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方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抓住医药板块的底部机会-230614

上传日期:2023-06-14 10:48:10 / 研报作者:刘恩阳田世豪裴晓鹏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东方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抓住医药板块的底部机会-230614.pdf
大小:2.2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方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抓住医药板块的底部机会-230614

东方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抓住医药板块的底部机会-230614
文本预览:

《东方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抓住医药板块的底部机会-230614(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抓住医药板块的底部机会-230614(49页).pdf(4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抓住医药板块的底部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医药板块一季度整体仍受影响,下半年有望实现估值修复。从行情来看,2023年初至5月23日,医药板块涨幅为1.39%,行业涨幅排名第13,同时期沪深300指数涨幅1.07%,略跑赢大盘。分阶段来看,板块从年初至春节前涨幅为7.83%,达到阶段性高点,随后板块回调,而3月下旬后,受终端复苏带动板块开始上涨,最高累计涨幅为5.56%,4月下旬开始进入财报密集发布期,板块收益波动显著。估值方面,截至2023/5/23,医药生物板块的PE(TTM)估值为28.97X,近五年平均PE为34.47X。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已经连续一年多低于行业近五年平均PE。2021年以来医药生物板块估值有所压制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于2022年9月底达到历史阶段性低点为20.3X,进入2022年四季度后估值有所修复,处于持续修复趋势中。持仓方面,截至3月31日,A股医药板块2023年基金一季报的持仓比例为6.22%,环比有所下降,仍处于近三年低位水平。医药板块目前整体为低配状态(标配8.07%)。   集采进入后时代,“剩”者优势愈发明显。过去4-5年,集采对医药整体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产品的大幅降价使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业绩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市场对集采的担心逐步蔓延,对公司未来储备的产品也产生了集采大幅降价的预期,这使得很多医药行业的估值体系被打破,导致的结果是相关公司估值和业绩双杀。站在当下,我们分析发现集采规则已经发生边际变化,行业逐渐从集采早期的“相对不确定性”向“确定性”转变,医药估值有望逐步扩张。集采进入后半场,我们认为产业出现另外一个变化,即集采活下来的企业优势越发明显。简单来说,集采除了使落后的企业淘汰之外,相关细分领域的进入门槛也大大提高,不论是产品端、还是研发投入端,乃至销售渠道的覆盖上,龙头优势愈发明显。   创新领航,重点关注产品端的需求机会。分板块来看,在医疗器械板块,常规诊疗的恢复将带动相关院端医疗器械需求恢复,且耗材集采出现边际放松,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在创新药板块,2023年以来医保常态化下控费趋于平稳,但更为严厉的审批政策正推进研发向创新性和差异化发展,后续需重点关注前沿临床进展。在药店板块,2023年经营环境回暖,行业增速有望维持常态增速。且统筹账户正加速向药店端支付,后续处方外流逻辑将进一步兑现。在医疗服务板块,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医疗服务需求的确定性增长,且政策明确支持民营医疗,未来民营医疗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在CXO板块,目前板块估值位于底部,但从新签订单等角度均可见CXO板块具备高成长性,具备底部投资价值。在原料药板块,企业利润端在2022年总体承压,目前行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加速新品种或新业务布局,未来行业转型升级已成明确趋势。在疫苗板块,进入后疫情时代,下半年常规疫苗品种恢复有望持续,相关优质龙头企业值得关注。在科研服务板块,长期来看科研服务需求持续且稳定,国家持续加强对高端技术的政策支持,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看好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长期来看,医保控费和常态化集采将会持续,企业需要选择新的品种、充分抓住临床需求,因此我们看好具有真正创新能力的企业。医疗器械方面建议关注迈瑞医疗、佰仁医疗、三友医疗、微电生理等;创新药方面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京新药业、君实生物-U、键凯科技等;医疗服务方面建议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药店方面建议关注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等;原料药方面建议关注仙琚制药、富士莱、华海药业等;CXO方面建议关注阳光诺和、百诚医药、药明生物、药明康德等;疫苗方面建议关注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诺等;科研服务方面建议关注莱伯泰科、聚光科技、阿拉丁等。   风险提示   集采政策实施力度超预期、疫情反复、企业研发不及预期、与投资相关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