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证期货-黑色金属调研报告:6月“三西”动力煤产地调研报告-230617

文本预览:
6 月份中旬, 我们调研走访了内蒙鄂尔多斯、 陕西榆林、 山西朔州地区的部分中小民营煤矿。 主要结论如下: 产量方面: 坑口 5 月份开始感受到销售压力, 6 月环比没有改善。为应对胀库和价格下行风险, 5 月以来电厂长协减少→贸易商暂停集港→坑口频繁顶仓→坑口被动减产。 当前煤矿端顶仓限制, 导致供应端呈现一定“ 以销定产” 的特性。 走访企业普遍表示, 随着今年煤炭供应宽松价格下跌, 新增产能核增也在放缓。 但由于价格并未跌到其实际亏损线, 价格反弹则意味着供应端恢复也较为灵活。 煤矿成本: 主要产区原煤生产成本集中在 200 元/吨左右。 5-6 月份以来, 随着市场行情走差, 高卡煤更有优势, 低卡煤首先触及成本并面临减产。 假设 3000K 坑口完全成本 200 元/吨, 对应港口 5500K成本 825 元/吨, 实际已经开始亏损。 内蒙主流 4000K, 对应港口成本 620 元/吨, 4000K 以上煤质目前普遍不亏。 煤质变化: 随着市场煤价格跌至长协附近, 以及低卡产量被动挤出,21-22 年以来的煤质恶化问题逐渐恢复。 2022 年, 强制长协限价后,煤矿普遍采取送原煤, 降低卡数等方式应对。 2023 年市场宽松后,长协要求放松, 煤质开始回升。 下跌行情中, 低卡煤首先被挤出,也促成市场整体煤质回升。 长协保供: 走访期间, 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保供问题。 2023 年市场供需宽松后, 对保供量和执行要求明显放松。 后续保供政策如何执行,市场较为迷茫。 价格观点: 走访期间, 正值煤价止跌反弹。 但煤矿普遍情绪较为悲观, 均认为长期看难有反转。 需求季节性回暖, 叠加市场煤暂停发运导致可贸易货源短期偏紧, 短期煤价有所支撑。 预计煤价在 6-7月份期间围绕长协价位置( 770 元/吨) 波动, 8 月份刚需回落后仍然面临向成本收敛的风险。 风险提示: 国内安监政策、 夏季天气情况、 海外需求。
展开>>
收起<<
《东证期货-黑色金属调研报告:6月“三西”动力煤产地调研报告-230617(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证期货-黑色金属调研报告:6月“三西”动力煤产地调研报告-230617(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证期货《黑色金属调研报告:6月“三西”动力煤产地调研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6 月份中旬, 我们调研走访了内蒙鄂尔多斯、 陕西榆林、 山西朔州地区的部分中小民营煤矿。 主要结论如下: 产量方面: 坑口 5 月份开始感受到销售压力, 6 月环比没有改善。为应对胀库和价格下行风险, 5 月以来电厂长协减少→贸易商暂停集港→坑口频繁顶仓→坑口被动减产。 当前煤矿端顶仓限制, 导致供应端呈现一定“ 以销定产” 的特性。 走访企业普遍表示, 随着今年煤炭供应宽松价格下跌, 新增产能核增也在放缓。 但由于价格并未跌到其实际亏损线, 价格反弹则意味着供应端恢复也较为灵活。 煤矿成本: 主要产区原煤生产成本集中在 200 元/吨左右。 5-6 月份以来, 随着市场行情走差, 高卡煤更有优势, 低卡煤首先触及成本并面临减产。 假设 3000K 坑口完全成本 200 元/吨, 对应港口 5500K成本 825 元/吨, 实际已经开始亏损。 内蒙主流 4000K, 对应港口成本 620 元/吨, 4000K 以上煤质目前普遍不亏。 煤质变化: 随着市场煤价格跌至长协附近, 以及低卡产量被动挤出,21-22 年以来的煤质恶化问题逐渐恢复。 2022 年, 强制长协限价后,煤矿普遍采取送原煤, 降低卡数等方式应对。 2023 年市场宽松后,长协要求放松, 煤质开始回升。 下跌行情中, 低卡煤首先被挤出,也促成市场整体煤质回升。 长协保供: 走访期间, 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保供问题。 2023 年市场供需宽松后, 对保供量和执行要求明显放松。 后续保供政策如何执行,市场较为迷茫。 价格观点: 走访期间, 正值煤价止跌反弹。 但煤矿普遍情绪较为悲观, 均认为长期看难有反转。 需求季节性回暖, 叠加市场煤暂停发运导致可贸易货源短期偏紧, 短期煤价有所支撑。 预计煤价在 6-7月份期间围绕长协价位置( 770 元/吨) 波动, 8 月份刚需回落后仍然面临向成本收敛的风险。 风险提示: 国内安监政策、 夏季天气情况、 海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