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周报:联储偏鹰压制金价,宏观利好推动金属大宗品上涨-230618

文本预览:
贵金属:6月美联储加息“鹰派暂停”金价承压,中长期仍受益于降息预期。本周(本报告中本周指0612-0616,下同)美联储公布利率上限决议,利率决定上限水平维持5.25%,此次利率决议成为了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后首次加息暂停;同时美国通胀数据不及预期,为美联储的暂停加息提供数据支撑,但此次暂停加息是否可以看作是货币宽松将来的信号却还需商榷。从2023年3月到6月FOMC利率点阵图变化基本反映了美联储未来降息的节奏变化,年内或仍有加息空间,叠加持续推进的美联储缩表或将进一步削弱市场流动性,金价短期承压明显;整体看未来降息仍是大势所趋,但并不会出现过于激进的宽松政策,对联储而言“休克式”的降息并不是可选选项;对于黄金而言,短期的逻辑偏向多空对立,而中长期终将受益于降息政策的落地。建议关注:紫金矿业、山东黄金、赤峰黄金、银泰黄金、招金矿业等。 工业金属:(1)铜:政策预期支撑宏观氛围转暖,铜价有望维持高位。①宏观:美联储6月最新利率决议维持利率目标区间不变,符合此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宏观风险已基本释放。国内六大国有银行以及11家股份制银行接连下调利率支持经济增长,投资者对需求改善存积极预期;②库存:本周全球铜库存29.5万吨,较上周减少3万吨。其中国内社会库存减少1.7万吨;③供给:铜精矿现货市场供应维持稳定,冶炼厂原料库存尚充裕,买货不积极,成交活跃度低。本周TC价格保持在90美元/吨;④需求:本周SMM精铜杆企业开工率为70.4%,较上周回落。逐渐步入淡季国内库存较快下降,偏紧的现货市场供应为当前基本面核心支撑点。预计在宏观乐观氛围中铜价有望维持高位震荡。(2)铝:云南复产启动,短期供给快速复产压力抑制铝价上行。①库存:本周全球铝库存为107.6万吨,较上周去库3.1万吨。②成本:国内电解铝平均成本(含税)下降42元/吨至15,694元/吨;③供给:本周电解铝企业继续复产,主要集中在贵州地区。云南地区电力供应缓解,个别企业试探性少量复产,预计下周开始有望集中大量释放复产产能。截至目前,电解铝开工产能4082万吨,周比增加14.2万吨;④需求:据SMM数据显示,本周国内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63.9%,周内铝型材开工率下滑主因门窗型材持续受地产端订单乏力的拖累,随着淡季的正式来临,后续建筑及工业型材的开工率将维持弱势。价格方面,由于云南已开始启动复产,消费淡季背景下供给压力上升,沪铝价格短期承压。建议关注:洛阳钼业、明泰铝业、紫金矿业、神火股份、金诚信、中国有色矿业、南山铝业、索通发展、中国铝业、云铝股份、天山铝业等。 能源金属:(1)锂:储能需求向好带动工碳产销尚可,下游刚性采购、成本压力传导不畅预计短期锂价或僵持运行。①成本端:周内锂辉石价格下跌4.7%至4050美元/吨(CFR,不含税),对应锂盐成本支撑价30.1万元/吨(含税)。锂云母上涨2.7%至9400元/吨,对应锂盐成本支撑价30.3万元/吨(含税)。②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本周碳酸锂开工率57.7%,去库2318吨至4万吨;氢氧化锂开工率43.2%,去库1242吨至1.8万吨。碳酸锂方面,受益于下游铁锂,储能需求旺盛,周内碳酸锂产销顺畅,库存持续去化。氢氧化锂方面,锂辉石原料短缺对生产的影响大于碳酸锂,开工率未改下降趋势,库存被动去化,后市看30万元/吨为短期市场均衡,下游需求方采购谨慎,预计短缺锂价呈现僵持运行,考虑到产业链库存处于高位且新增项目集中投产预计下半年锂价仍有承压可能。③需求端:根据乘联会数据,6月1-11日乘/电销量42.5/16万辆,电车同环比+18%/-4%。进入6月半年收官期,各地方和车企努力冲刺销量的意愿仍较强。铁锂厂商生产积极性较高,部分头部企业产线拉满。(2)镍:供给持续放量过剩预期不改,需求疲软下价格偏弱运行。①供给端:美联储6月利率上限决议暂停加息,宏观面利好推动镍价周内上涨,但供应上二级镍生产电积镍产能不断释放,纯镍供应面上对镍价并无明显利好,同时印尼镍中间品产能逐步落地投产,一级镍二级镍中长期看均转向过剩,镍元素整体供大于求预期难改,预计后市镍价维稳偏弱运行;②需求端:美联储6月暂停加息,但实质性降息政策仍未有定论,短期存在宏观面利好,长线过剩压力仍存;下游需求周内未见明显驱动,动力电池产业链增速放缓叠加镍元素过剩格局,预计镍价整体延续震荡偏弱。建议关注:西藏矿业、华友钴业、盛屯矿业、盐湖股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融捷股份、雅化集团、西藏珠峰、寒锐钴业、厦门钨业、厦钨新能、金力永磁等。