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长沙银行-601577-乘区域发展东风,业务发展“大有可为”,支撑业绩保持较快增长-230616

《国盛证券-长沙银行-601577-乘区域发展东风,业务发展“大有可为”,支撑业绩保持较快增长-230616(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长沙银行-601577-乘区域发展东风,业务发展“大有可为”,支撑业绩保持较快增长-230616(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乘区域发展东风,业务发展“大有可为”,支撑业绩保持较快增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长沙银行(601577) 湖南省内最大法人金融机构,深耕本土,股东背景以当地国资为主。长沙银行资产规模超9500亿元(近5年复合增速14%),为湖南省内最大法人金融机构。区域经营上,长期深耕本土,贷款中97.8%投向湖南本地(长沙占比53.2%)。在当地竞争优势较强,2021年湖南省存款市占率为9.19%,商业银行中仅次于建设银行;贷款市占率6.13%,仅次于四大行。最近3年省内异地贷款占比提升较快,占总贷款比例提升11pc至44.55%,株洲、常德、娄底三家分行在当地市占率超过5%(测算口径),其中,娄底和常德分行最近3年规模复合增速为30%和23%,主要是县域业务增长较快。股东结构上,前十大股东共计持股56.33%,国有资本占比近46%,其中,长沙市国资占比约34.8%,在上市城商行中最高,原问题股东新华联已解决(持股比例下降至仅为1.2%)。管理层方面,董事长赵小中在公司改制前就在体系内任职,对业务和战略发展较为熟悉。新任行长(2022年7月正式任职)唐力勇先生1978年出生(45岁),同业中年龄仅高于宁波银行现任行长(1979年生),此前在建行系统内工作多年(前一任为常德市分行行长),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地处中部经济重要增长极,有哪些发展机遇?1、“强省会”战略下,长沙银行对公基本盘有望稳步、快速发展。2022年,湖南全省GDP为4.87万亿元,全国排名第9,最近3年CAGR达6.98%。其中,长沙市GDP为1.40万亿元,最近3年CAGR达6.46%。2022年,长沙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行动方案(2022—2026年)》,对长沙市经济增长提出了确定性要求,到2026年GDP要达到2万亿左右(CAGR为9.4%),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目前1042万),经济首位度超30%(目前28.7%)。对长沙银行对公业务形成了强有力支撑,1)贷款方面:据新华社报道,公司力争在2026年在长沙贷款余额突破5100亿,对应年均增速高达22.5%(过去3年长沙银行整体贷款、在长沙市贷款复合增速分别为17.8%、11.2%),强省会战略积极推进“制造强市工程”、“交通枢纽工程”、“能源提升工程”等十大工程,预计制造业、基建等预计未来仍有较高的增速;2)国际业务也有望迎来新的增量。长沙市提出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发展跨境贸易、打造国家综合物流枢纽城市的开放融通专项行动,到2026年,进出口总额超过5000亿元(CAGR为10.8%)。据新华社报道,长沙银行预计到2026年为长株潭地区国际结算量达到400亿元,国际贸易融资投放达到140亿元。2、县域:战略促进下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对异地市场有较强支撑。湖南省县域市场占据了全省70%的人口,55%的GDP,空间较大。长沙银行也把县域金融战略作为全行“一号工程”重点推进,目前已经完成全省86个县域地区的全覆盖,县域零售客群达565.31万户,占全行零售客户数比重达34.12%;2022年末,县域存款达到1763.42亿元,增量占全行新增存款的44.11%;县域贷款为1423.07亿元,增量占全行新增贷款的52.78%。县域营业收入增速达12.77%,高于全行营收增速3.19pc。县域贷款不良率仅为0.45%,远低于全行1.16%的不良率水平,预计未来县域业务仍有发展空间(当前公司在省内县域存款市占率为6.16%,距离公司全部存款9.19%的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尤其对省内异地机构扩张形成支撑。3、消费土壤较好,需求相对旺盛。长沙市人口总量大且持续流入、收入较高且房价较低、在“网红城市经济”驱动下,居民消费需求相对旺盛。2022年,长沙人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到超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占比达到65.9%,均领跑同属于中西部省会的武汉、南昌、成都等地。2022年末,公司消费贷款余额为556亿元,规模在中西部地区位列第一,占总贷款比例为超过13%,远高于城商行平均水平(10.8%)。最近3年,虽然外部大环境走弱,但长沙银行个人消费贷复合增速达26.4%,在上市城商行中仅低于成都(基数更低,仅为20亿元)。 基本面:随业务发展稳步优化,未来有望持续领先同业。2022全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6%、8.0%,2023Q1增速也达到12.9%、8.7%,未来规模保持高增长+息差持续优于同业+财富管理快速发展支撑收入,营收增速仍有望保持领先;资产质量进一步趋稳、拨备夯实后,有望支撑利润释放。1、规模预计持续高增长。近5年,总资产、总贷款复合增速分别为14.0%和22.5%,领先同业。贷款增长强劲,对公贷款近5年复合增速达17.2%;在消费贷款拉动下(近5年复合增速为36.4%)零售贷款规模占比提升至40%以上。在强省会+县域发展+网红城市等综合作用下,预计自身发展将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规模增速仍保持同业较高水平(制造业、基建、消费贷等仍有较高增速)。2、息差未来仍有望保持同业领先。当地贷款利率高+高收益资产占比高使得生息资产收益率、贷款收益率同业最优(2022年为4.80%和6.01%);负债端,背靠地方国资对公资源较好且通过县域金融战略下沉客群,支撑存款成本率(2.12%)位于同业中游,最终息差2.41%为同业最优。未来,资产端,按揭重定价影响基本反应充分,随着信贷资产、县域以及消费类等高收益贷款占比稳步提升,预计形成一定支撑;负债端,监管正在积极引导行业存款成本下降,长沙银行预计也将受益2bps左右,公司也在积极缩短存款期限,降低同业利率等管控负债成本,预计息差2023Q1略有下降,后续有望企稳。3、财富管理有望支撑中收发展:2023Q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收比重为9.08%,低于同业,未来在财富管理业务驱动下,有望驱动中收较快发展。2021年公司将发展财富管理作为战略性工程重点,当年保险启动销售首月即成为省内最大保险公司的第一大销售渠道,近期在储蓄型保险产品销售较好的背景下,有望形成较强支撑。此外,理财业务也在稳步发展(AUM中理财占比仅为16%,仍有提升空间)。4、资产质量指标趋稳,拨备进一步夯实后有望支撑利润增长。2019年以来稳步改善,2023Q1不良率和关注率分别为1.16%和1.51%,较前期高点分别下降13bps和193bps,逾期率也下降至1.5%。当前,公司大户包袱压力较小(截止2022年6月末,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中未纳入不良贷款共6.79亿元,已经进行相关拨备的计提)、零售风险仍相对可控(不良率为1.24%左右),拨备覆盖率已经提升至312%,未来进一步夯实后有望驱动业绩释放。 催化剂:可转债发行正在推进中。公司已经发布110亿可转债发行预案,若未来顺利落地并转股,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升1.83pc至11.18%、12.20%、14.72%,有望继续打开公司扩张空间,形成催化。 投资建议:长沙银行作为湖南省最大城商行,扎根本土,随当地区域发展,对公、县域、零售等业务仍有广阔空间。预计未来,在规模保持较高长;息差持续优于同业;财富管理支撑中收发展的背景下,营收增速有望保持领先;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后有望驱动业绩释放,预计2023-2025实现归母净利润76.01/86.00/98.24亿,当前动态2023PB约0.57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恶化,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利率市场化推进超预期影响息差表现,房企风险集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