管理,可获得降低不良率、防错、纠错、降低成本、监控生产、改善车间管理、提高企业整体响应速度等效益。根据云栖智造对比MES智能工厂与传统制造工厂的效率可知,MES智能工厂可缩短53%的交货周期,提高75%的生产效率,减少73%的物料滞留,提高16%的设备利用率,提高10%的良品率,并减少75%的生产管理人员,实现降本增效。 MES的技术路线和体系框架如何发展? MES的技术路线经历了传统面向模式,面向对象/组件的开发方式,未来将面向服务SOA的架构以及面向微服务,在体系架构上,MES系统演化成可集成模式的I–MES制造执行系统套件。 中国MES竞争格局? 中国本土MES企业规模较小,上市企业不多,且各自钻研在其细分领域,难以对比,海外巨头多由自动化厂商演变而来,因此看好宝信软件、中控技术、柏楚电子、能科科技等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