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智能网卡行业词条报告-230607

上传日期:2023-06-07 17:30:00 / 研报作者:吴金翼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智能网卡行业词条报告-230607.pdf
大小:3.7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智能网卡行业词条报告-230607

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智能网卡行业词条报告-230607
文本预览:

《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智能网卡行业词条报告-230607(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智能网卡行业词条报告-230607(1页).pdf(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智能网卡行业词条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智能网卡行业定义   传统网卡固定功能的流量处理功能无法适应SDN、云和虚拟化部署的需要,市场对网络功能卸载到可编程硬件的需求愈发急迫。智能网卡,第一代SmartNIC和第二代DPU,可有效降低网络接口带宽的增加造成的CPU(中央处理器)资源负载,节约运行应用程序的CPU资源。智能网卡通常作用在服务器侧,可以将网络、存储、操作系统中不适合CPU处理的高性能数据处理功能卸载到硬件芯片执行,提升数据处理能力,释放CPU算力。   2.智能网卡行业分类   从智能网卡的核心处理器的设计角度来划分,目前智能网卡的设计主要有四大类,分别为基于SoC、FPGA,MP,ASIC的芯片架构。单一芯片架构的智能网卡通常难以满足复杂多样的场景需求。SoC智能网卡具备编程灵活、功能强大的优点,但性能和功耗方面存在瓶颈。采用FPGA、NP、ASIC芯片架构的智能网卡性能方面比较强,但编程灵活性方面存在短板。因此,除了SoC片上系统CPU加速外,智能网卡主要以SoC+FPGA、SoC+NP、SoC+ASIC增强形态出现,同时也因基础架构的不同而适用于不同场景。   3.智能网卡行业特征   随着智能网卡行业的迅猛发展,产品和技术迭代速度加快。智能网卡已从2013年研发的SmartNIC演进至第二代DPU并朝着第三代IPU发展。中国市场出现了一批智能网卡初创公司(云豹智能、芯启源、云脉芯联等),智能网卡公司通过FPGA、NP、ASIC等多种芯片架构实现DPU芯片的设计,与中国云服务厂商和各行业数据中心采取定制或联合研发等多种模式,推动智能网卡在数据中心的应用落地。   4.智能网卡发展历程   智能网卡首先由国外互联网云服务商进行先期探索,并验证了智能网卡能够有效提升云数据中心效能。阿里巴巴、腾讯等中国互联网企业也积极研发智能网卡产品,降低其硬件投入和运营能耗,提升其云数据中心产品及服务的竞争力。互联网云服务商通过使用智能网卡提高每个计算节点的计算能力,在同等算力下,使用智能网卡所需的服务器数量更少,从而降低了服务器的前期硬件投入成本,大幅降低了大规模部署网络服务的总拥有成本。从产品端来看,智能网卡正从依靠HostCPU和可部分卸载的smartNIC(初代智能网卡)演变成拥有嵌入式CPU、可完全卸载和可编程硬件的DPU(新一代智能网卡)。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