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建筑建材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保竣工助力建材回暖,建筑央企估值有望持续修复-230614

《东方证券-建筑建材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保竣工助力建材回暖,建筑央企估值有望持续修复-230614(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建筑建材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保竣工助力建材回暖,建筑央企估值有望持续修复-230614(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建筑建材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保竣工助力建材回暖,建筑央企估值有望持续修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主线 1:地产链配置价值显现,首推竣工端建材。 当前地产景气度缓慢修复,新政策调控预期再起。而地产链相关标的估值已再度回调至较低位置,若后续迎来地产政策发力、市场周期触底,则估值具备较大修复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最为看好与地产竣工绑定最深、更具周期属性的玻璃板块,核心在于积压的竣工需求有望在市场回暖和“保交付”的双重作用下迎来释放,确定性更强。消费建材企业主动进行渠道变革,加大零售和小 B 渠道占比,同时积极推进扩品类战略,打造公司增长第二曲线,期待再度展露长期成长属性。 主线 2: 药用玻璃景气度有望提升,新材料仍值得继续关注。 22Q3 与 23Q1,国家集采第七批与第八批陆续开标,随着国家集采的落地执行,我们判断 23Q1 与 23Q3将成为中硼硅药用玻璃需求释放的高峰期。据我们测算,在第七、八批国家集采推动下, 2023 年样本医院采购中硼硅药玻规模可达 57.4 亿支, YoY+20.5%,增速相比 2022 年将有所改善。同时近期随着纯碱价格的回落,药用玻璃企业成本压力将有明显改善,盈利空间将有所提升。 除了药用玻璃, UTG、锂电池材料、高纯石英砂等建材新材料交叉领域仍值得关注。 中特估&“ 一带一路” 交汇恰逢其时,建筑央企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提出,叠加第三届“一带一路” 高峰论坛有望于 23 年召开(正值“一带一路”提出十周年之际),为建筑央企营造出良好的投资氛围。同时根据永续股利模型拆解,我们认为建筑央企低估值背后的痛点如下: 1.盈利水平低, 2.分红率低, 3.成长性低, 4.资产质量有待改善。而随着国资委推出“一利五率”的新考核指标、“一带一路” 倡议的持续推进、企业潜在新业务的拓展等,建筑央企经营质量和成长性均已看到改善的曙光。 近年来新疆政府工作重心逐步转向经济发展,疆内内生经济动能充足,补短板持续推进。 2023 年 1-4 月,新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增15%、基础设施投资同增 41%,。 2023 年 5月,中亚五国峰会已成功召开,合计发布7 份双多边文件,签署 100 余项各领域合作协议,中吉乌铁路建设亦提上日程。未来双边合作有望快速推进、经贸活跃度提升,新疆毗邻中亚,其经济活力和建设需求将进一步被激发,本地水泥、施工企业有望显著受益。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保竣工、国家集采以及“中特估”背景下,建议按照三条主线选股:保竣工下建议关注浮法玻璃龙头旗滨集团(601636,买入)以及细分赛道零售龙头三棵树(603737,未评级)、东鹏控股(003012,买入)。国家集采推进下,建议关注药用玻璃龙头。“中特估”与“一带一路”催化下,建议关注中国建筑(601668,未评级)、中国交建(601800,未评级) 风险提示 保竣工保交楼推进不及预期,一致性评价与集采推进不及预期,原料成本不确定风险,假设条件影响测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