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A股策略周报:“做多中国”进行中-230702

文本预览:
降价去库周期临近尾声,A股已经进入高胜率区间。本周(2023年6月26日至2023年6月30日),陆续披露了5月份的工业企业经营状况与6月的PMI数据,这使得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当前实体经济的最新状态。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整体视角下5月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速相较4月进一步下滑至3.2%,处于有数据记载以来的11%分位点,历史同期的第三低,已经逼近历轮库存周期的底部位置。而结构上看,五个库存周期“领先性”行业之中,已有四个板块(石油化工、黑色金属冶炼、金属制品、电子信息制造)产成品存货增速均已经达到或接近历史底部。而我们从6月的PMI产成品价格与库存分项来看,前者已经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事实上,6月南华工业品价格也在企稳反弹),而后者下降至历史同期最低位,整体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被动去库状态。考虑到当前产业链大量环节的开工率正在逐渐回升,过去主导了悲观预期的企业“降价去库”行为有望进入尾声。我们回顾了2005年以来5轮PPI与库存周期见底回升(被动去库阶段)的市场表现,仅有2009年Q3:市场因为前期预期抢跑已经实现了2个季度的上涨,因此才经历了明显的下跌;其他几轮中市场表现均实现了震荡与上涨,尤其在库存周期见底后,季度视角来看市场表现较为出色,万得全A的收益率中枢可达7%,而创业板指更是10%以上。A股已经进入高胜率区间,“做多中国”将是2023年Q3的主旋律。 被动去库周期“涨多跌少”,寻找弹性最大的方向。在底部需求正在弱恢复之际,这将有利于本来正在盈利和维持高景气行业,其潜在的宏观下行风险被释放(比如红利和当下本高景气的行业)。同时,结合当前各行业的去库程度、下游需求改善程度与利润边际修复速度等,我们认为未来业绩向上弹性相对较大的板块主要集中于下游消费品板块之中(如纺织服装链、家具、汽车等);而对于中上游而言,供给瓶颈相对较高、在产能利用率强韧性之下库存绝对值水平依然相对较低的油气开采、有色金属矿采选同样有望在中下游补库周期中的业绩表现超出投资者预期。 高端制造:中国优势产业回归。我们推荐的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高端制造板块的反弹机会在最近已迎来了悲观预期的修正时刻。大量习惯了2019年后赛道化思维的投资者认为: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既然成长性最快的时刻已然过去,那就应该寻找下一个方向。产业趋势投资策略总是非黑即白,而历史数据却告诉我们(统计所有行业历史上在其过了成长性暴露最强时期后的三年内的市场表现),成长板块的下半场反而更像是充满反复与韧性的,尤其是对于中游制造板块而言,在其成长性边际走弱后的三年时间里,依然可以有接近一半(48%)与超越一半(55%)的几率获得季度级别的超额收益与绝对收益,考虑到宁组合的估值下跌幅度已经超过历史上的五朵金花,而高端制造(锂电、光伏、船舶制造)景气依然在线,未来一季度它或将成为“回归策略”的“乐土”。交易结构上,部分投资者担忧新能源在前期一路下跌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套牢盘”,巨大的“解套”赎回压力将压制板块反弹的力度。然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与一般的情况不同,本轮由于2019年后机构化、赛道化的发展,基民套牢的标的资产是基金而非股票,而大部分基金其实已经换仓,高端制造和部分核心资产的套牢盘的压力已经被其他板块共同分担:根据我们测算,大量基金已经实现了从高端制造向TMT的切换。 “做多中国”,拥抱三季度。当下宏观基本面已然到了阶段性企稳向上的区间,产业层面也积蓄了大量反弹力量,所有跟中国相关资产都将迎来机会。我们本周发布的中期策略报告《山头斜照却相迎》中:大宗商品、重要国企、高端制造和新群体消费将是未来重要主线,近期关注:新能源(光伏、锂电、风电)、大宗商品(油、铜、铝、煤)、船舶制造、军工的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在短暂企稳后加速下行;产业格局加速恶化。
展开>>
收起<<
