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上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看好医疗器械行业,建议关注影像、内镜、电生理、ICL等细分领域机会-230624

上传日期:2023-06-25 09:12:09 / 研报作者:邓周宇张林晚王真真李斯特徐昕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上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看好医疗器械行业,建议关注影像、内镜、电生理、ICL等细分领域机会-230624.pdf
大小:1.1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上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看好医疗器械行业,建议关注影像、内镜、电生理、ICL等细分领域机会-230624

上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看好医疗器械行业,建议关注影像、内镜、电生理、ICL等细分领域机会-230624
文本预览:

《上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看好医疗器械行业,建议关注影像、内镜、电生理、ICL等细分领域机会-230624(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看好医疗器械行业,建议关注影像、内镜、电生理、ICL等细分领域机会-230624(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看好医疗器械行业,建议关注影像、内镜、电生理、ICL等细分领域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上周(6.19-6.21日,下同),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下跌3.16%,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0.66pct,跑输创业板综指0.60pct。在SW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20位。   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6.19-6.23日)下跌11.89%,跑输恒生指数6.15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2位。   本周观点:持续看好医疗器械行业,建议关注影像、内镜、电生理、ICL等细分领域机会   多因素共振,持续看好医疗器械行业:1)国家鼓励创新政策层出不穷,医疗器械属多学科交叉领域,具备科技前沿属性,是国家高度重视的创新驱动行业之一;2)高端医疗设备、耗材进口替代率提升是长期趋势、也是行业发展及全球经济环境背景下的趋势之一,相关领域优质企业有望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进口替代加速;3)医疗基础建设属国家长期工程,对相关医疗设备、耗材需求持续性强;4)集采有利于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做强;5)得益于技术进步的推动、政策支持及商业环境国产医疗器械有望进一步出海,空间广阔。   医疗设备方面中长期需求不减:虽然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国内市场ICU病房的建设显著提速,但中长期看,全国医疗资源不均衡,持续看好医疗新基建聚焦下沉市场。我们认为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及区域均衡布局的过程将伴随检验、治疗、监护与生命、保健康复等各类设备需求持续释放。   体外诊断细分方向众多,建议积极关注集采政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挖掘机会:在集采政策背景下细分领域里的生产型优质企业来说凭借好的产品力和渠道力有望实现以量补价,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建议积极关注特检、POCT领域。诊断服务方面:我们认为ICL、合作共建、精准中心一定程度顺应医保控费逻辑,也符合分级诊疗千县工程等政策的预期,具备一定的成长逻辑和空间。   耗材方面关注需求修复领域:国内院内诊疗逐步恢复正常,受损需求有望进一步修复,建议保持需求反转跟踪,反弹弹性较大。建议关注前期因疫情受损的耗材需求修复,包括择期类手术反弹下的器械耗材用量回升等。   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把握医疗器械领域低进口替代率、创新空间大、具备出海逻辑、集采政策逐步出清等细分方向。如影像、内镜、化学发光、电生理、神经介入、癌症早筛、手术机器人等细分方向。同时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如上游核心组件领域。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迪安诊断、昌红科技、普门科技、澳华内镜、奕瑞科技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