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民生证券-机械一周解一惑系列:多领域散热材料、工艺的发展历史与路径演绎-230618

上传日期:2023-06-19 17:11:17 / 研报作者:李哲占豪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民生证券-机械一周解一惑系列:多领域散热材料、工艺的发展历史与路径演绎-230618.pdf
大小:3.1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民生证券-机械一周解一惑系列:多领域散热材料、工艺的发展历史与路径演绎-230618

民生证券-机械一周解一惑系列:多领域散热材料、工艺的发展历史与路径演绎-230618
文本预览:

《民生证券-机械一周解一惑系列:多领域散热材料、工艺的发展历史与路径演绎-230618(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机械一周解一惑系列:多领域散热材料、工艺的发展历史与路径演绎-230618(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机械一周解一惑系列:多领域散热材料、工艺的发展历史与路径演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周关注:精测电子、弘讯科技、电光科技、汇川技术   本周核心观点: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催化及通用复苏   CPU/GPU算力、功率的提升持续拉动散热相关需求,且有加速态势。根据PassMark评分数据,2001年2020年,Intel/AMD的CPU芯片单核/多核性能均持续提升。同时根据Techspot的相关研究,CPU和GPU的算力(或处理能力)大部分由它们的晶体管密度决定,而每个晶体管都会在电流通过时产生热量,因此晶体管密度的提升带来了热量的提升;同时市场上大多数的CPU都能以高于其基本频率的速度运行。另一方面,由于AI算力需求的快速提升,相关CPU/GPU的功率提升也呈现加速态势。以GPU为例,主要用于游戏等领域的携带图像处理能力的GPU,从2004年的G70至2022年的AD102,18年期间功率提升近5x至约450W;对比看用于AI领域的V100/A100/H100,2017-2023年每间隔3年功率提升1.6x/1.75x至700W   芯片级散热材料与工艺的演变,风冷走向液冷。散热器最先以风冷方式出现,早期为一体成型的挤铝下压式散热器,铝材便宜易加工,但导热效率(237W/(M·K))只有铜的二分之一(401W/(M·K)),因此出现了塞铜式散热器。就散热器形态而言,早期为下压式散热器,更新的塔式散热器能够通过侧吹的方式提高散热效率。随CPU功率提高,散热器开始与热管、鳍片等器件搭配组成性能更高的散热模组,并且出现散热效率风高的水冷散热器。芯片类散热(包含CPU/GPU)主要有风冷和水冷两种解决方案,相同规格功耗下,水冷散热能力更强,但价格昂贵,高端市场使用多。   市场空间。根据MarketWatch统计,全球热管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了30亿美元,预计热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6亿美元,2022-2028期间CAGR为7.48%。全球热管主要厂商有FURUKAWA、Innergytech、AdvancedCoolingTechnologies、Fujikura、AavidThermalloy、AsiaVitalComponents等。2022年全球均热板市场规模大约为46亿元人民币,预计2029年将达到137亿元,2023-2029期间CAGR为14.2%,均热板全球市场主要生产商主要Auras、CCI、Jentech、Taisol和Fujikura等。   新能源车领域也有相关产品应用。1)汽车电动化带动汽车PCB需求稳健增长,该部分的散热需求与电子领域的相似;2)高压快充带来新的散热需求。对于此类热流密度较高的设备,液冷系统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与风冷相比,不仅可以缩小换热设备体积,还可以实现温控。大功率充电连接器冷却系统主要由液冷泵站、循环管道、散热器、冷却液等组成,循环管道内置于充电电缆中,液冷泵站安置在充电桩内部,当冷却系统开启时,冷却液通过循环管道带走热量并进入散热器冷却,从而保证大功率充电连接器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液冷充电枪是目前很流行的降低热损耗的办法,供应商目前正在整合液冷与DC快充技术进一步提高功率。   投资建议:伴随算力提升,建议关注英特科技、中石科技、富信科技   风险提示:1)AI对算力需求的持续性不及预期;2)相关产品性能优化取得技术突破,导致制冷散热需求低于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