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新繁荣牛市之二十五:做多窗口,决胜AI上游-230611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短期而言市场有望迎来做多窗口,但对结构牛市而言,真正的胜负手不是宽基研判而是主线选择,当前处在AI上游的主升初期,TMT仍处大切换的早期。 大势:市场迎来做多窗口 展望6月至7月,我们认为市场有望迎来做多窗口。趋势维度,我们在《关于2023年的思考之四:反转后的大势演绎》提出2023年迎来新一轮结构牛市,与2022年有本质区别。边际维度,一方面,经历了前期休整,截至6月9日万得全A股债收益比已至2.11,处十年历史90%分位。另一方面,部分经济指标近期出现波动,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的预期也有所升温。 特征:结构牛市决胜主线 事实上,对结构牛市而言,胜负手不是宽基研判,而是结构选择。人工智能崛起背景下,本轮结构牛市的胜负手是TMT。我们将借助2009年至2010年以及2016年至2017年两轮结构牛市复盘,对结构的运行规律进行分析。整体而言,虽然展望6-7月市场处在普涨窗口,但在实践中建议借助普涨优化结构,逐步加大TMT板块配置。 时点:分化在中后期加剧 复盘2009年至2010年,彼时产业背景是智能手机渗透,以电子为代表的指数走出结构牛市。市场自2008年12月转折,至2009年7月是普涨阶段,普涨期间前期超跌的重工业和新一轮主线智能手机均上涨,但2009年7月之后走向分化。复盘2016年至2017年,彼时产业背景是消费升级,以沪深300为代表的指数走出结构牛市。市场自2016年1月转折,至2016Q3是普涨阶段,普涨阶段前期超跌的互联网应用和新一轮主线大消费都是普涨,但2016Q3之后走向分化。 盈利:主线优势逐步显现 复盘两轮结构牛市,随着新主线的产业发展,新主线盈利的比较优势显现。具体来看,2009年至2010年结构牛市,电子相对上证50的归母净利增速差于2009Q1达到最低值,并在2010年反超上证50;2016年至2017年结构牛市,沪深300相对创业板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差于2016Q1达到最低值,并在2017年反超创业板。 资金:增量源自基金调仓 复盘2009年至2010年以及2016年至2017年两轮结构牛市,资金面整体偏存量博弈。在此背景下,基金调仓是新主线增量资金的主要驱动。新主线的盈利释放,往往驱动基金对其加仓,且加仓幅度在中后期会逐步加大。 建议:决胜人工智能上游 站在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崛起,将带来以TMT为代表的结构牛市。展望2023年,以算力、数据、大模型为代表的上游环节盈利有望逐步释放。当前正处在AI上游环节的主升段初期,核心特征在于,TMT和科创50指数慢涨,但基本面线索驱动龙头股超额收益不断扩大。结合产业趋势、盈利阶段、基金配置,TMT的切换仍处在早期阶段。 风险提示 人工智能产业进展低预期;美国通胀数据持续超预期;历史统计规律下降。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新繁荣牛市之二十五:做多窗口,决胜AI上游-230611(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新繁荣牛市之二十五:做多窗口,决胜AI上游-230611(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新繁荣牛市之二十五:做多窗口,决胜AI上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短期而言市场有望迎来做多窗口,但对结构牛市而言,真正的胜负手不是宽基研判而是主线选择,当前处在AI上游的主升初期,TMT仍处大切换的早期。 大势:市场迎来做多窗口 展望6月至7月,我们认为市场有望迎来做多窗口。趋势维度,我们在《关于2023年的思考之四:反转后的大势演绎》提出2023年迎来新一轮结构牛市,与2022年有本质区别。边际维度,一方面,经历了前期休整,截至6月9日万得全A股债收益比已至2.11,处十年历史90%分位。另一方面,部分经济指标近期出现波动,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的预期也有所升温。 特征:结构牛市决胜主线 事实上,对结构牛市而言,胜负手不是宽基研判,而是结构选择。人工智能崛起背景下,本轮结构牛市的胜负手是TMT。我们将借助2009年至2010年以及2016年至2017年两轮结构牛市复盘,对结构的运行规律进行分析。整体而言,虽然展望6-7月市场处在普涨窗口,但在实践中建议借助普涨优化结构,逐步加大TMT板块配置。 时点:分化在中后期加剧 复盘2009年至2010年,彼时产业背景是智能手机渗透,以电子为代表的指数走出结构牛市。市场自2008年12月转折,至2009年7月是普涨阶段,普涨期间前期超跌的重工业和新一轮主线智能手机均上涨,但2009年7月之后走向分化。复盘2016年至2017年,彼时产业背景是消费升级,以沪深300为代表的指数走出结构牛市。市场自2016年1月转折,至2016Q3是普涨阶段,普涨阶段前期超跌的互联网应用和新一轮主线大消费都是普涨,但2016Q3之后走向分化。 盈利:主线优势逐步显现 复盘两轮结构牛市,随着新主线的产业发展,新主线盈利的比较优势显现。具体来看,2009年至2010年结构牛市,电子相对上证50的归母净利增速差于2009Q1达到最低值,并在2010年反超上证50;2016年至2017年结构牛市,沪深300相对创业板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差于2016Q1达到最低值,并在2017年反超创业板。 资金:增量源自基金调仓 复盘2009年至2010年以及2016年至2017年两轮结构牛市,资金面整体偏存量博弈。在此背景下,基金调仓是新主线增量资金的主要驱动。新主线的盈利释放,往往驱动基金对其加仓,且加仓幅度在中后期会逐步加大。 建议:决胜人工智能上游 站在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崛起,将带来以TMT为代表的结构牛市。展望2023年,以算力、数据、大模型为代表的上游环节盈利有望逐步释放。当前正处在AI上游环节的主升段初期,核心特征在于,TMT和科创50指数慢涨,但基本面线索驱动龙头股超额收益不断扩大。结合产业趋势、盈利阶段、基金配置,TMT的切换仍处在早期阶段。 风险提示 人工智能产业进展低预期;美国通胀数据持续超预期;历史统计规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