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2023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求之于势-230625

文本预览:
回顾上半年,宏观形势的预期差发生不少:中国经济,一季度“脉冲式”反弹,4月以来超预期下行;中国政策,1-5月定力较足,6月以来组合拳预期升温;中国市场,权益端AI、中特估等成长风格占优,债券“小牛”;海外形势,美国衰退和美联储降息,市场预期均大幅变化。 展望下半年,宏观形势的预期差可能仍多、不确定性仍大:基准情形下,美国“非典型”衰退、中国“非典型”复苏,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但全年5%左右GDP目标仍能实现,政策有望陆续出台、但难有强刺激,资产配置大环境还是“资金面宽松+盈利欠佳”,权益端结构性机会为主、成长可能好于价值,债券利率6-7月可能调整、下半年整体可能震荡偏下行。 倾向于认为:“信心比黄金重要,形势比人强”,下半年我国经济、政策、市场,可能都需“求之于势(主动营造有利的态势)”:势之一是中美经济周期与政策周期将延续分化、中美关系难以实质缓和;势之二是我国经济实际下行压力仍大,短期和中长期各种约束凸显,结构转型应需稳住总量。总体看,下半年可能需要我们更加主动应对、也要更加积极有为。 综合看,2023年下半年中国宏观运行和资产配置将呈现如下特征: 一、政策面:组合拳正在路上,稳信心、稳增长、强产业、中央加杠杆,兼顾防风险、促改革。 总基调:6.13降息只是开始,“一批政策”有望陆续出台,短期紧盯两点,一是稳增长需稳地产,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可能松地产;二是稳信心需稳民企,支持民企的法律制度有望出台。 货币端:宽松还是大方向,可能再降准降息、但宽信用难,关注地产/汇率/金融风险的扰动。 财政端:延续积极,专项债发行可能提速,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加码,特别国债是可选政策。 中长期:紧盯两大会议,一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预计三季度),定调未来五年金融工作尤其是防风险的总思路,二是二十届三中全会(预计10月),应会聚焦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二、基本面:中美周期延续分化,我国压力仍大、全年GDP有望5.3%,地产消费出口是关键。 1、全球看,美国本轮衰退有特殊性、大概率偏温和。当前美国经济有韧性,“就业指标很强、其他指标较差”,主因货币紧缩、银行危机的影响有时滞,美国仍大概率会步入衰退区间。 2、国内看,“脉冲式”反弹可能已结束,下半年压力仍大。上半年,经济复苏动能先升后降、4月以来超预期下行,符合我们前瞻判断;下半年约束仍多,一是短期负循环亟待打破,居民谨慎、物价走低、企业利润承压;二是中长期约束凸显,尤其是人口加速下滑、地方债务危机。 3、节奏看,增速向正常水平收敛,GDP目标应能实现。GDP同比看,预计全年5.3%左右,Q2-Q4当季增速分别为7.2%、4.7%、5%;GDP环比看,Q2可能是全年低点,下半年逐步向正常水平收敛;动能看,上行力量是基建发力,消费-地产低位震荡,下行力量是出口-制造业回落。 4、结构看,消费可能低位均衡,地产出口不确定性大。1)走势相对确定的分项:预计消费低位均衡,基建继续发力,制造业继续回落;工业生产受库存去化压制,可能持续至Q3;2)走势不确定性大的分项:地产对政策钝化、可能低位均衡;出口仍趋回落,可能小幅负增。 三、流动性:全年通胀低位,利率震荡偏下行,基本面仍是关键,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望缓解。 1、通胀:全年低位,年中CPI可能转负、PPI逐季抬升但难转正,紧盯需求、猪价、油价。 美国通胀:根据测算,美国CPI同比6月将降至3%左右,下半年几乎震荡走平;核心CPI同比6月在4.9%左右,后续大致保持匀速缓慢下行,年底时在3.5%-4.0%。 中国通胀:鉴于当前猪价已在底部、高基数影响逐渐消退,后续CPI、PPI下行空间有限,但总体仍将低位持续数月:读数看,CPI可能维持在0.1%左右,7月可能转负;PPI中枢可能维持在-3.5%左右、甚至更低;节奏看,年中左右可能是国内通胀的拐点,CPI同比Q2-Q4均值分别为0.1%、0.5%、1.3%;PPI同比Q2-Q4均值分别为-4.2%、-2.2%、-1.1%。 2、利率:上半年利率整体震荡下行、利率债走出一波“小牛”,基本面“预期”与“现实”的差异是主导因素;下半年看,短期可能出台稳增长政策叠加可能的金融监管,对应利率可能阶段性调整,但考虑到经济压力仍大、资产荒可能延续、货币延续宽松,下半年利率的大趋势还是更易下行,波动区间可能是在2.6%-2.9%之间,向下突破2.6%的关键仍在于地产表现。 3、汇率:美元变数较大,整体震荡偏下跌、但难大跌,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望减轻、但难大升。 