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2023年6月宏观经济预测:预计二季度GDP增速6.7%-230701.pdf
大小:1.8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2023年6月宏观经济预测:预计二季度GDP增速6.7%-230701

浙商证券-2023年6月宏观经济预测:预计二季度GDP增速6.7%-230701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2023年6月宏观经济预测:预计二季度GDP增速6.7%-23070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2023年6月宏观经济预测:预计二季度GDP增速6.7%-230701(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2023年6月宏观经济预测:预计二季度GDP增速6.7%》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6月份经济运行延续前期态势,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为6.7%,全年GDP增速5.1%。当前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承压,被动去库趋势延续,预计三季度末库存可能筑底,但若需求不强则补库初期强度或将偏弱。整体而言,年内经济动能高点已过,经济向上和向下弹性都不大,但阶段性减退税降费退坡后,企业盈利下行是务必要解决的问题。6月央行实施降息,货币政策宽松基调正式确认。我们继续提示,在企业内生修复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下半年货币政策仍有可能进一步发力从成本端助力企业盈利修复:三季度可能降准、四季度可能降息。我们认为,年内无风险收益率将进一步下探,国内利率债和成长股受益。   经济动能高点已过,预计二季度GDP增速6.7%   我们预计二季度GDP实际增速6.7%,2023年GDP增速为5.1%。我们认为,全年经济向上和向下弹性都不大,阶段性减退税降费退坡后,企业盈利下行是务必要解决的问题。下半年美联储加息暂缓后,中国将受益于国际收支、汇率改善,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形成降息预期,国内利率债和成长股受益。   工业略有恢复,服务保持景气   6月工业生产景气环比有所回升但强度仍有待加强,盈利压力及去库周期仍使工业企业对扩产保持谨慎,我们预计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升至4.0%,二季度同比增速约为4.3%。6月服务业生产虽略有回落但仍维持较高景气,接触型及新动能服务业保持向好态势,但房地产销售景气略显不足。   投资需求延续放缓态势,制造业依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我们预计,1-6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增速为3.9%。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为5.9%,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速为6.8%,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为-8.5%。综合研判,固定资产投资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制造业。我们重点提示,外需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市场需求制约不足仍然存在,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行,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回落,企业效益恢复面临不少困难。   社零增速回落,主因基数影响   预计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2.5%(前值12.7%),两年复合增速为2.8%,受基数影响,社零同比有所回落。端午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延续修复态势,但较五一假期出行热度有所下降。年中购物节活动对线上消费起到一定支撑作用,通讯器材、家具家电等可选耐用品消费有所改善。车市延续平稳修复,促销政策持续助力汽车板块恢复。   高基数阶段性扰动,供给优势维稳出口   2023年6月,预计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增长-2.7%,贸易顺差800亿美元,预计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增长2.6%。我们继续提示结构重于趋势,关注三大结构性的产业趋势对我国出口的差异性影响:   其一是发达经济体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收入K型分化催生消费降级,和全球滞胀环境推动企业降本战略,我国供应链优势和产品性价比优势有望抢占份额,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家具等领域的中高端品类或将受益。   其二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制造”出海带动我国出口增长。   其三是全球科技周期及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有望在全球衰退环境下走出产业发展的独立趋势,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和新能源品类(新能源车、光伏等)的出口增长。   CPI维持低位,PPI跌幅收窄   预计6月CPI环比-0.1%,同比+0.2%(前值0.2%),CPI维持低位。肉类价格出现不同幅度下降,蔬菜价格上涨明显,价格明显强于季节性表现,鲜果价格高位波动,肉价菜价对冲,CPI食品项保持稳定。预计6月PPI环比-0.2%,同比-4.8%(前值-4.6%),PPI继续下探,但跌幅有所收窄。6月煤炭价格持续下探,钢材价格底部企稳,原油价格波动下行,有色金属涨跌不一,整体来看工业品涨价仍缺乏需求端的拉动力   失业压力小幅上行,整体就业基本稳定   预计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较前值上升0.1个百分点,失业压力小幅上行,毕业季青年人口面临阶段性压力。一方面,国内出行强度开始向常态化回归,与之对应的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边际收敛;另一方面,工业企业盈利持续承压,部分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用工需求收缩的问题。   金融数据或悉数承压   由于去年6月各项金融数据基数均明显上行,我们预计今年6月数据或均有承压,自当前至7月中旬数据发布,将对市场情绪逐步产生影响,提示关注。预计6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2万亿,同比大幅少增约6100亿,对应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至10.9%;预计6月社融新增3.39万亿,同比大幅少增约1.8万亿,增速较前值降0.7个百分点至8.8%,刷新年内新低,结构中,预计同比拖累主要来自政府债券、信贷、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而企业债券、信托贷款、股票融资及委托贷款或小幅同比多增。   对于M2,去年基数逐步走高及今年6月信贷同比较弱、财政支出也受到一定掣肘的情况下,预计6月M2增速较前值回落0.8个百分点至10.8%。对于M1,地产销售低迷、居民消费活跃度分化,去年基数走高,预计6月M1增速较前值继续下行1.6个百分点至3.1%。我们预计,较弱的6月数据发布后,叠加经济高频数据同比走弱,尤其是7月大学生毕业季可能推升失业压力,后续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预期也将逐步强化,我们仍认为下半年有全面降准和降息,降准在三季度的概率大。   风险提示   大国博弈超预期;地缘政治形势变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