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海证券-5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下滑换挡-210610

上传日期:2021-06-11 07:54:08 / 研报作者:靳毅张赢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国海证券-5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下滑换挡-210610.pdf
大小:51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海证券-5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下滑换挡-210610

国海证券-5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下滑换挡-210610
文本预览:

《国海证券-5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下滑换挡-210610(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5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下滑换挡-210610(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央行公布2021年5月金融数据:(1)新增人民币贷款15,000亿元,市场预期14,300亿元,前值14,700亿元。

(2)社会融资规模19,200亿元,市场预期21,100亿元,前值18,507亿元。

(3)M2同比8.3%,市场预期8.1%,前值8.1%。

居民信贷走弱,企业中长期贷款仍强劲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5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3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增3,127亿元,主要得益于非银金融机构贷款的拉动,而居民贷款和企业贷款同比均有所下滑。

具体来看,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增加624亿元,同比多增1,284亿元,这或许与5月份权益市场回暖,券商等机构开展各项业务的资金需求量增加有关。

居民端方面,居民贷款增加6,232亿元,同比少增811亿元。

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806亿元,同比少增575亿元,这也侧面反映出当前的居民消费活动仍比较疲软;而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426亿元,同比少增236亿元,主要受到房贷政策趋紧的影响。

企业端方面,企业贷款增加8,057亿元,同比少增402亿元。

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减少644亿元,同比多减1,855亿元,这可能是因为企业前期的短期贷款到期量大,但当前企业补充流动性的新增需求减弱。

而企业票据融资增加1,538亿元,同比少增48亿元,结合5月份贴现利率走低,这说明当前企业短贷需求减弱下,银行存在用票据冲量的现象。

另外,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6,528亿元,同比多增1,223亿元,持续保持强劲态势,与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需求仍然不低有关。

表外非标&企业债融资,成社融主要拖累项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7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2,081亿元。

其中,在居民信贷和企业信贷的拖累下,社融口径下信贷融资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少增1,652亿元。

表外非标融资则减少2,629亿元,同比多减2,855亿元。

具体来看,委托贷款减少408亿元,同比多减135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295亿元,同比多减958亿元,主要还是受融资类信托监管影响;而在票据贴现增多的情况下,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926亿元,同比多减1,762亿元。

直接融资方面,因城投债融资政策收紧,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1,336亿元,同比少4,215亿元;而政府债券净融资6,701亿元,较4月份明显提速,但由于去年高基数影响,同比少4,661亿元;另外,在IPO稳步推进下,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17亿元,同比多364亿元。

企业存款减少,非银存款同比大增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56万亿元,同比多增2521亿元。

其中,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下,住户存款增加1072亿元,同比少增3,747亿元;而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240亿元,同比多减9,294亿元,与企业债券融资减弱有关。

此外,财政性存款增加9257亿元,同比少增3,843亿元;非银机构存款增加7830亿元,同比多增14,566亿元。

非银机构存款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5月份股市回暖,成交量可观,股票和基金吸纳存款能力增加。

M2增速与社融增速走势出现背离5月末,M2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8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6.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0.7个百分点。

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1%,增速较上月末下滑0.7个百分点。

M2增速变动与社融增速变动出现背离,这主要是因为去年5月份政府债发行推动社融高增长,但并未计入M2中。

整体来看,5月份,除制造业融资需求保持景气,带动企业中长期贷款强劲之外,在信贷回归正常化以及地产政策收紧下,企业短贷、居民短贷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均走弱。

叠加去年高基数效应,企业债融资减弱,以及非标融资压降等多重因素作用,社融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不过,随着基数效应高峰的逐渐过去,以及政府债供给的逐步抬升,社融增速下滑的趋势也将进一步趋缓。

并且考虑到,去年4季度社融基数明显走低,社融增速的阶段性低点或将在10月份左右出现。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发生重大改变。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