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银行:本周聚焦—6月北向资金流向跟踪:国有大行净买入较多-230702

文本预览:
一、6月至今北向资金流向复盘 1、行业整体来看,6月前两周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银行股,而后几周则净卖出较多: 1)6月前两周(6月1日-6月9日):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银行股27.38亿,其中6月第2周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银行股32.57亿,在31个申万行业中排名第1位。 2)6月9日至6月末: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银行股32.18亿,在31个申万行业中排名倒数第3位,6月9日至6月末的三周每周分别净卖出8.62亿、0.09亿、23.47亿。 6月后几周,北上资金净流出或与市场对经济预期较为悲观及降息可能短期对息差产生不利影响等有关。6月13日,央行宣布7天逆回购利率下降10bps至1.90%,降息如期而至,后续6月20日LPR下调10bps,短期来看降息对银行息差有不利影响,资金持续净流出银行股,但考虑到前期存款利率下调可形成对冲,影响或相对有限。另外,“降成本”、国常会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等稳增长政策落地,未来若更多稳增长政策落地等,利好银行估值表现,获得资金流入。 2、个股角度:国有大行获净买入较多。6月单月整体来看,北向资金净买入最多的5家银行分别是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主要是低估值、高股息标的(股息率在5%以上,国有大行超过6%),其中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净买入金额分别达到5.12亿、4.63亿, 分阶段来看: 1)6月前两周(6月1日-6月9日):北向资金主要净买入的是兴业银行(6.08亿)、宁波银行(3.89亿)、工商银行(2.83亿),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当前估值相对较低(23PB分别为0.40x、0.50x)、股息率较高(6%以上),具备一定投资性价比,受北向资金净买入较多;宁波银行管理层稳定,基本面经营稳健,Q1营收增速8.5%,尤其是息差表现优于同业,具备修复空间。此外,6月前两周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北上资金流出大幅减少,分别净卖出1.27亿、0.09亿,此前5月单月分别净卖出12.09亿、14.61亿;4月单月分别净卖出26.03亿、16.25亿。 2)6月9日至6月末:北向资金主要净买入中国银行(3.88亿)、中信银行(3.75亿),预计仍主要受益于“中特估”体系催化。而6月9日以来北上资金净卖出的则主要是招商银行(-11.22亿)、兴业银行(-7.56亿)、平安银行(-5.73亿)、江苏银行(-3.29亿)。 二、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1、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各核心指标均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当前宏观经济仍有承压,需求仍较疲弱: 1)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7.8%,环比下降2.4pc,经济复苏预期降温。 2)银行业景气指数为69.6%,环比下降2.3pc,同比提升3.6pc。银行盈利指数为62.2%,环比下降3.7pc,同比提升2.1pc。受重定价压力、手续费增长乏力影响,2023Q1上市银行营收、利润分别仅增长1.4%、2.4%,不少银行收入端出现负增长,业绩承压预期仍在。 3)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62.2%,环比下降16.2pc,同比提升5.6pc。其中制造业、基建类、批发零售类、房地产贷款需求指数分别环比-9.8pc、-10.0pc、-8.0pc及-8.4pc。各行业贷款需求指数均大幅下滑,贷款需求仍疲弱。 4)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64.2%,环比下降3.5pc,同比下降5.1pc。对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有所下降。 展望未来,可持续关注更多“稳增长”政策落地情况。除降息外,此前易纲行长提出下一步将“加强逆周期调节”、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常会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等,未来可继续关注更多稳增长政策落地情况,如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地产需求端政策边际放松、消费刺激政策落地等,有利于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将对银行形成利好,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2、1-5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延续同比下滑趋势,但降幅环比略有收窄。1-5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利润总额2.67万亿元,同比下滑18.8%,自2022年7月以来连续11个月负增长,但降幅环比略有收窄,1-4月为同比下滑20.6%。其中5月当月同比下降12.6%,降幅也小于4月(同比下降18.2%)。 其中,1-5月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分别同比-16.2%、-23.7%、+34.8%(前值分别为-12.3%、-27.0%、+34.1%)。 3、6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49.0,前值48.8,环比上升0.2pc,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窄区间,制造业生产活动仍较弱;6月非制造业PMI为53.2,前值54.5,环比下降1.3pc,连续2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三、日常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跟踪: 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8998.33亿元,环比上周减少1747.19亿元。 2)两融:余额1.59万亿元,较上周减少0.57%。 3)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33.01亿,环比上周减少10.30亿。6月以来共计发行1072.73亿,同比减少1279.35亿。其中股票型99.39亿,同比增加0.25亿;混合型140.67亿,同比减少18.93亿。 利率市场跟踪: 1)同业存单:A、量:根据Wind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5719.1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18.5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14.33万亿元,相比5月末增加270.20亿元;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2.33%,环比上周增加9bps;6月至今发行利率为2.26%,较5月减少15bps。 2)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为1.51%,环比上周减少30bps,6月平均利率为1.76%,环比5月增加15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为1.64%,环比上周减少31bps,6月平均利率为1.89%,环比5月增加14bps。 3)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2.66%,环比上周减少1bp。 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专项债1245.16亿,环比上周增加152.49亿,年初以来累计发行2.31万亿。 