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对称降LPR的4点理解:这次不一样-230620.pdf
大小:36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对称降LPR的4点理解:这次不一样-230620

国盛证券-对称降LPR的4点理解:这次不一样-230620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对称降LPR的4点理解:这次不一样-23062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对称降LPR的4点理解:这次不一样-230620(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对称降LPR的4点理解:这次不一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2023 年 6 月 20 日, 1 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为 3.55%,较上月降10BP; 5 年期以上 LPR 为 4.2%,较上月降 10BP。   核心结论: 本次 LPR 如期调降, 但 1 年期和 5 年期对称调降 10BP、略显“意料之外” 。 倾向于认为, “信心比黄金重要” 、“降比不降强”, 然而“货币不是万能的” ,本次降息实际效果可能有限。 继续提示:降息只是开始,“一批政策措施”正在路上,5 月以来我们持续提示的“对政策可以乐观点、组合拳有望陆续出台”也正逐步兑现。   1、 节奏看, 本次 1 年期和 5 年期 LPR 调降,属于跟随调降、也属于预期内的“双降”,旨在降成本、扩内需、 稳地产、稳预期。 6.13 央行“提前”下调 OMO 利率10BP,根据历史经验, MLF 利率和 LPR 均会跟随下调, 6.15MLF 已如期调降,本次LPR 调降也属于一致预期。 归因看, 4 月以来我国经济超预期下行, 本轮降息主要旨在降成本、 扩内需、 稳预期, 5 年期 LPR 调降还有助于稳地产。   2、 幅度看,本次属于对称降息、 略显“意料之外” , 5 年期 LPR 降 10BP、不少预期是降 15-20BP, 1 年期 LPR 降 10BP、不少预期是降 5BP。   本次 5 年期 LPR 调降 10BP, 幅度略低于预期, 应是考虑到稳定银行息差,也应是政策不强刺激、央行相机抉择的体现。 由于此前银行存款利率已调降,再叠加近期地产进一步走弱( 近半月 30 城商品房销售创近年同期新低) ,市场预期 5 年期 LPR 调降幅度可能是 15-20BP、将高于 OMO/MLF 利率降幅, 但实际为 10BP。 倾向于认为,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考虑到当前银行息差压力较大, 5 年期 LPR 调降不仅影响增量中长期贷款,还会对存量房贷造成影响, 对称调降有助于缓解银行息差压力;二是低基数支撑下, 年内 5%的目标完成难度仍不大, 政策更多以稳为主、 而非强刺激,降 10BP 可能认为是有保留的宽松;三是当前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 央行可能更倾向于相机抉择, 这也是央行 Q1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提“缩减原则” 的体现。   本次 1 年期 LPR 调降 10BP, 幅度略高于预期,可能旨在拉短贷、 促消费。 最近两次降息(去年 5 月和 8 月), 1 年期 LPR 调降幅度均低于 5 年期 LPR, 而本次并非市场预期降 5BP、而是和 5 年期 LPR 一样降 10BP,出发点可能是更大力度地降低居民短贷利率,进而促消费。 事实上, 年初以来央行多次提及“推动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近期相关配套政策也已陆续出台,如汽车促消费、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   3、 效果看, “信心比黄金重要” 、“降比不降强”,然而“货币不是万能的”, 本次降息的实际作用可能有限, 单靠降息降准,应难实质刺激需求、也难实质拉动地产。   客观看,当前流动性较为充裕, 贷款利率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当前资金的“量”与“价”均非制约宽信用、稳增长的核心因素。 当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已经较为充裕,DR007 中枢在 1.8%附近, 仍明显低于 7 天逆回购的政策利率。 同时,从贷款利率水平来看,央行一季度披露的加权贷款利率为 4.34%, 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本质看,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 不能单靠降息降准,需要一系列组合拳。 4 月以来经济持续超预期下行, 尤其是物价持续低位、地产低迷、消费疲软等,进一步凸显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 6.16 国常会也提出要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等方面出政策。   就地产而言,本轮地产销售对政策宽松明显钝化,进一步降息刺激效果不宜高估。根据央行数据, 截至今年三月,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利率 4.14%、较 2021 年底高点回落近 150BP,并创历史新低;同时, 除了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大部分城市地产政策均已放松;然而,当前房地产销售仍持续低迷, 销售面积单月同比已连续 21 个月负增,指向地产销售对政策宽松明显钝化。 短期看, 降息对地产的拉动作用不宜高估,稳地产可能需要核心一二线城市适当松地产,也需要切实可行的办法稳定房价预期。   4、 往后看, 继续提示: 降息只是开始,“一批政策措施”正在路上, 再降准降息仍可期。 维持此前判断,近期可重点关注: 稳信心方面,可能出台支持民企法律制度;稳增长方面, 北上广深等核心一二线可能松地产, 刺激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出重大基建项目等; 中央加杠杆方面, 专项债发行节奏可能提速,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规模可能加码,也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等;防风险方面,主要是地方债务风险。   风险提示: 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变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