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证券-债券指数型基金:分类梳理及创设方向展望-230629

文本预览:
投资要点 在宏观环境和监管要求的双重影响下,2018年以来债券指数型基金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23年6月16日,数量达到224只,2023Q1合计规模约为5000亿元。其中,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2年债券指数型基金的规模迎来了较为迅速的增长。 持有人结构方面,除了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以个人投资者持有为主,其他债券指数型基金当前的持有者结构均以机构持有为主。机构投资者持有债券指数型基金主要是基于该类产品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工具属性强、风险较分散以及出于监管和政策要求等方面的考虑。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固定收益指数化产品提供了更多参与不同市场投资的机会。 从当前存量产品的类型分布来看,债券指数型基金中,利率债指数基金占到半壁江山。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上占比均超过50%。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规模其次,相对占比较少的是信用债指数基金和综合债指数型基金。 展望未来,产品创新方向上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从久期、券种、策略、主题等方向进行布局,而债券ETF发展则有望进入快车道。久期维度上,短期限品种的市场认可度最高,超短久期和超长久期的利率债型产品已经有基金公司开始布局,未来恒定久期与其他关键期限利率债指数的产品或具有一定的布局价值。券种方面,高收益债、二级资本债等受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券种所对应的产品创新仍未被开垦。策略方面,SmartBeta的产品布局可以提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主题方面,对于市场有一定共识或者投资需求的产品也是后续可以考虑布局的方向,如ESG主题、产业债主题、区域债主题等。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以短融ETF和政金ETF为代表跨市场债券ETF除了完善了被动债券型基金的产品线以外,给个人投资者更多参加债券市场交易的机会,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现金申赎类的债券ETF产品整体呈现出成交活跃度更高、折价溢价率绝对值相对更小、规模也相对更大的特点,或使该类产品成为市场后续的布局重点之一。随着债券ETFIOPV数据的推出和投资者对ETF投资习惯的养成,ETF的投资优势将会得到市场的进一步认可,或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风险提示:本报告根据历史公开数据整理,存在失效风险,不代表对债券市场未来行情的预测,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报告提及的基金产品仅供分析使用,不代表推介。
展开>>
收起<<
《华宝证券-债券指数型基金:分类梳理及创设方向展望-230629(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宝证券-债券指数型基金:分类梳理及创设方向展望-230629(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宝证券《债券指数型基金:分类梳理及创设方向展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投资要点 在宏观环境和监管要求的双重影响下,2018年以来债券指数型基金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23年6月16日,数量达到224只,2023Q1合计规模约为5000亿元。其中,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2年债券指数型基金的规模迎来了较为迅速的增长。 持有人结构方面,除了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以个人投资者持有为主,其他债券指数型基金当前的持有者结构均以机构持有为主。机构投资者持有债券指数型基金主要是基于该类产品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工具属性强、风险较分散以及出于监管和政策要求等方面的考虑。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固定收益指数化产品提供了更多参与不同市场投资的机会。 从当前存量产品的类型分布来看,债券指数型基金中,利率债指数基金占到半壁江山。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上占比均超过50%。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规模其次,相对占比较少的是信用债指数基金和综合债指数型基金。 展望未来,产品创新方向上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从久期、券种、策略、主题等方向进行布局,而债券ETF发展则有望进入快车道。久期维度上,短期限品种的市场认可度最高,超短久期和超长久期的利率债型产品已经有基金公司开始布局,未来恒定久期与其他关键期限利率债指数的产品或具有一定的布局价值。券种方面,高收益债、二级资本债等受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券种所对应的产品创新仍未被开垦。策略方面,SmartBeta的产品布局可以提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主题方面,对于市场有一定共识或者投资需求的产品也是后续可以考虑布局的方向,如ESG主题、产业债主题、区域债主题等。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以短融ETF和政金ETF为代表跨市场债券ETF除了完善了被动债券型基金的产品线以外,给个人投资者更多参加债券市场交易的机会,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现金申赎类的债券ETF产品整体呈现出成交活跃度更高、折价溢价率绝对值相对更小、规模也相对更大的特点,或使该类产品成为市场后续的布局重点之一。随着债券ETFIOPV数据的推出和投资者对ETF投资习惯的养成,ETF的投资优势将会得到市场的进一步认可,或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风险提示:本报告根据历史公开数据整理,存在失效风险,不代表对债券市场未来行情的预测,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报告提及的基金产品仅供分析使用,不代表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