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动态跟踪:多重逻辑共振,光芯片高增长可期-230704

上传日期:2023-07-04 09:19:37 / 研报作者:蒯剑2019年水晶球电子最佳分析师第1名
李庭旭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动态跟踪:多重逻辑共振,光芯片高增长可期-230704.pdf
大小:28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动态跟踪:多重逻辑共振,光芯片高增长可期-230704

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动态跟踪:多重逻辑共振,光芯片高增长可期-230704
文本预览:

《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动态跟踪:多重逻辑共振,光芯片高增长可期-23070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动态跟踪:多重逻辑共振,光芯片高增长可期-23070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动态跟踪:多重逻辑共振,光芯片高增长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AI算力高速增长,光芯片赛道持续受益。目前AI正在迎快速增长,有望成为数十年来最有前途的技术领域之一,并将驱动算力、网络设备和光模块等领域的极大发展。作为AI算力的核心器件,光模块及其配套芯片持续迭代:1)CPO、LPO等先进封装技术在降低光模块成本及功耗上作用显著,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光模块厂商率先布局;2)EML、硅光和薄膜铌酸锂等光芯片不断升级来适配高速率场景应用,源杰科技、长光华芯和光库科技等厂商不断突破芯片技术瓶颈。光芯片作为光模块中最核心的部件,在产业链中地位尤其重要,光芯片厂商亦有望在AI浪潮中迎来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五大核心逻辑:   1)AI算力超高弹性:相对于光模块和器件,光芯片具有更大的附加价值量弹性,其在低端器件、中端器件和高端器件上的成本占比逐级提升,大约分别为20%、50%、70%。LightCounting预计光芯片占光模块市场比重从2018年约15%将提升至2025以后超过25%的水平;   2)国产替代强预期:光模块与光芯片存在极大的国产化“剪刀差”,虽然2022年光模块全球前十的生产商中有7成来自中国,但是25G以上光芯片的国产化率仅为5%,高端光芯片仍把控在Lumentum、II-VI等海外厂商手中。考虑到对上游的议价能力和未来产能保障,以旭创为首的国内光模块厂商对国产光芯片认证意愿较强,国产替代持续演进可期;   3)模块厂商出海加持:以源杰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已具备供应高端光芯片的能力,随着国内下游模块厂商海外业务的不断拓展,光芯片可以凭借价格和供应链优势跟随光模块厂商出海,有望应用到Google、Meta等海外大厂;   4)高端光芯片需求量快速增长带来导入窗口期:800G和400G光模块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推动100GEML光芯片需求量的持续攀升,考虑到光芯片产线的建设周期是1年半~2年起步,明年高端光芯片有望演变为结构性缺货行情,为国内光芯片厂商带来历史性导入窗口期;   5)光芯片持续迭代带来价值增量:在前沿光通信技术发展的催化下,CPO/LPO等先进封装方案持续演进,更高速率的DFB、EML芯片、硅光芯片、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芯片等将适配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价值量有望不断提升。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AI算力需求增长趋势确定,有望带来高速率光模块产业链市场增量,光芯片作为光模块的核心器件有望深度受益,我们看好其在国产替代和技术创新趋势下的表现。建议关注源杰科技、长光华芯、华工科技、永鼎股份、华西股份、光迅科技、仕佳光子、福晶科技、光库科技、富信科技、鼎通科技、奕东电子、腾景科技、东田微、云南锗业、海特高新等。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