四、中观面:关注4条线索—人工智能、出口外移、政策性金融工具投向、现代化产业体系。 1、人工智能产业的经济、投资影响:经济看,AI对技术有显著正面影响,短期内对劳动力就业和收入、资本积累可能有负面影响,综合看整体影响偏正面;对比看,我国AI产业处于国际前列、可能仅次于美国,但也面临较多制约;投资看,人工智能可能是全年的核心主线之一。 2、近年来出口外移压力较大的行业:参考过去4轮全球产业转移趋势,以及2015年以来我国产业转移现状,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钢铁、有色等高污染、落后产能,可能仍趋外移;同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我国出口份额可能仍趋上行。 3、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主要投向特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是下半年的一大政策看点,基于已有经验,投向上聚焦交通类和产业升级类基础设施,区域主要是经济大省和部分基建项目较多的中西部省份,去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后,沥青水泥开工率等中观指标改善明显。 4、现代化产业体系下重点产业机会:4.28政治局会议“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取代“扩大内需”位居首位,短期重点关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尤其是制造业技改;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壮大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且央企上市公司应会加快并购重组,以优化相关产业布局。 后附:2023年下半年重要大事件一览表;2023年、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 风险提示:政策走向、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2023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求之于势-230625(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2023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求之于势-230625(48页).pdf(4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2023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求之于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回顾上半年,宏观形势的预期差发生不少:中国经济,一季度“脉冲式”反弹,4月以来超预期下行;中国政策,1-5月定力较足,6月以来组合拳预期升温;中国市场,权益端AI、中特估等成长风格占优,债券“小牛”;海外形势,美国衰退和美联储降息,市场预期均大幅变化。 展望下半年,宏观形势的预期差可能仍多、不确定性仍大:基准情形下,美国“非典型”衰退、中国“非典型”复苏,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但全年5%左右GDP目标仍能实现,政策有望陆续出台、但难有强刺激,资产配置大环境还是“资金面宽松+盈利欠佳”,权益端结构性机会为主、成长可能好于价值,债券利率6-7月可能调整、下半年整体可能震荡偏下行。 倾向于认为:“信心比黄金重要,形势比人强”,下半年我国经济、政策、市场,可能都需“求之于势(主动营造有利的态势)”:势之一是中美经济周期与政策周期将延续分化、中美关系难以实质缓和;势之二是我国经济实际下行压力仍大,短期和中长期各种约束凸显,结构转型应需稳住总量。总体看,下半年可能需要我们更加主动应对、也要更加积极有为。 综合看,2023年下半年中国宏观运行和资产配置将呈现如下特征: 一、政策面:组合拳正在路上,稳信心、稳增长、强产业、中央加杠杆,兼顾防风险、促改革。 总基调:6.13降息只是开始,“一批政策”有望陆续出台,短期紧盯两点,一是稳增长需稳地产,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可能松地产;二是稳信心需稳民企,支持民企的法律制度有望出台。 货币端:宽松还是大方向,可能再降准降息、但宽信用难,关注地产/汇率/金融风险的扰动。 财政端:延续积极,专项债发行可能提速,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加码,特别国债是可选政策。 