风险提示:房企风险集中爆发;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银行:本周聚焦—6月北向资金流向跟踪:国有大行净买入较多-230702(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银行:本周聚焦—6月北向资金流向跟踪:国有大行净买入较多-230702(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银行:本周聚焦—6月北向资金流向跟踪:国有大行净买入较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一、6月至今北向资金流向复盘 1、行业整体来看,6月前两周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银行股,而后几周则净卖出较多: 1)6月前两周(6月1日-6月9日):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银行股27.38亿,其中6月第2周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银行股32.57亿,在31个申万行业中排名第1位。 2)6月9日至6月末: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银行股32.18亿,在31个申万行业中排名倒数第3位,6月9日至6月末的三周每周分别净卖出8.62亿、0.09亿、23.47亿。 6月后几周,北上资金净流出或与市场对经济预期较为悲观及降息可能短期对息差产生不利影响等有关。6月13日,央行宣布7天逆回购利率下降10bps至1.90%,降息如期而至,后续6月20日LPR下调10bps,短期来看降息对银行息差有不利影响,资金持续净流出银行股,但考虑到前期存款利率下调可形成对冲,影响或相对有限。另外,“降成本”、国常会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等稳增长政策落地,未来若更多稳增长政策落地等,利好银行估值表现,获得资金流入。 2、个股角度:国有大行获净买入较多。6月单月整体来看,北向资金净买入最多的5家银行分别是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主要是低估值、高股息标的(股息率在5%以上,国有大行超过6%),其中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净买入金额分别达到5.12亿、4.63亿, 分阶段来看: 1)6月前两周(6月1日-6月9日):北向资金主要净买入的是兴业银行(6.08亿)、宁波银行(3.89亿)、工商银行(2.83亿),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当前估值相对较低(23PB分别为0.40x、0.50x)、股息率较高(6%以上),具备一定投资性价比,受北向资金净买入较多;宁波银行管理层稳定,基本面经营稳健,Q1营收增速8.5%,尤其是息差表现优于同业,具备修复空间。此外,6月前两周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北上资金流出大幅减少,分别净卖出1.27亿、0.09亿,此前5月单月分别净卖出12.09亿、14.61亿;4月单月分别净卖出26.03亿、16.25亿。 2)6月9日至6月末:北向资金主要净买入中国银行(3.88亿)、中信银行(3.75亿),预计仍主要受益于“中特估”体系催化。而6月9日以来北上资金净卖出的则主要是招商银行(-11.22亿)、兴业银行(-7.56亿)、平安银行(-5.73亿)、江苏银行(-3.29亿)。 二、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1、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各核心指标均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当前宏观经济仍有承压,需求仍较疲弱: 1)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7.8%,环比下降2.4pc,经济复苏预期降温。 2)银行业景气指数为69.6%,环比下降2.3pc,同比提升3.6pc。银行盈利指数为62.2%,环比下降3.7pc,同比提升2.1pc。受重定价压力、手续费增长乏力影响,2023Q1上市银行营收、利润分别仅增长1.4%、2.4%,不少银行收入端出现负增长,业绩承压预期仍在。 3)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62.2%,环比下降16.2pc,同比提升5.6pc。其中制造业、基建类、批发零售类、房地产贷款需求指数分别环比-9.8pc、-10.0pc、-8.0pc及-8.4pc。各行业贷款需求指数均大幅下滑,贷款需求仍疲弱。 4)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64.2%,环比下降3.5pc,同比下降5.1pc。对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有所下降。 展望未来,可持续关注更多“稳增长”政策落地情况。除降息外,此前易纲行长提出下一步将“加强逆周期调节”、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常会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等,未来可继续关注更多稳增长政策落地情况,如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地产需求端政策边际放松、消费刺激政策落地等,有利于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将对银行形成利好,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2、1-5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延续同比下滑趋势,但降幅环比略有收窄。1-5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利润总额2.67万亿元,同比下滑18.8%,自2022年7月以来连续11个月负增长,但降幅环比略有收窄,1-4月为同比下滑20.6%。其中5月当月同比下降12.6%,降幅也小于4月(同比下降18.2%)。 其中,1-5月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分别同比-16.2%、-23.7%、+34.8%(前值分别为-12.3%、-27.0%、+34.1%)。 3、6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49.0,前值48.8,环比上升0.2pc,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窄区间,制造业生产活动仍较弱;6月非制造业PMI为53.2,前值54.5,环比下降1.3pc,连续2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三、日常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跟踪: 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8998.33亿元,环比上周减少1747.19亿元。 2)两融:余额1.59万亿元,较上周减少0.57%。 3)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33.01亿,环比上周减少10.30亿。6月以来共计发行1072.73亿,同比减少1279.35亿。其中股票型99.39亿,同比增加0.25亿;混合型140.67亿,同比减少18.93亿。 利率市场跟踪: 1)同业存单:A、量:根据Wind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5719.1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18.5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14.33万亿元,相比5月末增加270.20亿元;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2.33%,环比上周增加9bps;6月至今发行利率为2.26%,较5月减少15bps。 2)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为1.51%,环比上周减少30bps,6月平均利率为1.76%,环比5月增加15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为1.64%,环比上周减少31bps,6月平均利率为1.89%,环比5月增加14bps。 3)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2.66%,环比上周减少1bp。 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专项债1245.16亿,环比上周增加152.49亿,年初以来累计发行2.31万亿。 风险提示:房企风险集中爆发;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