《民生证券-A股策略周报:“做多中国”进行中-230702(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A股策略周报:“做多中国”进行中-230702(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A股策略周报:“做多中国”进行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降价去库周期临近尾声,A股已经进入高胜率区间。本周(2023年6月26日至2023年6月30日),陆续披露了5月份的工业企业经营状况与6月的PMI数据,这使得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当前实体经济的最新状态。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整体视角下5月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速相较4月进一步下滑至3.2%,处于有数据记载以来的11%分位点,历史同期的第三低,已经逼近历轮库存周期的底部位置。而结构上看,五个库存周期“领先性”行业之中,已有四个板块(石油化工、黑色金属冶炼、金属制品、电子信息制造)产成品存货增速均已经达到或接近历史底部。而我们从6月的PMI产成品价格与库存分项来看,前者已经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事实上,6月南华工业品价格也在企稳反弹),而后者下降至历史同期最低位,整体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被动去库状态。考虑到当前产业链大量环节的开工率正在逐渐回升,过去主导了悲观预期的企业“降价去库”行为有望进入尾声。我们回顾了2005年以来5轮PPI与库存周期见底回升(被动去库阶段)的市场表现,仅有2009年Q3:市场因为前期预期抢跑已经实现了2个季度的上涨,因此才经历了明显的下跌;其他几轮中市场表现均实现了震荡与上涨,尤其在库存周期见底后,季度视角来看市场表现较为出色,万得全A的收益率中枢可达7%,而创业板指更是10%以上。A股已经进入高胜率区间,“做多中国”将是2023年Q3的主旋律。 被动去库周期“涨多跌少”,寻找弹性最大的方向。在底部需求正在弱恢复之际,这将有利于本来正在盈利和维持高景气行业,其潜在的宏观下行风险被释放(比如红利和当下本高景气的行业)。同时,结合当前各行业的去库程度、下游需求改善程度与利润边际修复速度等,我们认为未来业绩向上弹性相对较大的板块主要集中于下游消费品板块之中(如纺织服装链、家具、汽车等);而对于中上游而言,供给瓶颈相对较高、在产能利用率强韧性之下库存绝对值水平依然相对较低的油气开采、有色金属矿采选同样有望在中下游补库周期中的业绩表现超出投资者预期。 高端制造:中国优势产业回归。我们推荐的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高端制造板块的反弹机会在最近已迎来了悲观预期的修正时刻。大量习惯了2019年后赛道化思维的投资者认为: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既然成长性最快的时刻已然过去,那就应该寻找下一个方向。产业趋势投资策略总是非黑即白,而历史数据却告诉我们(统计所有行业历史上在其过了成长性暴露最强时期后的三年内的市场表现),成长板块的下半场反而更像是充满反复与韧性的,尤其是对于中游制造板块而言,在其成长性边际走弱后的三年时间里,依然可以有接近一半(48%)与超越一半(55%)的几率获得季度级别的超额收益与绝对收益,考虑到宁组合的估值下跌幅度已经超过历史上的五朵金花,而高端制造(锂电、光伏、船舶制造)景气依然在线,未来一季度它或将成为“回归策略”的“乐土”。交易结构上,部分投资者担忧新能源在前期一路下跌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套牢盘”,巨大的“解套”赎回压力将压制板块反弹的力度。然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与一般的情况不同,本轮由于2019年后机构化、赛道化的发展,基民套牢的标的资产是基金而非股票,而大部分基金其实已经换仓,高端制造和部分核心资产的套牢盘的压力已经被其他板块共同分担:根据我们测算,大量基金已经实现了从高端制造向TMT的切换。 “做多中国”,拥抱三季度。当下宏观基本面已然到了阶段性企稳向上的区间,产业层面也积蓄了大量反弹力量,所有跟中国相关资产都将迎来机会。我们本周发布的中期策略报告《山头斜照却相迎》中:大宗商品、重要国企、高端制造和新群体消费将是未来重要主线,近期关注:新能源(光伏、锂电、风电)、大宗商品(油、铜、铝、煤)、船舶制造、军工的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在短暂企稳后加速下行;产业格局加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