中长期:紧盯两大会议,一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预计三季度),定调未来五年金融工作尤其是防风险的总思路,二是二十届三中全会(预计10月),应会聚焦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二、基本面:中美周期延续分化,我国压力仍大、全年GDP有望5.3%,地产消费出口是关键。 1、全球看,美国本轮衰退有特殊性、大概率偏温和。当前美国经济有韧性,“就业指标很强、其他指标较差”,主因货币紧缩、银行危机的影响有时滞,美国仍大概率会步入衰退区间。 2、国内看,“脉冲式”反弹可能已结束,下半年压力仍大。上半年,经济复苏动能先升后降、4月以来超预期下行,符合我们前瞻判断;下半年约束仍多,一是短期负循环亟待打破,居民谨慎、物价走低、企业利润承压;二是中长期约束凸显,尤其是人口加速下滑、地方债务危机。 3、节奏看,增速向正常水平收敛,GDP目标应能实现。GDP同比看,预计全年5.3%左右,Q2-Q4当季增速分别为7.2%、4.7%、5%;GDP环比看,Q2可能是全年低点,下半年逐步向正常水平收敛;动能看,上行力量是基建发力,消费-地产低位震荡,下行力量是出口-制造业回落。 4、结构看,消费可能低位均衡,地产出口不确定性大。1)走势相对确定的分项:预计消费低位均衡,基建继续发力,制造业继续回落;工业生产受库存去化压制,可能持续至Q3;2)走势不确定性大的分项:地产对政策钝化、可能低位均衡;出口仍趋回落,可能小幅负增。 三、流动性:全年通胀低位,利率震荡偏下行,基本面仍是关键,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望缓解。 1、通胀:全年低位,年中CPI可能转负、PPI逐季抬升但难转正,紧盯需求、猪价、油价。 美国通胀:根据测算,美国CPI同比6月将降至3%左右,下半年几乎震荡走平;核心CPI同比6月在4.9%左右,后续大致保持匀速缓慢下行,年底时在3.5%-4.0%。 中国通胀:鉴于当前猪价已在底部、高基数影响逐渐消退,后续CPI、PPI下行空间有限,但总体仍将低位持续数月:读数看,CPI可能维持在0.1%左右,7月可能转负;PPI中枢可能维持在-3.5%左右、甚至更低;节奏看,年中左右可能是国内通胀的拐点,CPI同比Q2-Q4均值分别为0.1%、0.5%、1.3%;PPI同比Q2-Q4均值分别为-4.2%、-2.2%、-1.1%。 2、利率:上半年利率整体震荡下行、利率债走出一波“小牛”,基本面“预期”与“现实”的差异是主导因素;下半年看,短期可能出台稳增长政策叠加可能的金融监管,对应利率可能阶段性调整,但考虑到经济压力仍大、资产荒可能延续、货币延续宽松,下半年利率的大趋势还是更易下行,波动区间可能是在2.6%-2.9%之间,向下突破2.6%的关键仍在于地产表现。 3、汇率:美元变数较大,整体震荡偏下跌、但难大跌,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望减轻、但难大升。 四、中观面:关注4条线索—人工智能、出口外移、政策性金融工具投向、现代化产业体系。 1、人工智能产业的经济、投资影响:经济看,AI对技术有显著正面影响,短期内对劳动力就业和收入、资本积累可能有负面影响,综合看整体影响偏正面;对比看,我国AI产业处于国际前列、可能仅次于美国,但也面临较多制约;投资看,人工智能可能是全年的核心主线之一。 2、近年来出口外移压力较大的行业:参考过去4轮全球产业转移趋势,以及2015年以来我国产业转移现状,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钢铁、有色等高污染、落后产能,可能仍趋外移;同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我国出口份额可能仍趋上行。 3、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主要投向特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是下半年的一大政策看点,基于已有经验,投向上聚焦交通类和产业升级类基础设施,区域主要是经济大省和部分基建项目较多的中西部省份,去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后,沥青水泥开工率等中观指标改善明显。 4、现代化产业体系下重点产业机会:4.28政治局会议“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取代“扩大内需”位居首位,短期重点关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尤其是制造业技改;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壮大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且央企上市公司应会加快并购重组,以优化相关产业布局。 后附:2023年下半年重要大事件一览表;2023年、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 风险提示:政策走向、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