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周报:联储偏鹰压制金价,宏观利好推动金属大宗品上涨-230618(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周报:联储偏鹰压制金价,宏观利好推动金属大宗品上涨-230618(34页).pdf(3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周报:联储偏鹰压制金价,宏观利好推动金属大宗品上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贵金属:6月美联储加息“鹰派暂停”金价承压,中长期仍受益于降息预期。本周(本报告中本周指0612-0616,下同)美联储公布利率上限决议,利率决定上限水平维持5.25%,此次利率决议成为了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后首次加息暂停;同时美国通胀数据不及预期,为美联储的暂停加息提供数据支撑,但此次暂停加息是否可以看作是货币宽松将来的信号却还需商榷。从2023年3月到6月FOMC利率点阵图变化基本反映了美联储未来降息的节奏变化,年内或仍有加息空间,叠加持续推进的美联储缩表或将进一步削弱市场流动性,金价短期承压明显;整体看未来降息仍是大势所趋,但并不会出现过于激进的宽松政策,对联储而言“休克式”的降息并不是可选选项;对于黄金而言,短期的逻辑偏向多空对立,而中长期终将受益于降息政策的落地。建议关注:紫金矿业、山东黄金、赤峰黄金、银泰黄金、招金矿业等。 工业金属:(1)铜:政策预期支撑宏观氛围转暖,铜价有望维持高位。①宏观:美联储6月最新利率决议维持利率目标区间不变,符合此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宏观风险已基本释放。国内六大国有银行以及11家股份制银行接连下调利率支持经济增长,投资者对需求改善存积极预期;②库存:本周全球铜库存29.5万吨,较上周减少3万吨。其中国内社会库存减少1.7万吨;③供给:铜精矿现货市场供应维持稳定,冶炼厂原料库存尚充裕,买货不积极,成交活跃度低。本周TC价格保持在90美元/吨;④需求:本周SMM精铜杆企业开工率为70.4%,较上周回落。逐渐步入淡季国内库存较快下降,偏紧的现货市场供应为当前基本面核心支撑点。预计在宏观乐观氛围中铜价有望维持高位震荡。(2)铝:云南复产启动,短期供给快速复产压力抑制铝价上行。①库存:本周全球铝库存为107.6万吨,较上周去库3.1万吨。②成本:国内电解铝平均成本(含税)下降42元/吨至15,694元/吨;③供给:本周电解铝企业继续复产,主要集中在贵州地区。云南地区电力供应缓解,个别企业试探性少量复产,预计下周开始有望集中大量释放复产产能。截至目前,电解铝开工产能4082万吨,周比增加14.2万吨;④需求:据SMM数据显示,本周国内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63.9%,周内铝型材开工率下滑主因门窗型材持续受地产端订单乏力的拖累,随着淡季的正式来临,后续建筑及工业型材的开工率将维持弱势。价格方面,由于云南已开始启动复产,消费淡季背景下供给压力上升,沪铝价格短期承压。建议关注:洛阳钼业、明泰铝业、紫金矿业、神火股份、金诚信、中国有色矿业、南山铝业、索通发展、中国铝业、云铝股份、天山铝业等。 能源金属:(1)锂:储能需求向好带动工碳产销尚可,下游刚性采购、成本压力传导不畅预计短期锂价或僵持运行。①成本端:周内锂辉石价格下跌4.7%至4050美元/吨(CFR,不含税),对应锂盐成本支撑价30.1万元/吨(含税)。锂云母上涨2.7%至9400元/吨,对应锂盐成本支撑价30.3万元/吨(含税)。②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本周碳酸锂开工率57.7%,去库2318吨至4万吨;氢氧化锂开工率43.2%,去库1242吨至1.8万吨。碳酸锂方面,受益于下游铁锂,储能需求旺盛,周内碳酸锂产销顺畅,库存持续去化。氢氧化锂方面,锂辉石原料短缺对生产的影响大于碳酸锂,开工率未改下降趋势,库存被动去化,后市看30万元/吨为短期市场均衡,下游需求方采购谨慎,预计短缺锂价呈现僵持运行,考虑到产业链库存处于高位且新增项目集中投产预计下半年锂价仍有承压可能。③需求端:根据乘联会数据,6月1-11日乘/电销量42.5/16万辆,电车同环比+18%/-4%。进入6月半年收官期,各地方和车企努力冲刺销量的意愿仍较强。铁锂厂商生产积极性较高,部分头部企业产线拉满。(2)镍:供给持续放量过剩预期不改,需求疲软下价格偏弱运行。①供给端:美联储6月利率上限决议暂停加息,宏观面利好推动镍价周内上涨,但供应上二级镍生产电积镍产能不断释放,纯镍供应面上对镍价并无明显利好,同时印尼镍中间品产能逐步落地投产,一级镍二级镍中长期看均转向过剩,镍元素整体供大于求预期难改,预计后市镍价维稳偏弱运行;②需求端:美联储6月暂停加息,但实质性降息政策仍未有定论,短期存在宏观面利好,长线过剩压力仍存;下游需求周内未见明显驱动,动力电池产业链增速放缓叠加镍元素过剩格局,预计镍价整体延续震荡偏弱。建议关注:西藏矿业、华友钴业、盛屯矿业、盐湖股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融捷股份、雅化集团、西藏珠峰、寒锐钴业、厦门钨业、厦钨新能、金力永磁等。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