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词条报告-230609

上传日期:2023-06-09 18:24:27 / 研报作者:郑桦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词条报告-230609.pdf
大小:4.4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词条报告-230609

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词条报告-230609
文本预览:

《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词条报告-230609(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词条报告-230609(1页).pdf(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词条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 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定义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PROTAC)是一种是基于泛素-蛋白酶解系统而发展的一种通过小分子化合物来诱导实现靶蛋白降解的新技术。PROTAC分子是一种异双功能分子,它由三部分组成:靶点蛋白配体(POlligand)、E3连接酶配体(E3 连接酶配体)和链接部分(Linker)将二者连在一起PROTAC。PROTAC概念由Craig Crews等人于2001年提出,在2015年后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经过多年发展与沉淀,逐渐受到科研院所、药企和投资机构等高度关注,此技术在抗肿瘤等疾病上显示了特有优势,是医药行业新药研发最前沿的技术之一。   2. 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分类   靶蛋白降解技术按降解途径划分有泛素蛋白酶体和溶酶体降解两大类,其中发展得最快的技术路线是泛素蛋白酶体中的分子胶和PROTAC技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参与细胞内80%以上蛋白质的降解,降解的原理为蛋白质先被泛素(多肽)标记,然后被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泛素蛋白酶体降解中,PROTAC技术具备可克服耐药以及起效浓度低的优势,但成药性有待提升;分子胶技术目前已获得FDA批准,该技术成药性好但难以合理设计。溶酶体降解系统即指通过内吞、吞噬和自噬作用从质膜或细胞质中接收物质,并将其降解和循环利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目前的溶酶体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路线有双特异性核算适体嵌合体、LYTAC、GlueTAC等,上述技术路线均处于临床前阶段。   3. 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特征   整体来看,PROTAC技术领域具有解决耐药性的潜力优势,但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该行业应用前景明朗,但企业亟需面对药物开发难度大的挑战。传统小分子药物和单抗药物需持续占据靶蛋白的活性位点以阻断其功能,属于“占位驱动”,PROTAC只是提供结合活性,触发靶蛋白与E3连接酶结合从而引发降解这一事件,属于“事件驱动”,不需要直接抑制目标蛋白的功能活性,药物也不需要与目标蛋白长时间和高强度的结合;因此,PROTAC的作用范围更广、活性更高,在克服耐药性方面具有优势。PROTAC早期被提出时相关文献较少,随着PROTAC技术潜在的应用前景愈加明朗,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投入资金和人力对PROTAC技术进行开发,相关文献越来越多,但由于技术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全球暂无PROTAC药物相关产品获批,该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此外,PROTAC技术领域不适用小分子药物早期筛选的“类药五原则”,该技术领域缺乏如何改造化合物使其更有可能成为口服药物的指导方向,并且由于技术兴起时间较短,业界缺少有效的高通量筛选技术用于快速、大量地评估PROTAC降解靶蛋白能力,这将降低药物的开发速度与成功率。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